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4-04-30

 

内容导读

 

热点追踪

五一假期临近 国际旅行警惕登革热

高层动向

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的通知

2024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

疾控动态

河北省启动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申报

国家第二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应用试点单位

科研动向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治疗人类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性靶点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铁蛋白升高引起肝脏炎症机制

《自然》双重磅:

最新研究证实,前列腺素E2竟是抑制肿瘤内T细胞扩增的促癌大反派!

咖啡能抵消一天久坐的危害?苏大研究发现,喝咖啡或降低久坐死亡风险

舆情信息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研究发现,这类运动对心脏最有益,甚至睡觉!

头皮老是长疙瘩和脓包,是怎么了?是癌症前兆吗?别不当回事

用阿托伐他汀降脂的人注意了,服用时牢记3个细节,用错会伤身

这些常见小习惯不但会让器官受伤,而且还不可逆!

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现首例通过美容针传播艾滋病毒的病例

日本千叶县暴发禽流感疫情

全球顶尖医学学者齐聚中关村论坛 共议科技创新应对全球健康新挑战

每天锻炼可以防止做噩梦

“神药治愈近视”是一种顽疾,不能久治不愈

尽快完善DRG付费规则 努力实现“医患保共赢”

 

热点追踪

五一假期临近 国际旅行警惕登革热

2024-04-29    人民网

 

五一假期临近,不少人会选择出境游。在欣赏美景,打卡美食的同时也要警惕身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区呼吸科主治医师代媛媛在接受采访时提示,前往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尤其要注意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会在蚊体内大量复制。伊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群时就会传播病毒,但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代媛媛提醒,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注意以下几点区别,一是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二是除发烧外,登革热患者常伴有骨头痛、头痛、肌肉痛;头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三是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主动向医生说明情况。”代媛媛说。

“目前还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也无有效疫苗预防,因此预防是关键。”代媛媛建议,如有国际旅行计划,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同时,避免被蚊虫叮咬,尽量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身体裸露部位使用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若无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及时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如果在旅行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29/c14739-40226384.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的通知

2024-04-29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食品营养相关处,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膳食结构,按照有关消费量测算结果和后续工作安排,2024年要围绕“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主题,聚焦居民突出的饮食消费不合理情况,着力减少食用油、增加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消费等,加大针对性科普宣传。为此,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现印发你们,供工作中参考使用。

“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

1. 脂肪是人体重要营养素之一,可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等,主要来源于烹调油和畜肉。

2. 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3. 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1/3。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

4. 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建议选择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

5. 不同烹调油的营养构成不同,多样化选择有利于营养平衡,建议采购烹调油时适当调换品种。

6. 在外就餐和点外卖时注意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7. 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8. 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畜肉摄入不超过500克。

9. 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健康饮食习惯,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等更应控制脂肪摄入,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

10. 鼓励餐饮行业和食品工业践行“减油”行动,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11. 大豆及其制品种类多样、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E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

12. 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等发病风险,还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

13. 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目前我国2/3以上的居民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应适当增加。

14. 一日三餐可选择不同的大豆及其制品,20克大豆相当于北豆腐约60克、南豆腐约110克、豆腐干约45克、豆浆约300克。

15. 大豆及其制品是素食者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每天应足量摄入,全素人群平均每天应摄入5080克,蛋奶素人群2560克。

16. 自制豆浆须煮透;烹制和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时,应少放油、盐、糖。

17. 摄入畜肉过多的人群,可用大豆及其制品替换部分肉类,既保证了优质蛋白质摄入,又可减少因摄入过多畜肉而引起的健康风险。

18. 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群,如无饮食禁忌,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19. 豆腐、豆干等大豆制品在加工、制作、烹饪过程中,嘌呤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及痛风患者可适量食用。

20. 鼓励企业开发更多样化的新型大豆制品,更好地满足公众对营养、口味等的需求。

21. 奶及奶制品营养丰富,可提供优质蛋白质,是钙的良好来源。

22. 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

23. 建议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

24. 奶及奶制品钙含量较高且易吸收,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年人易骨质疏松,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摄入。

25. 建议日常膳食选择不同奶及奶制品,如每日饮用一杯奶,适当搭配一杯酸奶或23片奶酪等。

26. 可多途径增加奶及奶制品的摄入,如在烘焙、炖煮等烹饪过程中添加,营养丰富、健康美味。

27. 除牛奶外,羊奶、马奶、驼奶等也是奶及奶制品的重要组成,居民可根据需要多元化选择。

28. 选择奶及奶制品先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不能用含乳饮料替代奶。

29. 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无乳糖、低乳糖奶或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可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

30. 鼓励企业研发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和营养需求的奶及奶制品,促进奶业健康消费。

摘引网址: http://www.nhc.gov.cn/sps/s7886t/202404/a82174

 

 

返回目录>>

 

 

2024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

2024-04-29    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

 

20244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疾控局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市举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场活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出席并讲话。

李斌要求,各地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职业病防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预防为主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筑牢职业病预防的有力屏障,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要广泛宣传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进一步落实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四方”责任,推动职业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山东省、济南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媒体代表参加了主场活动。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zyjks/s3586s/202404/776be24e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河北省启动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2024-04-30    河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

 

 429日上午,由省卫生健康委、省总工会、省体育局和安国市人民政府主办,省疾控中心承办的2024年全国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河北省暨保定市、安国市赛区启动仪式在安国市中药都药博园隆重举行。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丽君,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处长丁瑞,省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任铁生,省总工会宣教网络部三级调研员李会芹,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李琦、副主任蒋东升,保定人民政府办二级调研员刘文清、保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庞颖和副主任张会峰、保定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文霖、保定市体育局副局长程艳霞,安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俊红、政协主席王志彪、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婷等出席启动仪式。全省各市(含定州、辛集)和雄县、容城、安新卫生健康、工会、体育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市疾控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全省参赛县(市、区)卫健局分管负责人和疾控中心慢病工作分管负责人,安国市健走队员以及新闻媒体等6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仪式以“万步有约助力健康河北·花海药香同赏魅力安国”为主题,通过“万步有约”平台,把慢病防控的理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通过走起来、持续地走、科学地走,打造全民健走的新风尚,营造全民健走、全民健康的积极氛围。

“万步有约”从最初的研究试点到今年的第九届,历经十年,如今已累计覆盖全国31省约1700个县区。今年全国将有超过650个县区的80-100万人参加本届大赛,我省有62个区县,2.9万余人参赛,大赛覆盖地域数量和参赛人数再创新高。为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工作要求,在国家启动仪式上,中国疾控中心代表650余个参赛城市联合发布了《“万步有约,健康体重”江油倡议》,倡导各方共同行动,保持健康体重,筑牢健康防线。

今年,参赛队员将从511日到818日开展精英赛,共计100天。在此期间,参赛者需以“每日一万步和中等强度运动任务”为主要目标,通过在全国各省、地市、县区、单位之间展开的四个维度竞赛,共同追求健康生活目标。我省在精英赛期间还同时开展健康体重大赛,并于61日至621日,开展全省拓展赛,广泛动员社会大众参与科学健走活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健步走活动作为最佳的运动方式之一,成为风靡全国的健康生活新潮流,正逐渐融入人民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践行,成为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步有约” 健走激励大赛致力于中等强度运动的推广,为探索构建适合中国职业人群长效慢病防控机制,为开创中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新局面,做出积极实践。

摘引网址:https://www.hebeicdc.cn/tpxw/67555.jhtml

 

 

返回目录>>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申报

国家第二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应用试点单位

 2024-04-28    重庆市疾控中心职放所

  

近日,国家疾控局综合司正式发布第二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应用试点名单。重庆市疾控中心通过遴选评审,成功获批为国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应用试点单位。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应用试点工作旨在通过深入推进对各类环境危险因素进行监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开展公众服务,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危险因素不利影响,提高公众环境健康风险防护能力,进而保障公众健康。

重庆市疾控中心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在市疾控局的指导下,持续做好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整合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数据,建设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平台,在全市推广和应用适宜技术,提升重庆市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能力,为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此次试点工作,有助于提升重庆市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能力,推动重庆市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重要举措,助力健康重庆建设。

摘引网址:https://www.cqcdc.org/index.php?a=shows&catid=13&id=1653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治疗人类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性靶点

2024-04-29    生物谷原创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阻碍POU2AF2所介导的转录调节或许有望代表人类小细胞肺癌疗法的潜在治疗性手段。

最近的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此前未被鉴定的蛋白质C11orf53(如今被命名为POU2AF2/OCA-T1),其是一种POU2F3因子的强大共激活因子,而POU2F3则是一种对于正常和肿瘤簇状细胞的身份和活力非常重要的主要转录因子。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A SWI/SNF-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mediated by POU2AF2/C11orf53 at enhanc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抑制与一种特殊基因相关的染色质重塑复合体或许能降低癌细胞的分化和肿瘤的生长。

研究者Lu Wang表示,抑制这种复合体或能作为一种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有希望的治疗性靶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30%。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小细胞肺癌通常是在有吸烟史的人群中诊断出来的,其在所有肺癌诊断病例中大约占到了13%的比例。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名为POU2AF2的新型基因对于激活小细胞肺癌特殊亚型非常必要,且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识别。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通过利用多种遗传测序技术和全基因CRISPR筛选技术在癌变簇状细胞中识别出POU2AF2的精确功能,这些簇状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其构成了全身不同器官(包括肺部组织)的上皮组织。基于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发现,POU2AF2能与一种相关的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合作,从本质上打开含有癌细胞遗传物质的染色质,并招募不同的表观遗传学因子来维持其遗传表达。POU2AF2基本上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其能招募很多帮手,或者不同的表观遗传学因素和机器来驱动基因的表达。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OU2AF2能抑制PTEN基因的表达,PTEN基因是一种已知的肿瘤抑制子,其能进一步促进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尽管目前并没有靶向作用POU2AF2的可用药物,但另外一种有希望的方法就是靶向作用被POU2AF2所招募的表观遗传学因子,这种方法包括抑制SWI/SNF复合体,该复合体是一种能被所有真核细胞所使用的必要染色质重塑复合体。

为了验证这种假设,研究人员利用市场上可获取的SWI/SNF抑制剂来剔除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POU2AF2的表达,结果发现,对SWI/SNF的抑制或能在体内和体外明显减少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生长。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阻碍POU2AF2所介导的转录调节或许有望代表人类小细胞肺癌疗法的潜在治疗性手段。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831822054eb.html

 

 

返回目录>>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铁蛋白升高引起肝脏炎症机制

2024-04-29    生物谷原创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铁蛋白会与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纤维母细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表面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导致特定的强效细胞因子释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伯格霍夫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导致数百万慢性肝病患者出现严重炎症的机制。这一发现确定了铁蛋白(一种通常在细胞内储存铁的蛋白)升高如何以及为何会引起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最终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包括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42日的Science Signaling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heavy subunit of ferritin stimulates NLRP3 inflammasomes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through ICAM-1 to drive hepatic inflammation”。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伯格霍夫医学研究所副主任Grant Ramm教授说,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遗传性和获得性肝病的新靶向疗法铺平道路。

Ramm教授说,“慢性肝病中的炎症与循环铁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组织来源的铁蛋白并不是简单地充当炎症的被动标志物,而是在细胞水平上刺激一连串的事件,从而加速肝脏炎症。炎症是导致早期肝脏瘢痕(即肝纤维化)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得不到诊断或治疗,瘢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严重影响肝功能。这项新的研究表明,铁蛋白会与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纤维母细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表面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导致特定的强效细胞因子释放。这一过程会引发炎症,进而导致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逐渐丧失。”

Ramm教授说,“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导致这种类型炎症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开展研究,旨在干扰铁蛋白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破坏这种肝脏炎症。推进我们对细胞生物学和炎症机制的了解,是寻找潜在治疗靶点的第一个重要的‘发现研究 ’步骤,这可能缓解炎症,改变全球数百万肝病患者的生活。展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新的抗炎药物来治疗炎症和肝纤维化,防止慢性肝病恶化。我们目前正在利用最先进的分子建模技术,确定指示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细胞表面受体上的铁蛋白结合序列。”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d7e82162841.html

 

 

返回目录>>

 

《自然》双重磅:

最新研究证实,前列腺素E2竟是抑制肿瘤内T细胞扩增的促癌大反派!

2024-04-29    奇点糕

 

TMU团队与瑞士学者合作开展的研究,进一步补全了IL-2Rγc表达下调后,TCF1+CD8+T细胞无法被成功激活的证据链。

由德国和瑞士学者发表的两篇最新研究论文显示,前列腺素中的前列腺素E2PGE2),是抑制CD8+T细胞响应白介素-2IL-2)信号,导致干细胞样CD8+T细胞和浸润到肿瘤内的CD8+T细胞数量无法扩增,乃至因线粒体功能异常、最终发生细胞铁死亡的关键,因此针对PGE2及其受体EP2/EP4信号轴进行干预,有望为免疫治疗提供全新助力[1-2]

其实细说起来,这次登上《自然》的两篇研究成果还真像是连续剧,比如发表第一篇论文的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MU)团队,在去年于《癌细胞》上发表过一项前列腺素参与调节CD8+T细胞激活状态的研究,奇点糕们当时就做过介绍;而第二篇论文也是TMU团队与瑞士洛桑大学团队紧密合作,从不同角度破解谜题的成果。

本来既往就有很多研究显示,PGE2信号对T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并可能参与调控免疫逃逸[3-4],再加上TMU团队的长期“追凶”,不继续深入研究都不合适。在第一篇论文中,TMU团队把探索重点放在了干细胞样CD8+T细胞,即TCF1+CD8+T细胞身上,评估PGE2信号对它们的影响。

实验显示,经基因敲除使CD8+T细胞缺少EP2/EP4两种PGE2受体后,小鼠免疫系统对植入肿瘤的抑制能力显著增强,抑癌效应主要由浸润大幅增多的CD8+T细胞(即CD8+TILs)介导,且抑制PGE2信号的影响仅限于肿瘤局部,并不会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DCs)调节T细胞致敏(T Cell Priming),而是使瘤内的CD8+T细胞大量扩增并向效应亚群分化。

大量扩增的CD8+T细胞源头,正是前面提到的TCF1+CD8+干细胞样T细胞,它们甚至可以说是小鼠免疫系统抑癌必不可少的“火种”。而PGE2-EP2/EP4信号正常存在时,TCF1+CD8+T细胞的增殖和向效应表型分化都会受到明显抑制,这是因为PGE2信号直接下调了TCF1+CD8+T细胞表面IL-2受体γ链(IL-2Rγc)的表达水平,使IL-2即使数量正常乃至大量存在,也无法有效激活TCF1+CD8+T细胞,没有激活也就没有免疫可言了。

TMU团队与瑞士学者合作开展的研究,则进一步补全了IL-2Rγc表达下调后,TCF1+CD8+T细胞无法被成功激活的证据链:向源自人类肿瘤组织的CD8+TILs外源性补充PGE2后,PGE2会介导钙离子涌入细胞内,导致IL-2Rγc快速被降解,IL-2RγcIL-2受体β链(IL-2Rβ)也就无法在细胞表面正常形成受体复合物。

于是,IL-2信号就无法激活CD8+TILs内本应响应的AKTmTORS6信号,这会使CD8+TILs发生代谢重编程,如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相关基因表达被显著上调,且线粒体会发生明显的功能异常,即氧化应激显著增强、核苷酸合成明显减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影响的是受mTOR调控的转录因子PGC1α,它的活性会被PGE2直接抑制。

如果CD8+TILs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和脂质过氧化状态长期持续,最终就会进展到细胞铁死亡(ferroptosis)的发生,所以PGE2-EP2/EP4信号的罪名不只是打压CD8+TILs了,这是要把它们给直接逼死啊。最后研究者们还专门证实,抑制PGE2-EP2/EP4信号能显著改善CD8+TILs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的各方面表现,估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疗法也有可能按同样的逻辑获益,这就非常值得在未来设计专门的疗法了。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02c82362228.html

 

 

返回目录>>

 

 

咖啡能抵消一天久坐的危害?苏大研究发现,喝咖啡或降低久坐死亡风险

2024-04-29    医诺维

 

结果表明,喝咖啡或能降低一天久坐的危害,久坐行为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独立相关,相比之下,咖啡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独立相关。

苏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BMC Public Health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 of daily sitting time and coffee consumption with the risk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每天喝咖啡,或降低久坐增加的死亡风险。与每天久坐低于4小时相比,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增加46%,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79%。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咖啡摄入量最高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3%,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54%

联合久坐与咖啡分析发现,与每天久坐低于6小时且喝咖啡的人相比,久坐超过6小时不喝咖啡的人,死亡风险增加58%。久坐与死亡率增加之间的关联,只存在于不喝咖啡的人中,而在喝咖啡的人中则没有观察到。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队列(NHANES)中10639名参与者,通过饮食问卷收集了参与者的咖啡摄入量,参与者自我报告了每天久坐时间,分析了久坐时间和咖啡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的联系。

久坐时间分为:0-4小时、4-6小时、6-8小时、超过8小时,咖啡摄入量包括:不喝、0.23-326/天、326-540/天。

在所有参与者中,48%的人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23%的人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且不喝咖啡。

在长达13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945人死亡,其中284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与每天久坐低于4小时相比,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增加46%,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79%。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咖啡摄入量最高的人死亡风险降低33%,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54%

联合久坐与咖啡分析发现,与每天久坐低于6小时且喝咖啡的人相比,久坐超过6小时不喝咖啡的人,死亡风险增加58%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与之类似,与每天久坐低于6小时且喝咖啡的人相比,久坐超过6小时不喝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10%

值得注意的是,久坐与死亡率增加之间的关联,只存在于不喝咖啡的人中,而在喝咖啡的人中则没有观察到。对于不喝咖啡的人来说,久坐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升高相关,而对于咖啡摄入量最高的人来说,久坐时间与全因死亡率无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对于年龄超过65岁、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要高得多,增加69%

综上,结果表明,喝咖啡或能降低一天久坐的危害,久坐行为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独立相关,相比之下,咖啡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独立相关。联合分析表明,久坐与死亡率增加之间的关联,只存在于不喝咖啡的人中。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c998232829e.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什么运动对心脏最健康?研究发现,这类运动对心脏最有益,甚至睡觉!

2024-04-29    网易健康

 

站着、坐着、走路、爬楼梯、跑步、睡觉……这大概是不少人一天中的所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

有研究还真就去探究了一下,结果发现:要想心脏健康,任何运动都行,哪怕是睡觉,都比久坐强。

中等强度运动,

对心脏最健康!

202311月《欧洲心脏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一天24小时中,不同运动模式和心脏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脏最健康。

具体排序依次为:

1.中等强度的运动

(跑步、快走、爬楼梯)

2.轻度运动

3.站立

4.睡眠

而久坐行为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内容总结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每天用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替代久坐,就能对心脏健康产生 显著影响。 ①②

我们该如何判断中等强度运动?

什么样的算中等强度运动?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一般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数和运动中的实测心率监测体育运动强度。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体育健身活动时:

心率在85%或以上最大心率,相当于大强度运动;

心率控制在60%85%最大心率范围,相当于中等强度运动;

心率控制在50%60%最大心率范围,相当于小强度运动。

一般来说:

▼ 低强度运动: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不超过100/分,如散步等。

▼ 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分,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网球双打等。

▼ 高强度运动:运动心率超过140/分,如跑步、快速骑自行车、快节奏的健身操和快速爬山、登楼梯、网球单打等。 ③

体育健身活动强度划分及其监测指标

另外,还可以用“最简单的判断法”:

如果运动时你微微喘气,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为中等;

如果运动时你说几句话就要停下来喘气,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较大。

除了运动,这10个习惯对心脏也有益!

日常心脏不停跳,非常辛苦。我们该如何维护心脏健康呢?除了运动,生活中10个习惯对心脏也有益。

1.吃八分饱

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会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冠心病人不要吃得过饱。

2.东方膳食

长期高油、高盐、高糖饮食,是心血管健康的“杀手”。建议饮食按照“东方膳食模式” :

1)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⑤

3.好好睡觉

2021年刊发在《美国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健康成年人心率模式异常。 ⑥要想心脏好,一定要睡好。

4.远离烟酒

2024年欧洲心脏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酒精对心脑血管健康无益。还可增加了患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房颤、房扑和中风的风险,同时还导致认知障碍。

此外,一定要戒烟,远离二手烟。包括二手烟在内的所有形式的烟草,都会导致炎症、内皮功能障碍、血栓前状态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心血管健康。 ⑦⑧

5.规律排便

晨起或饭后规律排便,尽量避免便秘。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大,血压迅速上升,甚至可较平时翻一番,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6.开心一点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激动、紧张的情绪下,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度升高,刺激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继而损害血管和心脏。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董国菊2019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在志是为喜。也就是说,愉悦的心情对心脏血脉运行是非常有帮助的。 ⑪

7.控好腰围

腰围粗就意味着腹部脂肪堆积过多,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男性腰围最好<85厘米,女性腰围最好<80厘米。 ⑫

8.按揉内关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邢燕军201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点揉两侧内关穴各1分钟能强心,调节心律,缓解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内关穴能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症状。 ⑬

9.重视体检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邓紫玉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明显的老化。建议40岁以后,要经常进行体检。比如,抽血了解血脂、血糖,做心电图检查心脏,如有症状经医生判断必要时做一个双源CT(无创检查)或心脏冠脉造影(有创检查)。 ⑭

10.亲近自然

空气污染与心血管、呼吸道和癌症死亡率增加有关。多亲近大自然,在无污染的环境中锻炼,特别是在公园和林区,既能保护心脏,也让心理更健康。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U5DEMA052583KJ.html

 

 

返回目录>>

 

 

头皮老是长疙瘩和脓包,是怎么了?是癌症前兆吗?别不当回事

2024-04-28    网易健康

 

陈大爷,虽然70岁了,但还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给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看起来特精神。

年初那会,陈大爷去理发店打理头发,理发师突然问陈大爷“你知道你的头侧面有一个肿块吗?”

“不知道啊,在哪里啊,平时也没有感觉不舒服,所以可能就没注意到?”陈大爷纳闷道。

于是,理发师便引导陈大爷用手去摸,还真的在左耳上方那个硬币大小的肿块。

因为没有任何不适,陈大爷也就没急着去看诊,上周去医院做例行体检时跟医生提了一嘴,医生建议他进行组织活检,随后又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NMRI)检查、全身CT扫描。

等结果出来后,陈大爷懵了,因为医生告知他那个肿块是癌细胞形成的肿瘤,肿瘤的原发灶在左肺,他被确诊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

陈大爷无法理解,不知道自己为啥会得肺癌,明明每年都体检,而且这个肿块也没有不适。但同时,他也很感谢那个肿块,如果没有发现它,癌症会继续扩散,可能在更晚的时候才能确诊。

看到这,不少人都开始担忧,因为很多人头皮上会长一些疙瘩和脓包,那应该怎么判断它们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呢?

一、当你头皮上摸到它的时候,可能是癌症信号

62岁的李大爷,月初和老伴去儿子家看孙子。饭桌上,儿子发现父亲身上有一种难闻的味道,便关心道“爸,你这头上咋了,怎么闻着有点臭臭的?”

李大爷说“没啥事,我这疙瘩都长30多年了,也不知道咋回事,之前还好,但这几年感觉又变严重了,摸起来很硬,有时候很痒,还有味,可能是炎症吧。”

“那我明天陪你去医院看看吧,看要不要开点消炎药”。第二天,儿子带李大爷去医院检查了下,谁知结果却出乎他们意料,李大爷被确诊为鳞状细胞癌。

其实,头皮肿瘤因发病率不高,仅仅只有2%,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但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还是要引起重视。

当出现肿块时,尤其是摸起来不光滑,有点粗糙、脱屑的肿块时,要提高警惕,虽然不是癌症,却是属于鳞状上皮癌的「癌前病变」,需及时干预,避免癌变。

不过也别太担心,一般来说多数都属于良性病变,所以发现异常后,可以先观察2周,看有没有分泌物、流血、溃烂等症状,以及是否会自己消失。

如果有症状,且长时间不消失,甚至还有变大趋势,最好及时去医院看看。

二、头皮老是长疙瘩和脓包,暗示了什么问题?

我们的头皮相当于一个“大油田”,油脂大量分泌时,分泌物容易与汗液、头皮屑、细菌和灰尘混合形成颗粒物。这种情况一般洗个头就能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颗粒逐渐转变为小疙瘩、痘痘,那很可能是疾病信号!

1、毛囊炎

如果摸到头皮上有小颗粒,又疼又痒,还有脓性分泌物,甚至会发生破溃,流出脓液,那多半是毛囊炎,与头皮出汗、头皮卫生状况不佳导致细菌感染有关。

2、头部银屑病

如果发现头皮上有厚鳞屑的红斑,且伴有瘙痒感,尤其是大片的,布满整个头皮,甚至是引起脱发,要小心头部银屑病。

3、头皮鳞状细胞癌

头皮上出现表面粗糙的小型丘疹或疣状凸起,要提高警惕,如不及时干预,很快会发展成疙瘩或脓包,演变成原发性鳞癌。

4、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男性当中十分常见,与男性雄激素较多、油脂分泌旺盛,加上抽烟酗酒,饮食油腻等不良习惯有关。当发现头皮红斑、小丘疹,覆盖灰白色鳞屑,甚至有渗出、结痂,伴有瘙痒感、臭味等症状时,要警惕!

头皮老是长疙瘩和脓包,不要不当回事,很多时候与一些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处理。

三、超八成的人存在头皮问题,如何护养?

2021国民头皮护理消费白皮书》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高达86%的人受到头皮、头发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头屑多、发质细软、头皮油腻等问题。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想要养护好我们的头皮,生活中就要多加注意,做好以下几个事项:

1、学会洗头是重头戏

保持头发的清洁是保持头发健康的关键,建议每周清洗头发1~2次,水温最好在35~40℃,清洗时可以加用少量护发素,从而达到加强头发保健的目的。

2、不要手欠去抠头皮

头皮出现痘痘,不要手欠去抠头皮,这样只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引起或加重痘痘感染,让痘痘变得红肿疼痛。要实在难受,可以去看医生,根据具体的病症使用药物。

3、减少染烫发

染发剂当中含多种化学成分,可刺激头皮,损伤头发的毛鳞片,可能引起毛囊炎。而频繁烫发,可导致毛囊损伤或坏死,导致头发干枯分叉、脱发,所以要注意控制染烫发的频率与次数。

4、护发素、发膜产品,尽量不要与头皮接触

使用护发素、发膜等产品时,尽量不要与头皮接触,不然容易导致毛孔毛囊堵塞,甚至引起脱发等问题,通常抹在发尾即可。

5、饮食均衡

头发的成分是角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所以想要养护头皮,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平时可以多摄入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锌等。

小疙瘩的发生除了和人的体质、周围环境有关,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要学会辨别,有问题及时就医。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HUK8GA05148PF4.html

 

 

返回目录>>

 

 

用阿托伐他汀降脂的人注意了,服用时牢记3个细节,用错会伤身

2024-04-28    网易健康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形势严峻,如何控制高血脂和防治心血管疾病就成了重中之重。核心首选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强效他汀,国人对其耐受性较高,常作为初始治疗的首选药。

但很多人虽然天天吃,却从来不了解,这期小九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阿托伐他汀这种降脂药。

一、他汀药物必须吃?阿托伐他汀有何不同?

当出现高血脂时,并不是一开始就吃药的,首先推荐的是生活干预,要是干预达不到降脂的目标时,才会在这个基础上考虑他汀类药物。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表示,有3种情况的患者必须服用他汀类药物。

一是所有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冠心病、急性心梗、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无论胆固醇高低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9mmol/L的患者;

三是年龄>40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服用他汀。

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强效他汀,作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其具有水溶性大、脂溶性低、血浆半衰期短、口服吸收迅速等特点。

相对于同为第三代,但对肝功能更友好的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肾功能更友好,特别是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

一般认为,阿托伐他汀一天服药一次即可,且不限制服药的时间、不受食物影响。

但人体胆固醇在夜间合成最为活跃,一般建议在晚上服药可起到更好的降脂效果。但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服药而影响睡眠,这种情况可以改成早上服药,或在医生咨询建议下更换为神经系统副作用较少的瑞舒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一般都需要长期服药,相较于仿制药,进口的原研药价格较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而国产的仿制药,在药效上与其相似,但价格却亲民许多,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

2020年,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医生进行过一项研究发现,服用进口药的患者依从性更高,达到了36.2%,而服用国产药物的患者依从性很差,仅有28.2%

但是,两种药物在服用一年后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幅度是相似的。

以阿托伐他汀为例,每日服药20mg,平均可降低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相较于原研药,仿制药可降低>50%的医药费。花费一半的价钱得到差不多的结果。

二、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体内的血脂水平,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还能适当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下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有积极意义。

且阿托伐他汀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可以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减少斑块脱落/破裂引起血栓的风险。

总的来看,阿托伐他汀对于降低胆固醇以及心血管疾病防治上有重要意义。但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警惕药物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

1.肝脏问题

阿托伐他汀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在服药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倍,要立即停药。

2.肌肉问题

服用他汀类药物还可能会造成肌肉损伤,用药过程中出现肌肉疼痛、乏力症状,要及时去检查肌酸激酶指标,一旦发现超过正常值5倍,要及时停药。没有及时停药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甚至危及生命。

3.血糖问题

阿托伐他汀可能会对血糖代谢带来一定影响,表现为血糖异常上升。有非常小的概率会引起新发糖尿病,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血糖指标。

在服药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便秘、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以及头晕头痛等轻微的副作用。

三、服用阿托伐他汀时牢记3不要,避免伤身

对于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等疾病的患者,一般需要终生服药。他汀类药物稳定、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都是建立在长期服药的基础上,至少需要持续服药2年以上。

在服药期间,要注意这几件事。

1.不要只靠药物降血脂

阿托伐他汀对降血脂有很好的作用,但不能只靠吃药来降血脂。

血脂异常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也有很大的关系,想要更好地降血脂,除了服药外还需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2.不要害怕副作用不吃药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阿托伐他汀上也同样适用,但服药所带来的获益远大于副作用,切不可因噎废食,盲目不吃药。

3.不要随便使用其他药物

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肝脏内的CYP3A4酶进行代谢,一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抗病毒药物(如利托那韦)、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也是通过CYP3A4酶进行代谢,所以不能一起服用,否则容易影响CYP3A4酶的活性,导致血药浓度上升,容易给身体带来威胁。

在实际用药的过程中,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所以他汀类药物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最后再强调下,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什么用药疑惑也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I07OGM05148PF4.html

 

 

返回目录>>

 

 

这些常见小习惯不但会让器官受伤,而且还不可逆!

2024-04-28    网易健康

 

大部分人不注重于生活小细节,但是关于健康无小事,有时候一些不起眼的习惯会让器官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对照一下,若有以下坏习惯要立马改正。

1.眼睛:关灯玩手机

不少人晚上都要熬夜玩手机,尤其喜欢在睡前关着灯的情况下玩手机,这样做最明显的就是伤害眼睛。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医院眼科医师吾敏辉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示,过度的近距离用眼以及黑暗中看手机,容易引起眼压增高,而长时间的高眼压就可造成视神经损害,导致闭角型青光眼。

吾敏辉医生介绍,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部分患者可能失明。更为可怕的是,青光眼的前期症状不明显,通常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不可逆的严重视神经病变, 损害患者视力。

2.卵巢:经常性熬夜

长沙市妇幼保健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医生毛增辉2021年接受三湘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卵巢早衰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这和长期熬夜有很大关系。人体所需的各种激素在夜间分泌是最为旺盛,晚10时至11时,是身体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这有利于身体功能,包括卵巢功能的恢复。而熬夜打断了卵巢功能的恢复,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目前不可逆,通过干预可以缓解症状。毛增辉表示,现有的医学手段很难治愈卵巢早衰,但是能够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避免生殖毒性物质的接触来预防卵巢早衰。医生还会针对患者内分泌问题,进行药物治疗,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缓解激素较少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还有最近几年新兴的干细胞及基因治疗,也为卵巢早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3.耳朵:长时间戴耳机

不少人喜欢戴上耳机听歌、刷短视频,然而这个习惯对听力的伤害可能是不可逆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黄志纯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中,可能会使耳蜗中的毛细胞过度劳累而受损,而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大量毛细胞被破坏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③

降低听力损伤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少戴耳机甚至不戴耳机。如果真的需要佩戴耳机,可以参考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4.膝关节:蹲下搬重物

浙江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郑菊芬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蹲着择菜、洗衣、擦地是最熟悉不过的习惯,但这很危险。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为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的负重是体重的1~2倍,跑步时4倍,而蹲是8倍。老年人和肥胖人群少做下蹲动作。 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康复治疗师葛杰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关节承受的压力过大会造成不可逆的软骨损伤。而且软骨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就是说,所有的磨损和破坏都是不可逆的。 ⑤

5.腰椎:窝在沙发上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手机,一动也不动。但是,这个动作很伤腰。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田洪涛202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窝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玩手机对骨头很煎熬。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改变向前弯曲,椎间盘所受重力增大,久之会导致腰椎间盘受损、脊柱侧弯等。 ⑥

“腰椎病其实是不可逆的,哪怕是手术也不排除再复发的可能。”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主任医师李振宙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腰椎病患者要避免久坐久站弯腰负重的习惯,同时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T4Q98T052583KJ.html

 

 

返回目录>>

 

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现首例通过美容针传播艾滋病毒的病例

2024-04-30    海外网

 

海外网429日电 据美联社429日报道,三名女子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家无证美容中心接受“吸血鬼面部护理”后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这被认为是首例通过使用针头进行美容而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中称,从2018年到2023年对这家诊所的调查显示,该诊所显然重复使用了一次性使用设备。报告称,尽管通过注射方式导致血液传播艾滋病毒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风险,但这是首例涉及美容服务领域的艾滋病毒感染记录。

报道称,许多流行的美容疗法都是用针头注射的,如肉毒素除皱、填充剂丰唇、“吸血鬼面部护理”等等。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Hb9mamTYEb

 

 

返回目录>>

 

日本千叶县暴发禽流感疫情

2024-04-30    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429日电(记者郭丹)日本农林水产省29日说,千叶县一家农场当天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这是日本自去年秋冬季开始本次禽流感流行季以来的第11起疫情。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位于千叶县富里市的这家农场共饲养了约6.3万只鸡。千叶县有关部门28日接到报告后,随即对农场进行了现场检查,确认死禽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公报还说,将扑杀这家农场饲养的所有家禽并焚烧掩埋,同时将农场周边半径3公里以内范围划为“移动限制区域”,区域内家禽尸体、有可能导致病原体扩散的物品等都限制移动,半径310公里以内范围划为“搬出限制区域”,区域内农场的禽类和蛋类产品不能运输到区域外。

29日,当地已对该农场周边半径10公里范围内的29家农场等实施了相应限制措施。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Hb9hKuFfhN

 

 

返回目录>>

 

 

全球顶尖医学学者齐聚中关村论坛 共议科技创新应对全球健康新挑战

2024-04-30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诞生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历经10余年积淀,已成为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窗口,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开放合作的重要见证。425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向世界敞开创新合作的大门,迎接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者。

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的“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于426日召开。论坛聚焦“以科技创新应对全球健康新挑战”,来自产学研投资等多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共议科技创新应对全球健康新挑战。

医学科技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注入新动力

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更重视基础研究,投入新的技术和研究,为医学科技创新提供素材。”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谈到。

2005年,因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一起被授予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基础研究开拓了人类的全新认知,也带来了检测、疗法、药物等相关领域的拓展研究。

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表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快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孕育着新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推动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改善社会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不过,陈家昌也提到,生命健康领域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面临着各种重大的疾病、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这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关键。

陈家昌表示,创新可以带来更加高效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健康管理方案,也可以加速药物、疫苗的开发和推广。科技部期待通过大家的合作,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跨界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政策支持,推动医学和健康领域形成更多的科学发现、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以及良好的健康服务,为人类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技术+政策创新 应对新时代公共卫生领域挑战

新冠疫情之后,当代公共卫生仍存在许多挑战,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疾病负担依旧严峻。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表示,在卫生健康体系中,围绕人类的健康,传染病的威胁、慢性病的威胁、人口老龄化,包括气候变化都是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其中,传染病特别要关注急性呼吸道系统传染病的防控。如何把能力建设和防范下一次大流行进行有机协同,是一个重要的战略。

梁万年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老龄化的到来必然引起很多健康需求的变化,卫生系统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慢病上,不论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还是呼吸系统疾病等几大类疾病,其疾病负担、患病率乃至发病率是整个健康生命质量以及健康寿命的“头号公敌”。

梁万年建议,要加强体系建设,在强化传统生物医学技术能力、传统疾病治疗诊断能力的基础上,让体系更多地以健康为中心;将医防融合、医防协同摆到重要位置,传染病防控是慢病防控,医和防不能分立,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念必须贯彻。

“疾病的防范、健康防范以及气候变化的防范需要科技赋能,过去更多考虑的是组织体系、传统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设施设备的配置,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产品,能带来极大的赋能。”梁万年说到。

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首席科学家梅勒妮·萨维尔强调了加强全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废水的监测对疫情暴发前,病原体的发现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应对一些大流行疾病,还可以帮助根除某些疾病。如果没有这样的监测,就无法很快地发现病原体并采取措施。”

梅勒妮·萨维尔认为,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健康挑战无法避免,因此需要采取综合的做法来应对,除了监测和诊断外,还需要对优先事项进行排序,比如在传染病产品开发方面,首先要看一下哪些疾病是国家或地区的优先事项,并为优先事项建立可持续的本地化生产能力。

陈家昌表示:“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突出的位置,要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跨界合作,技术创新和创新政策支持,推动医学和健康领域产生更多的科学发现、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以更好增进人类健康福祉。”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HaMP848sc8

 

 

返回目录>>

 

每天锻炼可以防止做噩梦

2024-04-30    北京青年报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发现,每天锻炼能减少每晚做噩梦的时间。当人们在白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体育活动时,他们晚上睡得更好。此外,锻炼还减少了人们的快速眼动睡眠(也就是噩梦发生的期间)时间。

研究人员要求82名参与者佩戴运动手表,以考察他们6个月内的睡眠质量和锻炼持续时间方面的细节。利用有关心率和身体运动方面的数据,研究人员确定了参与者每晚经历的不同睡眠阶段,以及每天进行多少活动。

睡眠的每个阶段的特征是心率和脑电波发生了生理变化。为此,研究人员追踪记录了参与者的心率,以确定他们何时进入不同的睡眠阶段。通常来说,心率会在睡眠的早期阶段减慢,但在处于快速眼动状态时,它的节奏会加快。人体在每个晚上都会经历五个不同的睡眠阶段,越睡越深;快速眼动是睡眠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做梦的时段。

分析结果显示,在参与者锻炼的日子里,他们用于快速眼动的时间较少,而用于深度睡眠阶段(先于快速眼动)的时间较多。深度睡眠阶段是人体最容易得到休整的时段。此时,身体能够修复和再生组织,构建骨骼和肌肉,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就是参与者在锻炼后对自己的夜间睡眠质量更满意的原因。一觉醒来,他们感觉精力充沛,压力和悲伤也减轻了。不同强度的运动都能减少快速眼动睡眠时间,而久坐时间延长会增加快速眼动睡眠时间。

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体育运动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30/c14739-40227170.html

 

 

返回目录>>

 

“神药治愈近视”是一种顽疾,不能久治不愈

2024-04-30    北京青年报

 

据央视《财经调查》报道,有一家专做视力提升生意的连锁机构对外声称,可以让孩子们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仅仅用他们研制的“神药”“神奇的仪器”进行眼部按摩、涂抹、雾化,就能帮助孩子提升视力,轻松摘掉眼镜。

近年来,视力不良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第三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7%,高中生为80.5%,且上述比例每年以1-2.5个百分点持续增长。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企,也带火了近视矫正市场,但一些地方的近视矫正机构良莠不齐,少数机构甚至以“矫正视力”之名行“骗钱”之实。

比如,屡有商家声称近视可以治愈,但科学研究表明,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据央视报道,不少做视力提升生意的机构都自称是医疗机构,但采访的机构中没有一家具备医疗资质,也缺少诊疗资质和专业人员。他们声称可以给眼睛补充营养、辅助提升视力的产品,都是化妆品的批准字号,而不是正规的保健品或药品的批号。有的将青少年视力矫正产品包装成“治眼神器”,有的近视矫正机构的视力检查结果乃人为操作,如在孩子初来检查时,故意将视力表缩小或加大检查距离,而到孩子治疗后再次检查时,则把视力表的距离拉近,或者允许孩子眯着眼睛反复多次辨认,从而制造出近视明显减轻的假象。

无良商家吹嘘疗效、设计话术、大肆敛财,一些家长听信他们的忽悠,花了不少钱,孩子不但没能“轻松摘镜”,近视度数反而不断升高。有的甚至可能直接导致近视加重,比如用按摩代替戴眼镜,可能使视网膜周边发生病变。

这些宣称能够治愈或减少近视度数的“治眼神器”,还可能成为“毁眼凶器”。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相关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以虚假宣传违规进行近视矫正。

一些涉嫌虚假宣传的近视矫正机构,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恢复视力,反倒利用家长、孩子的急切心理和焦虑情绪,骗取家长的信任和钱财,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影响。“近视治愈”之类骗局是该好好治治了,近视矫正市场乱象该认真矫正了——依法严格规范近视矫正市场,必须让违规儿童视力矫正机构受到应有惩戒。

不能让近视治愈骗局“收割”未成年人,不能让近视矫正市场“扭曲发展”,近视治愈骗局这一顽疾,决不能久治不愈。需要家长对近视有正确的认知,要清醒地认识到,近视是不可逆的,也就是不可治愈的,凡是声称“神药治愈近视”的,多半就是骗局。家长不能盲目焦虑,不能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若有需要,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从家长、学校到相关部门,都要认识到青少年近视防控重在预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近视矫正机构的监管力度,抬高近视康复治疗行业从业人员资质门槛,并推动制订严格的行业标准。通过综合施策形成各方合力,依法整治近视矫正市场乱象,让近视治愈骗局失去滋生土壤,让家长和孩子不再受蒙蔽、欺骗,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擦亮眼睛”。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30/c14739-40227165.html

 

 

返回目录>>

 

尽快完善DRG付费规则 努力实现“医患保共赢”

2024-04-30    北京青年报

 

“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核算下来科室倒扣钱”“病人主诉只是普通疾病,一查下来发现有多种合并症,这就尴尬了!”一段时间以来,多省市改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后,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明显控制,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部分医疗机构不愿收复杂病人了。据业内人士介绍,复杂病人需要处理的操作步骤非常多,对标DRG后费用明显超标,而根据现有医保规定,落到实际往往医生做了苦活还要倒贴。

应当承认,DRG付费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分组和支付标准,激励医疗机构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然而,由于DRG付费制度的实施细则不尽完善,对复杂病人的治疗成本和风险缺乏充分考虑,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在收治这类病人时面临经济压力,进而影响了医疗机构收治复杂病人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此项改革的初衷,引发了各界对DRG付费制度完善与优化的广泛讨论。

复杂病人的治疗往往涉及多个科室、多个医生,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在现有的DRG付费制度下,这些病人的治疗成本往往超出支付标准,导致医疗机构在收治这类病人时,有时不能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此外,由于DRG付费制度还与医院的绩效考核和医生的收入挂钩,医疗机构和医生在面临经济压力时,往往会选择避免收治复杂病人,以规避潜在的经济风险。

这种现象不仅难以保障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患者是医疗服务的最终受益者,他们应该享有公平、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如果因为DRG付费制度不尽完善,让复杂病人成为医疗服务的“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况,也增加了医疗纠纷的风险。

因此,尽快完善现有DRG付费规则,努力实现医患保共赢,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应对DRG付费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其在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更准确地掌握DRG付费制度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影响,为完善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应根据复杂病人的实际情况,对DRG付费制度进行细化和优化。可以考虑设立专门针对复杂病人的支付标准,或者引入风险调整因子,更准确地反映复杂病人的治疗成本和风险。还应当建立和优化激励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和医生积极收治复杂病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再次,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监管和考核。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医疗机构和医生在收治复杂病人时遵循相关规定,以保障患者的权益。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激励他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此外,应面向社会加强有关医疗服务的宣传教育。通过普及医疗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需求,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完善DRG付费规则,实现医患保共赢,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关切的综合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最大的努力和诚意,争取让每一位患者都享受到公平、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430/c14739-40227160.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