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3-11-13 内容导读 热点追踪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023-11-1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10月) 一、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2023年10月1日-10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9例、死亡病例2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4例)。见图1。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2023年10月1日-10月13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相对稳定,波动处于13.3万-15.1万之间,之后波动增加,10月30日上升至20.5万,10月31日为19.6万。见图2。 三、哨点医院监测情况 2023年10月1日-10月31日,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小幅波动。第40周(10月2日-10月8日)为4.5%,第41周(10月9日-10月15日,4.1%)稍有下降后连续增加,第43周(10月23日-10月29日)为5.0%。见图3-1。 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2023年第40周的8.7%持续下降至第43周的4.0%。见图3-2。 四、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2023年10月1日-10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764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73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 根据采样日期,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持续高位,2023年第40周(10月2日-10月8日)为99.6%,第41周至第42周保持在99.7%左右,第43周(10月23日-10月29日)为100.0%。见图4。 摘引网址: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13141/202311/ 返回目录>> 呼吸道疾病高发,如何区分肺炎和感冒? 2023-11-13 新京报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会怀疑是肺炎,迅速前往医疗机构就医,却被告知是普通感冒。 “秋冬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今年小朋友生病的情况尤为多见。”在最新一期的新京报《健谈》直播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郭琰介绍,目前,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依旧较多。患儿多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其他还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细菌感染等。 这波感染中“肺炎”尤为受关注。公开资料显示,肺炎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病死的主要原因,也被称为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是肺炎太凶险还是孩子的肺太“脆弱”? 郭琰指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肺部和整体免疫力不如成人完善,很容易引起感染。此外,呼吸道感染的途径相对“方便”,打喷嚏、交谈等近距离接触都可能被感染,加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基数较大,因此出现重症的几率也会更多。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会怀疑是肺炎,迅速前往医疗机构就医,却被告知是普通感冒。 “科学区分肺炎和普通感冒,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体温、呼吸以及伴随症状。”郭琰表示,普通感冒、气管炎、肺炎都会出现咳嗽、发烧、流涕等症状,但肺炎患儿大部分表现为中高热,且高热不退超过3天;出现呼吸急促的状况;伴随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当孩子出现这些明显异常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此外,肺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从上呼吸道感染开始到发展为肺炎,一定有一段发展过程,普通感冒2-3天会有好转迹象,如果超过这段时间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还有所加重,也应及时就诊。 对困扰家长许久的咳嗽,郭琰认为,孩子发生感染后,排痰能力本身较弱,尤其是支原体感染,其痰液较黏稠,如果不通过咳嗽及时将痰液排出,一旦堵塞到气道,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最近经常听说的‘洗肺’就是通过支气管镜将肺部黏稠的痰液及时清理出来,有利于肺炎的恢复,如果能通过咳嗽将痰液排出,就不需要进行相对复杂的治疗了。”郭琰认为,如果孩子咳嗽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可以通过祛痰药、雾化等减轻气道炎症,湿润气道,减轻痛苦,但不建议肺炎患儿使用强力镇咳药物。 “建议有条件的妈妈对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婴幼儿预防方面,郭琰表示,婴幼儿自身免疫机制发育尚不健全,其免疫主要来源于母体,除了通过脐带血,母体输入的免疫球蛋白帮助孩子产生一定抵抗力,母乳中的SIgA也有一定增强免疫作用,对人体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泌尿系统黏膜等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当外界细菌、病毒侵袭时,会起到一定防御作用,减少孩子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 郭琰提醒,家长要调整心态。“有的重症肺炎患儿恢复期比较漫长,症状消失需要1-2个月,影像学消失可能需要2-3个月。此外,感染后持续的咳嗽也很常见,家长不必过度担忧。”但应警惕二次感染,让孩子在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多吃能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做好居家通风等,二孩、三孩家庭或有老年人的家庭,居家时也要做好防护,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前往学校后应尽量与同学保持距离。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JDPSP470038804U.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李斌赴清涧县和子洲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2023-11-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斌同志带队赴陕西省清涧、子洲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李斌一行实地调研两县人民医院以及产业项目,考察定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指导两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李斌看望慰问了挂职干部、对口支援医疗队,对他们的帮扶工作成效予以肯定。 李斌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合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李斌强调,国家卫生健康委要进一步加大对两县的帮扶力度,发挥行业优势,继续扎实做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指导加强两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caiwusi/s3578c/202311/ 返回目录>> 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推进座谈会(中西部片区)召开 2023-11-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11月7日,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推进座谈会(中西部片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同志,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结合行业特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动统战、群团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今年年底前公立医院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做好经验总结和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工作,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加强培训指导,发挥好专家组作用。 山西等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南宁市卫生健康委作会议交流,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和部分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jgdw/s7967/202311/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北京市居民肌肉骨骼疾病调查工作接受三级联合督导 2023-11-10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居民肌肉骨骼疾病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切实掌握现场调查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提高工作质量,按照国家与北京市两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要求,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刘杨、王亚强,市疾控中心姜博、张阳,房山区疾控中心刘晓芬、马尧组成了国家、市、区三级联合督导组,于11月10日对北京市房山区中共辛瓜地村调查现场进行了督导。 北京市疾控中心姜博首先向国家督导组介绍了全市项目进展情况,房山区疾控中心刘晓芬对房山区项目开展的整体布置和落实情况进行了说明。随后,督导组对现场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血样采集与处理等工作环节进行了现场督导和质控,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了调整。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督导组对房山区肌肉骨骼疾病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北京市项目的进展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前列,对房山区项目点在布局、流程规划和保障等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相关工作经验值得在其他项目点推广学习。同时,督导组也对现场质控各重点环节进行了梳理与强调,提出建议。 此次为北京市肌肉骨骼疾病调查工作首次接受联合督导,国家督导组的参与和指导为北京市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此次联合督导,不仅及时发现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为更加有序、高效做好项目推进,保质保量完成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引网址: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jkdt/bsxw/2023/106026.shtml 返回目录>> 不畏强手,奋勇拼搏——天津市圆满完成“2023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任务 2023-11-13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主办的“2023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于11月7日-10日在重庆市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支队伍参加竞赛。经过2个多月不舍昼夜强化培训的我市四名参赛选手在竞赛中沉着冷静,稳定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较以往竞赛名次大幅提升。本次竞赛天津市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圆满完成了竞赛任务,展现了我市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职业风采。 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备赛方案 根据《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的通知》(国疾控卫免便函〔2023〕15号)要求,市疾控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把此项工作列为推动疾控体系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以市疾控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市疾控中心班子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指派天津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检测所负责赛前培训工作。接到任务后主管领导紧急召开赛前培训和后勤保障部署会,为赛前准备提供最大支持。 二、严格选拔选手、积极部署赛前培训 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所接到赛前工作任务后立即启动选手选拔。结合之前“岗位练兵比武”成绩,与多个区疾控沟通后,经综合评价,决定选派工作中表现优秀,责任心强,肯吃苦的几位年轻人参赛,最终选派市疾控中心、第二人民医院、南开疾控、津南疾控4名人员参赛。 参考其它省市培训经验及以往我市赛前培训情况,市疾控中心立即对选手进行全面的技能训练和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辅导,并在9月和10月聘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开展2次封闭专项集训。期间疾控局领导多次莅临现场给选手打气。为提升集训效果微生物所不断向曾获奖省份培训咨询经验,并安排购买培训所需试剂、虫卵悬液、竞赛所用相同型号的试验耗材、最新版书籍及寄生虫知识习题集。 三、克服专业弱点,超强度进行赛前培训 我市地处北方,寄生虫病较南方省市少,工作经验少,要想在全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需加倍努力。集训期间理论实操日培训、日考核、周考核,多次模拟考。 封闭培训期间,聘请了寄生虫领域资深专家授课并带来十分珍贵且丰富的寄生虫标本资源。学员们十分珍惜这些标本资源,镜检至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6点多继续镜检,直至老师离开培训最后一刻。 理论知识强化方面,除了完成竞赛题库试题、两本练习册的试题外,还进行了50多套理论试题模拟考试,选手每天分析讨论试题至深夜。理论学习和模拟考试同时穿插进行实操练习,队员们进行了6000多张的血涂片练习和几十轮的镜检模拟考核练习。 四、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圆满完成竞赛任务 在市疾控局领导高度重视下,通过市疾控中心精心组织培训、周密协调赛前事宜,在南开区、津南区疾控和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选手们经过2个多月的忘我辛勤付出,在竞赛中沉着冷静,稳定发挥,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较以往竞赛名次大幅提升,同时天津市获得了本次竞赛优秀组织奖,圆满完成了竞赛任务。 今后市疾控中心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能打胜仗的队伍,在今后的竞赛中力争更好的成绩,同时以赛促练、以练促技,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从而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摘引网址: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3/11/13/030124403.shtml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两个鼻孔各有独特嗅觉 2023-11-13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检查了人类嗅觉系统中气味处理的神经过程,以及大脑如何处理来自不同鼻孔的气味信息,结果发现,人的两个鼻孔各有其独特的嗅觉。研究团队指出,这项研究对于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如何感知和识别气味至关重要,并可能对感官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 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分校和巴罗神经研究所凤凰城分校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研究,让10名被植入颅内电极的受试者进行气味识别任务,他们通过嗅觉设备将气味传递到受试者的左鼻孔、右鼻孔或两个鼻孔。该嗅觉设备通过计算机控制传递气味。受试者必须识别气味,并指出气味来自哪个鼻孔。 研究团队指出,与单鼻孔条件相比,在双鼻孔条件下,受试者在检测和识别气味方面的表现更好,但左鼻孔、右鼻孔没有显著的效率差别。 研究人员可通过颅内脑电图记录的神经活动,从梨状皮层大脑区域的振荡中解码出气味特征。结果显示,在双鼻孔条件下,气味特征被编码的时间不同,这表明每个鼻孔对气味都有自己的解读。 此外,研究团队用相同的气味刺激任一鼻孔,结果发现,不同鼻孔在编码这些气味的过程中会产生相似但可区分的表现。这表明,虽然每个鼻孔都可识别出相同的气味,但它们对气味的感知方式存在细微差异。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611.html 返回目录>> Cancer Discov:新型癌症药物或有望靶向作用肿瘤中的遗传弱点 2023-11-11 生物谷原创 把身体中的细胞试想成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学生,而“老师”就是肿瘤抑制基因,其能确保细胞遵循相应的规则,但当肿瘤抑制基因消失时,细胞就可能会误入歧途。对于细胞而言,这或许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不受控制的行为也会导致细胞失控的生长,最终导致癌症发生。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Discovery上题为“Early clinical success of MTA-cooperative PRMT5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DKN2A/MTAP deleted cancers”的综述文章中,来自Fralin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讨论了名为MRTX1719的新药的潜力,该药物能通过杀死缺乏特定肿瘤抑制基因的癌细胞,在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早期的治疗希望。 研究者Mulvaney教授说道,这是一种能靶向作用PRMT5酶类的重要新型药物的更新版本,PRMT5酶是本文研究的一种靶向性蛋白;我接受了为这篇文章撰写评论的邀请,因为我对于这类新药非常有研究热情,其有望帮助10%至15%的人类癌症患者,根据其机体的基因缺失状态,这些患者或许就能从这些药物中获益。MRTX1719药物能靶向作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癌症(缺乏肿瘤抑制基因CDKN2A和其邻近的基因MTAP),这些缺失的基因会导致失控的细胞生长,但这种药物正是利用了这一弱点才能抵御癌症。 这种药物的开发是一种技术的改进,因为其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CDKN2A/MTAP基因缺失的癌细胞结合PRMT5蛋白的特定部分;早期的测试数据看起来非常有希望在未来单独使用这种药物或与其它药物进行组合来使用。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报告了MTAP基因缺失的特性理性癌症的阳性结果,包括黑色素瘤、胆囊癌、间皮瘤和称之为MPNST(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的神经癌症。 研究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发现这些癌症的遗传问题到2023年开发出有希望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仅用了几年时间,这或许就表明,遗传学研究和只能药物的开发或能创造出非常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而通过基因组筛选,我们就能识别出癌症的致命弱点并开发出针对它们的小分子药物。 最后,研究者Mulvaney说道,2016年至2019年进入临床试验的早期版本的PRMT5抑制剂在药物达到有用剂量之前,或许一直在试图解决患者机体所出现的毒性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将该研究领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类新的MTA合作的PRMT5抑制剂上或许就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MRTX1719药物和其它药物,因为其目前证明了能够有效杀灭肿瘤并让正常的人类细胞不受影响。(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Kathleen M. Mulvaney. Early clinical success of MTA-cooperative PRMT5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DKN2A/MTAP deleted cancers, Cancer Discovery (2023). DOI:10.1158/2159-8290.CD-CD-0951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f19e9943585.html 返回目录>> Nat Commun:揭示癌基因c-Src的自我激活机制 2023-11-11 生物谷原创 20 世纪 70 年代末,人们发现了 c-Src 基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第一个癌基因被发现。从那时起,人们发现 c-Src 在50%的结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病例中发生过度激活,但人们尚未完全了解它的功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Spanish National Cancer Research Center, CNIO)的研究人员发现癌基因c-Src能够通过一种以前未曾描述过的分子机制进行“自我激活”。这一发现对新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llosteric switch between the activation loop and a c-terminal palindromic phospho-motif controls c-Src function”。 近几十年来,靶向治疗得到了发展:第一批药物特异性靶向癌症的分子靶标(病因)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其中的许多药物都能抑制一类称为酪氨酸激酶的酶的作用,从而在几种癌症的靶向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因此,CNIO研究员Iván Plaza-Menacho及其团队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种已知的酪氨酸激酶有了新的激活机制,它也是第一个癌基因。CNIO激酶、蛋白磷酸化与癌症研究小组组长 Plaza-Menacho 解释说,“我们发现了第一个被确认的癌基因 c-Src 作用机制的新模式,这对发现下一代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在最常见的肿瘤中过度激活的癌基因 激酶通过添加磷酸基团对其他蛋白进行化学修饰,这种磷酸化修饰是激活细胞增殖的化学信号。当激酶功能失常时,细胞就会不断收到增殖的命令,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 癌症与 c-Src 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从分子上发现的,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清这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仍在研究之中。 在大约 50%的结肠肿瘤、肝脏肿瘤、肺部肿瘤、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和胰腺肿瘤中,c-Src 癌基因被过度激活。这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新机制:c-Src 可以通过自我磷酸化自主激活自身,并引发癌症。 一种自我磷酸化的肿瘤蛋白 迄今为止,人们都已知道c-Src癌基因的功能和活性是由另一种称为CSK的蛋白激酶控制的,CSK会使c-Src中的一个关键酪氨酸磷酸化,从而抑制它的活性。 但是,Plaza-Menacho说,这些作者如今发现,c-Src“还能通过自身磷酸化来自主调节这个关键酪氨酸的磷酸化”。 他们成功地在高分辨率下剖析了这个自动磷酸化序列以及作为激酶的活性分子与作为底物的发生磷酸化的分子的组装过程。 不同类型癌症中的治疗靶标 有一些靶向 c-Src的抑制剂具有治疗用途。例如,达沙替尼(dasatini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目前正在对转移性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靶向 c-Src的抑制剂---比如博苏替尼(bosutinib)、巴非替尼(bafetinib)或塞卡替尼(saracatinib)---和其他激酶进行临床试验。 Plaza-Menacho 说,这些作者取得的新成果“对设计和寻找新一代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药物能以更特异的方式阻断作为底物的 c-Src 的变构和非催化功能”。 Plaza-Menacho 说,“未来,我们希望确定 c-Src 的完整三维结构,并了解它是如何组装的,以及当它在癌症中过度磷酸化时,能够与哪些分子在细胞水平上相互作用和调节。”(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Hipólito Nicolás Cuesta-Hernández et al. An allosteric switch between the activation loop and a c-terminal palindromic phospho-motif controls c-Src func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41890-7. The first oncogene was found more than 40 years ago: Research discovers it has a previously unknown mechanism of action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536e992825c.html 返回目录>>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头发 2023-11-13 科技日报 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头发日渐稀疏也成为很多人内心的难言之痛。有研究表明,30%—50%的男性会在50岁开始出现脂溢性脱发。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目前,治愈脱发的科学正在迅速发展,包括头发移植、“毛囊银行”以及防秃疫苗等。 脱发原因五花八门 导致人们脱发的原因五花八门。人们可能会因为感染某种疾病或在化疗后突然开始脱发;也可能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脱发;但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性脱发,其特征是前额上部或顶部头发逐渐变得稀少,虽然受影响的大多是男性,但雄激素性脱发导致发际线后移在女性中也颇常见。 人们知道男性出现雄激素性脱发与男性性激素有关,但不知道确切的诱因。女性雄激素性脱发也被认为由性激素引起,会导致头发变得稀疏,但很少发展到完全秃顶。对于这些人来说,之所以头发脱落得多、长出来得少,与毛囊长时间处于休止期有关。头皮中的毛囊在正常情况下循环经历生长期、退化期和休止期3个阶段。当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头发脱落的速度就变快;如果迟迟不再重新进入生长期,新的毛发也就不再开始生长。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各种治疗脱发的方法。古埃及人试图将磨碎的驴蹄、河马的脂肪等揉进头发来抑制秃顶;中国古代也有用姜片摩擦头皮的方法;现代人的操作则多种多样:头皮滚轮、咖啡因洗发水、激光梳、微针、甚至迷迭香油等。尽管各出奇招,但几乎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减缓或逆转脱发。 毛皮移植 过去几年,研究人员在理解头发生长脱落的生物机制、寻找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约10年前,美国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家卡尔·科勒领导的团队试图用干细胞培育一种在内耳中发现的细胞,结果发现总会额外出现一些皮肤斑块。团队起初将其当作杂质清除,但后来意识到,这些皮肤碎片如果继续生长,将会形成真皮层和表皮层,甚至形成毛囊。 他们因此调整了方向,开始将干细胞培育成一小块有毛发的皮肤。完成这一过程约需要50—70天,得到的表皮呈球状,约4毫米宽。将这些皮肤移植到老鼠背部后,开始长出毛发。科勒表示,这些研究有助于测试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也有望成为一种将头发移植到光头上的方法。 当然,毛发移植已经存在,但它们也有缺点。例如毛囊单位提取(FUE)是从头发仍在生长的头部两侧和后部提取毛囊,将其移植到脱发区域。除成本之外,FUE的问题在于,它只是重新分配头发,而不能让空荡荡的头皮上重新长出浓密的头发。 “毛囊银行” 每根头发根部都有一组毛乳头细胞,它们参与调节头发生长。而一些毛囊中的这些关键细胞会丢失,甚至全部消失。指挥头发生长的信号停止了,头发也就变少了。为什么不更换真皮乳头细胞呢? 英国杜伦大学的科林·杰何达从老鼠的毛上提取了这些细胞,并将它们注射到啮齿动物的耳朵皮肤里,结果发现耳朵的毛很快变长了。 21世纪初,再生医学企业家保罗·肯普研究将真皮乳头细胞注射到人类头皮中是否可以刺激全新毛发的生长,结果发现方法有效。2015年,肯普创立HairClone公司,恢复了对真皮乳头细胞的研究。首先,研究团队从年轻人身上提取健康的毛乳头细胞并冷冻在毛囊库中,当这些人的头皮开始变薄时,细胞就会被培养并注射回头皮。HairClone据此创建了“毛囊银行”,人们可以提取一些毛乳头细胞并冷冻于该“银行”内,这项服务目前已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研究皮肤和头发生物学的玛丽亚·卡斯帕指出,每一轮克隆都会降低乳头细胞诱导毛发生长的能力,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当该方法起作用时,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恢复活力的头发可能会持续几十年。 防秃疫苗 去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团队在《发育细胞》杂志上刊发论文,揭示了一种能激活头发生长的关键信号分子——SCUBE3蛋白质,为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了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将微量SCUBE3蛋白注射到移植了人类头皮毛囊的小鼠皮肤中。结果显示,小鼠身上休眠期的人类毛囊及其周围的小鼠毛囊均重新长出了毛发。这意味着,只需要微量注射SCUBE3蛋白,就能激活人类毛囊中的毛发生长。 研究人员指出,将SCUBE3蛋白注射进头皮内,或者用作mRNA疗法,其可像新冠疫苗那样工作。 今年6月,该团队再接再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一种名为骨桥蛋白的分子与更快的头发生长有关。研究团队发现,骨桥蛋白与附近毛囊干细胞中的跨膜黏附糖蛋白CD44相互作用,可以激活毛囊干细胞,导致毛发旺盛生长。无论是注射骨桥蛋白还是使骨桥蛋白相关基因过表达,都足以促进小鼠的毛发生长。 除了骨桥蛋白和CD44,团队还在深入研究存在于毛发皮肤痣中的其他分子诱导毛发生长的能力,希望能找到更多有激活效应的分子。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610.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常态化运营 2023-11-13 经济日报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相关业务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资金长期锁定,专门用于个人养老保障的保险产品,具有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等特点,为人民群众长期积累“养老钱”提供了新的选择。自2021年6月以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从浙江省和重庆市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参与的保险公司也逐渐扩围。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63.7万件,累计保费81.6亿元;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保单件数约7.9万件。 《通知》对保险公司经营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具有较强综合实力,长期稳健地开展养老资金和风险的管理。 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是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一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介绍,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理财公司、保险公司和公募基金,参与形式主要包括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在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中,目前主要包括保险公司经营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基金公司经营的养老目标基金等。“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以后,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公募基金所经营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畴,给保险公司预留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陈辉说。 在销售渠道方面,《通知》允许保险公司在传统渠道之外委托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其经营区域内宣传和销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同时,要求接受保险公司委托的商业银行通过官方线上平台宣传和销售的,应当完整、客观记录在销售页面上呈现的营销推介、关键信息提示和投保人确认等重点环节,满足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要求。借助商业银行和线上方式销售,有助于保险公司做大保费规模,也方便消费者参保。 国民养老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与腾讯微保和微信支付合作推出了“微信养老保险”服务,在“微信—钱包”开立了“国民养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直营小程序。自今年9月正式上线销售以来,国民共同富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因其缴费方式灵活、缴费金额可以根据客户的收入水平进行多层次设置的特点,受到灵活就业人员的欢迎和大量投保。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由试点转为常态化业务,将使更多人身保险公司可以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有利于增加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陈辉表示,专属养老保险还有利于保险业发挥产品匹配、专业运营、服务网络、长期投资能力、长寿风险管控、养老产业链布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升长期养老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更好发挥保险业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优势。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支持符合要求的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督促人身保险公司持续提高专业能力,加大人才队伍、信息系统建设等资源投入,实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长期稳健发展。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731.html 返回目录>> 对“因病”网购成瘾 该不该加以限制? 2023-11-13 北京青年报 今年的“双11”和往年一样,不少人早早地开启了购物、囤货模式,但如果控制不住地疯狂购物,可要当心。近日,女白领小徐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不惜透支信用卡、贷款等,买回来很多东西却根本用不上,脾气还越来越暴躁。家人觉得不对劲,带她就医后才知道,原来她是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疯狂购物就是这种疾病导致的。 小徐今年的“双11”属于超长版,她从10月份起就开始大量透支网购。起先家人对她的行为浑然不知,直到收到信用卡催收账单,看到透支十几万,家人才大吃一惊,却悔之晚矣。此事看似离谱,但并不少见,每年“双11”过后都会出现类似新闻。除了极端个案,没有引起家庭财务危机的非理性网购,则更为常见。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时而兴奋,时而沉郁。在躁狂发作期间,患者兴奋、话多、躁动不安、易激惹、精力特别充沛、觉得自己的能力特别强、活动也增多;但在抑郁发作期间,又常感觉情绪低落、觉得人生没什么希望、睡眠过多、自我厌恶感强、活动减少、产生消极的念头等。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类疾病,可导致购物成瘾,甚至变成“购物狂”。患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哪怕明知毫无用处或重复购买,也会不加思索下单购买,甚至一天不买几样东西就会堵得慌。当前精神类疾病呈现多发趋势,此病的发病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将来类似的疯狂透支网购现象,或许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家里有人疯狂透支网购,可使家庭迅速陷入财务困境。即使“购物狂”本人事后清醒之后也可能会感到十分后悔。疯狂网购对家庭的危害很大,家庭成员应该监管好有此倾向的亲人,并及时带其就医服药,在“双11”等特殊时期尤其应该如此。 精神类疾病患者在发作期间不具有民事责任能力,他们在此期间病态地大量网购,是否可以“因病退货”这很值得探讨。当然,“因病退货”涉及到多方面的事,尤其是,市场秩序难免受影响,商家对于购物者是否患有精神类疾病且处于发作期,更无从核查,“因病退货”要想平衡好各方权益,实属不易。 此外,他们在网购时可能没有民事责任能力,那么,从理论上讲,此时监护人就有权代理其购物行为,以及代为处理因网购引发的民事纠纷等事宜。既然如此,监护人是否可以事先向网购平台提出申请,限制被监护人发作期间的网购行为,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推出此类防范举措虽然很有必要,但也会涉及患者隐私,以及监护人提出的要求是否适当等问题,需要在规则上作出精确设计。 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因病”疯狂透支网购这一现象,目前社会还缺乏统一认识,更没有统一的应对与处置方式,这一空白有待填补。精神类疾病患者应该得到社会的包容与关爱,病态网购不应成为“脱缰的野马”,社会有必要就此展开讨论,看看能否出台相关措施,帮助家庭解决这道棘手难题。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645.html 返回目录>> 吉林首个大型自然人群队列启动建设 2023-11-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11月11日电 (记者 郭佳)梅河口市自然人群队列研究11日启动,这标志着吉林首个自然人群队列正式开始建设。该队列致力于明确中国东北地区经济转型期(城镇化)慢性疾病的特征,为制定东北地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对策,开发新的干预和治疗手段提供证据。 人群队列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对选定的健康人群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观察,以研究某些因素(如生活方式、遗传因子等)如何影响特定健康结局的风险。建立自然人群队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般人群的实际情况,有助于辨识疾病的真实风险因子。 该队列将以梅河口市70万居民为框架人群,建设大型自然人群队列,阐明若干东北地区特殊环境、饮食和遗传因素与重大慢性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关系,重点围绕膳食、环境、生活习惯等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暴露因素,对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东北地区常见慢性病的影响开展系统流行病学研究。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是该队列建设的牵头单位和实施机构。该院介绍,该队列的建设不仅要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平台,还要与梅河口市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对接,同时要建立核心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定期开展随访和管理,并逐步构建一批特色子队列。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表示,2024年,该队列将从梅河口市40岁至80岁的人口中选出10万人启动基线调查,进行流行病学的抽样,大概明确重点研究方向,给出必需的干预措施,更重要的是借此来完善相关软硬件条件,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吕国悦表示,美国弗明翰心脏研究队列是世界上随访时间最长久的队列,有70多年的历史,现今全球所有为人熟知的心脏疾病干预措施和饮食调整方法基本都来自这项队列研究。“由此可知,时间越长,获得的数据越权威,因此这是一件需要几代人久久为功的事业。” 目前,泰州队列、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东风—同济队列、中国国家出生队列、百万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开滦队列、China—PAR队列等是中国知名度较高的人群队列,其研究成果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兴栋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人群队列已经成为国际上生物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最近几年,泰州队列除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布局之外,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2/c14739-40116266.html 返回目录>> 湖南祁阳创新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2023-11-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永州11月11日电(赵四清 彭穗 唐文芳)每天一大早,湖南省祁阳市龙山街道宝塔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传来欢声笑语。这是老年舞蹈队正在排练,大家一边学唱祁阳小调,一边练习走位。 近年来,祁阳建成并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使网格化养老服务模式深入社区,老年人“不离家、不离亲”就能享受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养老服务。 永州市政协副主席、祁阳市委书记蒋良铁介绍,该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祁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在政策引领下,祁阳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城区现有1家福利中心、1家失能失智照护中心、4家民办老年公寓、1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100%。 去年以来,祁阳撤停并转共保留3家区域性敬老院,功能辐射整个市域,有187家村级五保之家、231个幸福院,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全市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已实现应养尽养。 茄子炒鸭、四季豆炒肉、清炒冬瓜、苋菜汤……每天中午,浯溪街道望浯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便民食堂准时开餐,各色菜品美味可口、营养均衡,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只要花上5元钱就可以吃上丰富午餐。 由于社区一些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为了能让老人都吃上热乎的饭菜,食堂还开展上门服务,社区养老网格员送餐到家,让老年人得到悉心照顾。 祁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旭介绍,目前,祁阳已建立完善“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的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2023年,全市13家老年食堂投入运营,建立完善的“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已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万余人次。 此外,祁阳不断完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区老年服务站点三级网络,定期为老人提供体检、上门巡诊、家庭养老床位、社区护理等服务,累计为2.32万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建立了信息台账,并持续开展老年人关爱服务。 “社区养老网格员有着‘亲邻里、知民情’的优势,他们走访入户征询居民养老意见和建议,建立起服务联系卡,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心系群众显真情。”浯溪街道望浯园社区负责人说。 围绕社区养老和农村居家养老,祁阳市还承接“市、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今年已完成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26人次,其中院长18人次、养老护理员73人次、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35人次。 同时,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合力,该市不断充实养老网格员队伍,以村(居)为单位组建助老服务队,鼓励低龄老人“一助一”或“多助一”结对帮扶孤寡、残疾、空巢等高龄老人,招募中老年志愿者2000余名,“一对一”“一对多”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探访、卫生清洁、代购物品、独居陪伴、法律援助、心理安抚等志愿服务达1.5万多人次。 “智慧养老也开始在祁阳体现。比如,在龙山街道宝塔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血压心率监测、燃气火灾报警监测、紧急呼叫都有实时数据显示。”陈旭说,祁阳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健康管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上门养老服务,形成“15分钟服务圈”。 祁阳市将继续把优化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积极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通过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2/c14739-40116267.html 返回目录>> 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定会引起肺炎吗,支原体抗体阴性能否排除支原体感染? 专家解答来了! 2023-11-13 健康中国 肺炎支原体感染 近期,全国多地医院接诊了许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儿童居多。这些孩子多伴有发热、干咳等症状。 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热点问题 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一定是肺炎吗? 不一定 。肺炎支原体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肺炎支原体的名字中虽然有“肺炎”,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 。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播,由上呼吸道逐渐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引起咽喉炎、鼻窦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也有部分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有肺炎支原体侵入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一定是支原体感染吗? 不一定 。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支原体抗体滴度会在感染后7~9日开始升高,3~6周时达高峰,持续存在数月。所以,支原体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抗体阳性只提示感染过支原体,不能确定是否是近期感染。 如果起病初检测是阴性,几天之后检测转成阳性了,提示本次有支原体感染。除了支原体抗体外,还可以做咽拭子、鼻咽拭子支原体核酸检测等,可以反映近期的支原体感染情况。 不发热或不咳嗽,医生听诊肺部没事,可以排除支原体肺炎吗? 不能 。症状不典型是支原体肺炎的一大特点,并非所有孩子得肺炎都会有咳嗽或者发热,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如此。但发热和咳嗽仍是支原体肺炎孩子最常见的症状,咳嗽通常为干咳,较频繁,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FKvXfarViA 返回目录>> 体内52个植入物,美国女子成“半机械人” 2023-11-13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8日报道,美国女子安娜斯塔西亚·希恩凭借体内52个植入物保持“体内植入物最多的人(女性)”这一世界纪录。 报道称,最初是希恩的女儿希望将一个微芯片植入体内,为了测试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希恩先在自己身上做了尝试,后来便喜欢上了这种“新奇感”。她体内的植入物中有一半都是微芯片,她对这些微芯片进行编程,从而帮自己增强感官能力。此外,她的植入物中还包括一块世界上植入人体的最大的磁铁,她可以轻松从地板上“吸”起掉落的发卡或别针等物品。 不过,这些植入物也给希恩带来了困扰,她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植入物,避免它们在体内破裂。另外,这些金属也使得她无法做核磁共振。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FIZopr0gui 返回目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复古行走”,倒着走有显著健康益处 2023-11-13 环球时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月3日文章,原题:倒着走的显著健康益处 走进任何健身房,你可能都会发现有人在跑步机上倒着走,或者在椭圆机反向踩踏板。虽然有些人可能将反向运动当作物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但其他人这么做可能是为了健身和提高整体健康。“我认为在一天中参加一些反向运动是很了不起的,”纽约市理疗师威克姆说,“现在人们坐得太久,而且很少参与多样化的运动”。 反向运动为何如此有用?(IC Photo) 倒着行走通常被称为“复古行走”,人们对其潜在好处进行过相当多的研究。2021年3月的一项研究显示,每4周在跑步机上进行1次向后行走的参与者的平衡能力、步行速度和心肺健康有所提高。其他研究表明,反向运动可能有益于膝骨关节炎和慢性背痛患者,并改善其步态和平衡。复古步行甚至可以让你的头脑更敏锐,帮助你变得更加专注,因为你的大脑在以这种方式移动时需要更警觉。 反向运动为何如此有用?“当你前行时,是一个以伸缩腿筋为主的运动,”美国得克萨斯力量和体能专家埃斯蒂斯表示,“如果向后走,这是相反的运动,你的股四头肌在伸缩,你的膝盖在扩展。”因此,你锻炼的是不同的肌肉,身体也在以一种非典型方式移动。威克姆表示,大多数人几乎完全在向前移动。“身体会适应你最常做的姿态和动作,”威克姆说,“这可能导致肌肉和关节紧绷,进而引发关节磨损,然后是疼痛和受伤。” 复古运动并非新理念,向后跑动在体育运动中也很常见,不妨想想足球运动员和裁判。甚至还有一些向后跑步和步行的比赛,一些人在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等著名赛事时也会倒着跑。 倒着走很容易开始。与任何新练习一样,关键是要慢慢来。威克姆表示,人们可以从每周几次向后走5分钟做起。或者散步20分钟,其中5分钟倒着走。当身体习惯这种运动时,就可以加长时间并提高速度,或尝试更具挑战性的动作,例如蹲着向后走。“如果你还年轻且经常锻炼,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向后走,”威克姆说,“它本身就相对安全。” 如果选择在跑步机上复古行走,尤其是电动跑步机,请首先握住扶手并将速度设置得相当慢。习惯后可以走得更快,增加坡度并松开扶手。如果选择在户外尝试,首先选择没有危险的地方,例如公园草地。另一种选择是与正在向前走的朋友一起散步,他可以当你的眼睛。几分钟后交换角色,这样你的朋友也可从中受益。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FIZpRBGINk 返回目录>> 冬季寒冷,按摩几个穴位缓解膝关节不适 2023-11-13 新京报 如果走路、爬楼梯、登山后总是觉得膝关节乏累酸痛,平时在家可以练习以下“温通护膝三式”动作,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 冬季来临,寒冷天气可能会诱发膝关节炎患者局部关节疼痛、酸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治医师刘杨提醒,膝骨关节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避免诱发膝关节炎。 刘杨指出,如果走路、爬楼梯、登山后总是觉得膝关节乏累酸痛,平时在家可以练习以下“温通护膝三式”动作,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减小膝关节的损伤。 点揉内外膝眼 伸直膝盖,找到膝盖髌骨下方韧带两侧的凹陷处,是内外膝眼。用双手大拇指点揉内外膝眼,力度以轻柔刺激穴位有酸胀感即可,双膝各点揉1-3分钟。 擦髌骨 用双手的小鱼际自上而下反复在髌骨两侧缝隙处进行擦法操作。力度适中,擦动时感受摩擦带来的温热感,双膝各操作1-3分钟。 擦髌底 用手掌在髌骨与股四头肌腱连接处进行上下擦法操作。力度适中,擦动时感受摩擦带来的温热感,双膝各操作1-3分钟。 擦膝两侧 用手掌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处进行擦法操作。力度适中,擦动时感受摩擦带来的温热感,双膝各操作1-3分钟。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JDPSUA200388051.html 返回目录>> 给家消毒注意避开人,通风后再进入房间 2023-11-13 北京青年报 建议科学适度消毒,按照消毒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避免过度消毒。消毒剂有一定刺激性,配制及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 当前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面临流感、支原体、新冠叠加感染风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是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同时,由于养老机构内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极易发生交叉传播而引起聚集性疫情。为做好养老机构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北京市疾控中心特别制定了消毒指南。 关于消毒原则,养老机构日常以通风换气、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重点消毒对象包括桌面、门把手、扶手、水龙头、床单、被褥等。一旦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加强通风,并对可能被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严格消毒。 室内空气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老年人在开窗通风时应注意保暖。通风条件不良时,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者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如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加强通风,也可选择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对空气进行消毒,紫外线灯不得在有人条件下使用。 对桌面、台面、门把手、扶手、水龙头、健身娱乐器材等经常触碰的环境物体表面,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手机、鼠标、键盘、电梯按钮、紧急呼叫按钮等小件物品可使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如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可能被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毛巾、衣物、床单、被套等织物以清洗为主,也可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织物消毒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将织物完全浸泡入消毒液中,作用时间为15分钟,然后按照常规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如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可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指南还特别提醒了若干注意事项,建议科学适度消毒,按照消毒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避免过度消毒。消毒剂有一定刺激性,配制及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实施消毒时,应在无人条件下进行,通风后再进入房间。含氯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防止对被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JDPSR2Q0038804V.html 返回目录>> 扭动脖子有响声?教你如何“听音识病” 2023-11-13 新京报 关节之间发生摩擦,尤其在长期劳损后,肌肉韧带的稳定性不够,做一些动作时它可能偏离原来的位置,当恢复原本位置时,也会出现关节摩擦,发出响声。 很多人在工作或低头玩手机一段时间后,总感觉脖子不舒服,此时扭一扭脖子,会发出“咔咔”的声响。有人担心这是颈椎病的表现。 “我们将脖子发出响声称为弹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理性弹响,一类为病理性弹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逢贤认为,了解弹响,首先要了解颈椎的结构。颈椎可以被看作若干个功能单位,它的功能单位是两个相邻的椎体,椎体之间有间盘,同时有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组成的运动复合体。此外,骨性结构附近有许多肌肉和韧带附着,且颈椎由多个关节构成,关节中存在润滑液。 颈椎活动时,滑液中可能有小气泡,有时小气泡突然破裂(气体逃逸),就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就是生理性弹响。病理性弹响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正常的关节腔中有滑液,如果人的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出现关节面磨损、滑液减少,此时关节之间的摩擦声音就会变大。二是颈椎周围关节附着的肌腱、韧带与骨性关节之间发生摩擦,尤其在长期劳损后,肌肉韧带的稳定性不够,做一些动作时它可能偏离原来的位置,当恢复原本位置时,也会出现关节摩擦,发出响声。此外,人们长时间低头,肌肉会发生劳损,甚至发生项韧带钙化,因此扭动脖子会发出弹响。 “其实,所谓的响声并不单纯是‘咔咔’声,如果发出‘咔咔’声,大概率与气体逃逸有关。”王逢贤指出,生活中还有一些声音比较常见,扭转脖子时发出皮革摩擦的“沙沙”声,这与肌肉疲劳有关;如果发出嘎嘣的声音,可能出现了颈椎小关节紊乱。 王逢贤表示,脖子发出响声不一定是颈椎病,可以根据出现响声的频率大概进行判断,结果可用“红绿黄灯”概括。 绿灯:颈椎偶尔出现响声,且颈部没有不舒服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度担心。 黄灯:弹响经常出现,且有时感觉颈部酸僵胀痛等不适感,应提高警惕。 红灯:总出现弹响,且伴有手麻、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甚至走路不稳等情况,此时患者已经发生颈椎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王逢贤提醒,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定不能随意扭脖子,扭动、过度低头、过度仰头可能造成患者椎管内容积进一步变窄,挤压脊髓加重病情;很多老年人有“三高”,血管容易迂曲、狭窄,随意扭脖子可能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另外,不少老年人有颈部血管斑块,扭脖子或造成斑块脱落引发脑梗。 在日常养护颈椎方面,王逢贤提醒人们注意以下几点。 少玩手机、不枕高枕 长时间低头是造成颈椎病的罪魁祸首,正常颈椎有一个前凸的弧度,任何违反这一曲度的姿势都会对颈椎造成损害。应尽量减少低头玩手机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枕头,不枕高枕,仰卧时头部保持后仰位,枕头支撑颈部的部分比支撑后脑勺的部分应高出3-5厘米左右。 进行颈部锻炼 经常进行颈部锻炼,如头手相抗:双手交叉放在后枕部,头向后仰,双手向前顶,相互进行对抗,能够帮助颈椎前凸的弧度,还能锻炼颈后部肌肉的力量。其实,任何后仰的动作都有利于颈椎健康,如游泳、放风筝等,都对颈椎健康有利。 避免不良刺激 夏天空调不正对脖子吹,冬季做好颈椎保暖等。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JDPSVL100388052.html 返回目录>> 秋去冬来 这些疾病老人须注意 2023-11-1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秋去冬来,气温降低,老年人各类常见病进入高发期。这一时期老年人要注意哪些疾病?应如何做好防护?近日,中日友好医院举行“关注老年健康 预防秋冬常见疾病”专题记者会,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卒中 “秋冬季节,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一是因为这个时期气温降低,低气温容易对血管产生刺激,二是因为寒冷天气时老年人血压容易出现波动,而高血压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孙丽丽提醒,老年人出门时要注意保暖,平时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要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引发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孙丽丽介绍,脑卒中有“五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需引起高度关注。 “脑部血管病变的位置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言语困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角歪斜、肢体瘫痪等。”孙丽丽提醒,当身边有人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时,周围人要协助患者迅速就诊。 脑卒中如何治疗?孙丽丽介绍,脑卒中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急救处理,医院对患者开展脑卒中超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第二阶段是急性期住院治疗,医院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检查,找到脑卒中病因;第三个阶段是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口服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关节炎患者也要适度运动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医师王佰亮介绍,这句话指的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膝关节骨关节炎,实际是关节里的脆骨出现了老化、退化。 “秋冬气温下降,膝关节骨关节炎容易发作或加重。”王佰亮提醒,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其实是误区,老年人要尤其注意增添衣物,给膝盖保暖。 “在50岁以上人群中,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率超过30%;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超过50%。据估算,我国有1亿以上人口罹患这种疾病。”王佰亮说,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人自然老化过程中的一环,患者无需过度担心,科学治疗即可。 一些患者认为,罹患关节炎意味着不能运动。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吗?王佰亮表示,关节炎患者可以进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量较小、动作幅度较小的体育运动,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加关节润滑液,保护关节健康。同时,患者要避免跳高、登山、远行等运动,避免过度使用或损伤关节。 在治疗方面,王佰亮介绍,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包括进行物理治疗、开展肌肉训练和应用辅助支具等;病情居中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如局部用药、口服用药等;病情较重的患者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全膝置换、部分置换或关节软骨修复等不同手术方案。 糖尿病患者秋冬谨防感冒 “随着天气转凉,与人体循环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糖尿病足及相关神经痛多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疼痛科副主任毛鹏分析,据统计,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8.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的发病率超过20%。 毛鹏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可能损伤老年患者的感觉神经,导致患者的腿部、足部产生类似蚂蚁爬行的感觉并伴有感觉减退,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特别是洗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患者由于感觉能力下降,无法准确判断水温,很容易发生烫伤,家属要特别注意。”毛鹏说,建议患者平时穿白色袜子,便于家属及时观察情况,一旦发现腿部、足部损伤要及时送医处理。 在秋冬时节,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做好保护?毛鹏建议,一要注意保暖,避免冻伤,保持足部干燥、清洁;二要预防感冒,秋冬温度下降,容易发生感冒,而感冒是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三要多晒太阳,改善血液循环;四要合理运动,老年患者每天应至少运动两次、每次30分钟,时间以中午和晚上饭后为宜,形式上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方便、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746.html 返回目录>> 以人类血液为食!多国爆发床虱危机,已蔓延至亚洲 2023-11-13 光明网 淡出人们视野多年的 床虱 近期又活跃起来了 多国爆发了床虱危机 据报道 床虱不仅肆虐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 最近还“漂洋过海” 蔓延到了韩国 床虱又名臭虫,主要以人类血液为食 ,通常在夜间活动,藏在床垫或弹簧床中,并通过衣服和行李运输流动迁徙。尽管人体对其叮咬的反应不同,但多数表现为皮肤红肿且发痒。 “家有臭虫犹如噩梦” 报道称,这波臭虫危机最早起源于法国,始于8月底至9月初,许多剧院、医院、监狱、地铁等场所发现臭虫出没,不少民众因被臭虫叮咬得红肿难耐,导致民怨不断。法国20多家学校一度因闹臭虫而不得不暂时关闭。与法国交通往来频繁的英国也出现臭虫危机。 法国卫生和疾病预防部长甚至表示臭虫确实可恶,“当你看到身边出现臭虫,当你发现家中有臭虫,那犹如噩梦一般。” 英国《每日邮报》对法国遭遇臭虫的报道 法国UGC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约50家电影院,结果多家影院闹臭虫,许多观众被臭虫叮咬得红肿难耐而抱怨。UGC公司为此向观众道歉,但暗示不会赔偿,理由是其他公共场所以及民宅也有臭虫出没。 一份近期发布的政府调查报告显示,法国大约11%家庭遭遇臭虫困扰,不少民众的失眠、心理问题、旷工旷课等系由臭虫引发。 英国广播公司10月16日报道,最近数月,法、英等国不少城市的酒店、地铁、电影院、医院等场所频频发现臭虫,尤其是酒店等企业,由于担心因顾客被臭虫叮咬而影响生意甚至惹上官司,更是纷纷出招防治臭虫,包括引入嗅探犬、放置新型监测装置、聘请专业灭虫公司等。 经营害虫防治业务的英国能多洁公司说,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在英国市场接到的除臭虫订单量同比增加65%。 让欧洲国家焦虑恐慌的臭虫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如今还蔓延到了韩国。据韩联社报道,截至11月6日,韩国全国17个市、道共收到30余例臭虫出没报告。 10月中旬,一位韩国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称在该国中西部仁川市一家桑拿房中发现臭虫,后来有关部门在该桑拿房垫子下面的地板缝隙中发现了共8只臭虫成虫和幼虫。此后,位于韩国东南部大邱的一所私立大学宿舍中也发现臭虫出没,校方怀疑这些臭虫是暑假期间来韩的外国交换生带入的。据悉,发现臭虫的床铺之前由英国学生使用。 随后,臭虫危机扩展到首尔,截至10月底,首尔市25个区中共有18个区出现臭虫,其中韩国总统府所在的龙山区虫害十分严重,甚至在一家餐厅也发现了臭虫。此外,首尔南大门棚户区一带的考试院也报告发现臭虫,这种“考试院”其实是一种廉价的小型宿舍。 对于臭虫肆虐,韩国不少民众陷入恐慌,不想坐地铁的座位,也不敢去电影院,担心被臭虫叮咬和将它们带回家。在地铁上,民众都宁愿站着,也不坐到布制的座椅上。 面对接连不断的臭虫报告,首尔市3日宣布建立臭虫报告和管理系统,并计划对3000多家臭虫爆发风险较高的住宿场所、桑拿房等进行检查。另外,首尔市还紧急划拨了5亿韩元(约合278万元人民币)用于改善棚户区、考试院以及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卫生情况并加强臭虫防治工作。据《韩民族新闻》9日报道,韩国政府现已成立“臭虫联合应对本部”,还特别制作了臭虫信息手册。 韩国乙支大学保健环境安全系教授杨永哲(音)分析称,新冠疫情过后赴韩海外游客大幅增加,“韩国发现的臭虫大都是从海外流入的”。他警告称,臭虫传播速度快、难以消灭,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很广的范围。 香港虫害控制从业员协会委员叶业欢表示,外国的“床虱风暴”引起港人关注,以他旗下的灭虫公司为例,近日接获的市民查询飙升近四成,过去一星期接近50宗。社交网络上有关床虱及臭虫的讨论区,多名香港市民展示家中出现床虱的踪迹,包括在床上或沙发,当中不乏中产家庭。一名陈姓网友在社交网站上求助:“小弟现时在旅行,民宿房间很不干净,墙身有很多虫虫爬来爬去,背脊和胸口也有红肿,好像是虱,并带回香港……” 香港虫害管理学会主席陈泽森表示,床虱有机会随飞机、直通车、铁路或轮船等传至世界各地,相信不只限于英国、法国及韩国受到虫害。韩国是港人热门外游地之一,行李箱的车辘有机会“藏虱”,倘若有床虱寄生,带回家中将十分麻烦。 臭虫为何让人这么害怕? 报道称,韩国民众会如此恐慌是因为,要想彻底消灭臭虫并非易事,由于臭虫属于夜间出没的昆虫,白天习惯隐身在床垫和沙发等区域,到了晚上便会出来吸食人类血液、干扰睡眠,虽然臭虫不会向人类传染疾病,但若不慎被臭虫叮咬,很可能引起皮肤搔痒甚至是感染的症状,如:水泡或荨麻疹,严重的还可能引起高烧。 韩国乙支大学保健环境安全系教授杨永哲(音)表示:“蚊子最多只有3、4只会同时叮咬,但臭虫可能会有30至50只同时吸血,因此会引发严重的搔痒症状,还会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与烦恼。” 据媒体报道,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臭虫又称床虱、壁虱、木虱、扁螂等,属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的昆虫。臭虫长有臭腺,能分泌臭液,主要起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的作用,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难闻的臭味,因此得名臭虫。 臭虫无翅、体小,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臭虫的卵呈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mm。初孵若虫经历5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体长4~5mm,呈扁平状椭圆形。臭虫在羽化后,2~3天即可交配,雌虫吸血后经数天开始产卵,在温带地区一年繁殖3~4代,热带地区能繁殖5~6代。 半翅目昆虫具有医学上的重要特性——咬人。臭虫喜欢吸食人体和畜体的血液,人体被臭虫叮咬后,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炎、瘙痒疼痛的症状,有时还会传播其他疾病。如果床铺里有臭虫,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给生活带来巨大困扰。 在我国,热带臭虫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温带臭虫则在我国所有地方均有分布。臭虫主要栖息于室内墙壁、木制家具的缝隙、草垫、床席等处,或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的桌椅缝隙中。臭虫有群集现象,白天隐匿,夜晚活动吸血,并且对宿主没有严格条件选择,除了人以外,也会吸食其他哺乳类动物的血,甚至鸟类也不放过。 尽管从臭虫身上分离出包括乙肝病毒、抗生素抵抗的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但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臭虫是一些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因此臭虫叮咬人传播疾病的概率相比其他昆虫小得多。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严重的过敏症和精神上的损害,有的人被臭虫叮咬会导致噩梦、失眠、焦虑、抑郁症,甚至选择自杀。 如果被臭虫叮咬,可使用肥皂水或是小苏打冲洗,也可用花露水或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如伴有化脓,可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局部。如感染较严重,则需配合口服消炎药。如局部红、肿、热,有发烧,应考虑过敏情况,结合抗过敏治疗,及时就诊。 如何防止臭虫跟回家? 保持家居整洁,包括定期清洁住所和吸尘,避免使用未经消杀处理的二手家具,尽快更换剥落的墙纸,填塞墙壁和地面的缝隙。 旅游回家前用杀虫剂喷洒行李 回家前先找一个空旷地方处理行李,用市面上有售的杀虫剂喷洒灭虫,要留意边角缝隙位。 衣物用高温蒸汽或热水洗涤 衣服等物品同样可采取物理灭虫法,包括使用蒸汽机高温杀虱,用60至80度的热水洗涤衣物至少20秒。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FKurJBK7pJ 返回目录>> “适老”家电营造安心生活 2023-11-11 经济日报 在消费需求激增和国家政策利好的双轮驱动下,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家居蓝海消费新风口。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达18.7%;且在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下,90%左右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更好地照顾和关爱老人,使他们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在居家场景里,智能化、适老化家电技术的出现,为保障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不过,老年人作为特殊消费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与年轻消费人群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近年来独居、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他们使用家电产品时的安全及产品不适用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能家电产品?适老化产品的研发设计有标准可循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设计更加友好 面对银发经济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企业围绕适老化业务开展布局和延伸。美的推出高科技适老化家电品牌“美颐享”;海尔成立适老产业平台,构建全屋居家适老生态体系;格力发布了遥控器按键排列更简单、字体也更大的“馨天翁”系列空调;松下推出了包括智能电动床、折叠淋浴椅等帮助老年人日常生活和起居出行的产品……“适老化”正在家电、家居领域加速落地。 生活中,这些产品是否真的对老年人更友好呢?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老人家电”时,排名靠前两款产品的客服都给出对老年人“简单易上手”的答复,并表示上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对产品进行具体操作讲解;在走访一些家电品牌时,导购都能针对“适合老年人使用”要求推荐机型,这些产品一般功能都比较简单。“但对老年人还需要反复教学,可能第一遍教会了,后面又忘了。”北京西红门苏宁易购销售员王冬梅说。 “目前,家电产品大多基于使用对象为一般普通消费群体设计,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产品的情况并未充分考虑。”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丽珍表示,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在产品设计、标准制定等方面都不能忽视“老年人需求”,从而衍生出适老化产品的概念。 阿里消费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淘系居家养老空间市场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近20%,2022年销售规模超百亿元。同时,在政策导向下,无论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基层县城,都在积极推动适老化改造和更新,有效带动居家适老化产品服务供给从杂乱、同质走向体系化、多元化。 基于海尔智家多年的适老化家电研发,海尔就以用户体验的便利化为方向,在安全、健康、人性化等方面进行创新:大字体大按键的关爱系列洗衣机、能听懂老人方言和口音的AI语音智慧保鲜冰箱、可联动智能枕感受老人睡眠状态的卡萨帝银河空调……都是海尔结合老年用户需求,在适老化方面进行的探索。 “智能家电适老化产品不仅要满足智慧控制,更应该服务于人。老年人对智能家电、智慧家庭的需求,本质上是一种对场景的需求。以厨房场景为例,他们要的不是一台冰箱、烤箱,而是想要食物储藏得更新鲜、吃得更健康。”海尔智家适老家电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海尔在产品、场景和生态方面都已进行了适老化全面布局,立足从“单品智能—成套互联—场景定制—生态服务”的发展脉络,持续完善适老化生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着眼用户引导 智能经济和银发经济都是大势所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适老化产品增长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显著。据相关数据,作为适老化家电代表的前排选手,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一个滚动年内,美颐享相关产品在淘宝天猫平台的销售额仅有1300.8万元,而美的仅仅于2022年“双11”期间,就在天猫上卖出了135亿元。这个销售成绩显然与银发经济的潜力极不匹配。 在北京工作的江西姑娘吴晓珍总爱在逢年过节时给远在异乡的父母购置一批智能家电产品,代替自己陪伴老人。但她也向记者说出了一点困惑:“我给爸妈买过智能音箱、洗碗机、扫地机……可他们总说按键不灵敏、看不懂操作界面上的符号,一旦按错了回不去,把他们也急得够呛,最后都懒得用了,可这些产品不都标榜着智能吗?” 老年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适老化产品?《2023中国居家养老空间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当前居家养老相关产品消费以孝敬经济为主导,子女消费群体占比超七成。子女为父母进行居家适老改造的驱动因素为发现体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健康担忧,而中老年人则更多因为发生过安全意外和居住生活体验不佳而进行改造。 在居然之家智能软辅事业部总经理郭晋勇看来,相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丰富性和个性化定制,老年人更倾向于简单、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功能设计,他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有更高的要求。此外,老人对于健康管理和关怀方面的需求更为突出,譬如健康监测、智能提醒、紧急求助等功能,他们也会关注产品是否能够提供定制化的健康服务。 “我们卖场推出的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和智能床垫销量都很不错。正是基于产品通过了专业评估和测试,确保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和生活需求,同时能够为老人提供贴心的定制化家居设计和安装服务,从而营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郭晋勇认为,产品提供商和行业各方需共同努力,持续开展用户教育和培训,改善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加强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提供更多价格合理的产品选择,都是解决智能产品落地难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中老年人自我改善意识有所觉醒,适老化改造理念普及率提升,但行动率依旧偏低。京东零售建材业务部负责人荣宇也提到了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引导”,“老年人并不知道有些商品是适合自己的,年轻子女也不知道老年人其实在生活上一些不便利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产品解决的。因此在适老化领域,特别要重视对消费群体的引导,从而让更多老人购买和普及”。 强化标准供给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要求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重点开发适老化家电、家具等日用产品。可以预见,在消费需求激增和国家政策利好的双轮驱动下,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家居蓝海消费新风口。 企业如何做,已经有标准可循。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为适应“银发”需求,强化适老化改造标准供给,制定并发布了《适用于老年人的家用电器 通用技术要求》《用于老年人生活辅助的智能家电系统 架构模型》《用于老年人生活辅助的智能家电系统 通用安全要求》等适老化家电国家标准,在产品的操作方式、功能设定、人机交互界面以及产品安全性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回应,基本构建了适老家电产品及系统的国家标准体系的基础架构。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电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不仅具有远程APP控制、语音交互等功能,还配备了触摸控制键、LED显示屏等部件。功能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操作的复杂化,使得老年人在使用这些产品时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郭丽珍认为,不管科技如何发展,适老化家电首先要考虑安全性,其次是无障碍性和易用性。另外,产品的功能性以及可靠性、舒适性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郭丽珍呼吁,未来,行业要重点关注如何使适老化家电产品和系统更加适配老年人群体,着力解决关注度高的共性问题,如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和系统中的应用等。通过加强相关标准的研制,为适老化家电产品和智能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检测提供技术准则,打通各类品牌家电使用生态壁垒,进一步扩大适老化产品有效供给,满足老年人使用中的特殊需求。 标准护航发展,服务更要跟上。京东连续四年开启孝老爱老购物节,提供以旧换新、180天可退可换、送装拆清全包、空间局改、可远程追踪进度的装修等全链路服务保障;苏宁易购APP升级“长辈模式”功能,可实现60岁以上用户拨打售后电话人工直达、即打即通;海尔智家在重阳节为老人提供免费检修家电服务…… “整个适老产业都值得再做一遍。过去在这个行业里,商品做商品的、物流做物流的、服务做服务的,相互之间是割裂的,到现在基于适老产品供应链、服务及适老化改造能力的全面升级,我们正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解决方案,适老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是无限的。”荣宇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1/c14739-40115972.html 返回目录>> 慢性疼痛也是病 积极预防别踩坑(健康直通车(第119站)) 2023-11-1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3亿人,但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完全缓解率低,负“痛”前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专家表示,加强我国疼痛管理和国民疼痛认知教育至关重要。 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当疼痛来袭,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就会增加吗?听说止疼药副作用大,所以能不吃就不吃? 针对这些疑问,由医师报发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支持的“提高预防意识,远离剧烈之痛”全国媒体沟通会近日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协会代表等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认知误区及疼痛的科学管理等话题展开探讨。 我国第三大健康问题 在疼痛科门诊,往来穿梭的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千奇百怪:有人形容“像针扎了似的”,有人觉得“如刀割”,有人说像“万箭穿心”,有人描述“像烧红的火钳子在骨髓里烫”……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剧烈疼痛带给人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会让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使人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躁狂等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还会导致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介绍,据统计,全球有近56%的成人每周至少会经历一次疼痛,在中国,疼痛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从医学看,疼痛分轻度、中度、重度;从病程看,疼痛分急性疼痛、慢性疼痛,超过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叫慢性疼痛。”樊碧发介绍,急性疼痛往往是一种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疼到什么程度才叫剧烈疼痛?“我们理解的剧烈疼痛,至少是中重度及以上的疼痛。”樊碧发介绍,中重度及以上疼痛有个量化指标,即影响睡眠,“例如患者好不容易睡着以后,一翻身又醒了,睡眠断断续续,需要寻求止痛药或医生的帮助才能解决疼痛,这至少是中度以上疼痛;什么是重度及以上疼痛?患者可能一夜都睡不着,迫切希望甚至到急诊去解决疼痛问题。” 专家介绍,进入中老年阶段后,人体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各项机能趋于退化,疼痛问题往往随之而来。中老年人常见的疼痛问题包括软组织疼痛、骨骼肌肉疼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神经痛(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带来的疼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头部或颌面部疼痛、癌性疼痛(各类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5个发现、7大误区 疼痛领域的日常诊疗情况如何?会上公布的《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展示了关于疼痛的5个发现、7个误区。 此次调研发现,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癌痛、软组织痛,是门诊常见的慢性疼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较为常见,不同医院疼痛相关门诊该类疾病比例不同,约为10%—40%;有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的中老年人,发生疼痛的风险较高;中老年人有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风险增加;公众对疼痛的认知误区较多,需要提升正确预防疾病和管理疼痛的认知。 “人们常说疼死了,这句话看似普通,但真的有人因为疼痛想要放弃生命。因此,我们呼吁疼痛无需忍、也不用忍。”《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说,希望借助此次报告的公布,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疼痛的正确认知,及早管理疾病,预防或减少疼痛的发生。 专家表示,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是人体避免伤害、及时发现隐患的保护机制。然而,面对长期的、剧烈的疼痛,许多人容易陷入认知误区。 “有的人认为疼痛不是病,用不着专门去治,病好了疼自然就好了;有的认为疼痛吃止疼片就行了,不管是头疼、肚子疼、脚疼还是哪里疼,都吃止疼片,这是乱用药物,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有的认为止疼药副作用大、毒性强,坚决不吃,结果越来越疼。”樊碧发强调,医学研究发现,如果能科学有效止疼,原发疾病也会趋向于好转或治愈。同时,许多慢性病可能会终身伴随患者,但人们不必长期带痛生活。 对患者而言,忍痛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是否就会增加?对此,樊碧发介绍,长期忍痛不仅会让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越来越低,容易一碰就痛,特别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的抗痛系统阈值降为零,产生不碰也痛的“痛觉超敏”现象。樊碧发强调,一旦发生疼痛,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尽早规范治疗和管理,“疼痛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不是所有疼痛都能够一经治疗就完全消失,也并不是所有神经都能‘烧’掉,需要医生的综合评估,我们疼痛科医生希望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经过治疗后,帮助患者避免或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慢病叠加 疼痛升级 “慢病共病越多,越容易痛上加痛,使疼痛剧烈程度升级。”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红介绍,研究发现,身体疼痛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肾脏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以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慢阻肺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这些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会更强,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高于健康人群。“因此,针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个性化的慢病宣教管理很重要,要帮助他们在疾病以及疼痛面前变‘被动’为‘主动’。”王红说。 专家介绍,多数疼痛还与久坐久站、不良姿势、过度弯腰、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相关。管理好这些诱因,有助于防疼痛于未然。例如,保持良好的情绪、确保规律的作息与睡眠、均衡饮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的发生;改变不良姿势,适当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可以预防腰背部疼痛的发作;积极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治疗骨质疏松,能够预防或延缓关节炎疾病的进展。对于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提前预防常见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及带状疱疹等,减轻慢病共病叠加带来的疼痛风险。 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介绍,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关于疫苗的接种禁忌,陈秋萍介绍,一般有3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该疫苗;如果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对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疼痛认知七大误区,您踩坑了吗? 误区1: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真相:疼痛不能忍也不必忍。慢性疼痛会给机体带来很多危害,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内分泌紊乱、睡眠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此外,还会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伤害。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顽固性疼痛,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误区2:疼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 真相: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或加强对慢性病的管理,对一些感染性疾病提早接种疫苗预防,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相关疼痛的发生。 误区3:止疼药副作用大,坚决不吃。 真相:专科医生开出的止疼药已经在最小副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减缓患者的疼痛,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定量地服用。 误区4:忍痛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也会增加。 真相:慢性疼痛如果持续存在,会导致人的外周神经敏化、中枢神经敏化,会使患者的疼痛敏感度越来越强。 误区5:吃止疼药会掩盖疼痛的病因。 真相: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治疗疼痛本身就是治疗疾病 误区6:疼痛通过治疗可以百分之百消失。 真相:很多慢性病的疼痛是不能够百分之百消除的,大部分是减少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误区7:把引起疼痛的神经“烧”了,就不会疼了。 真相:在临床上有些神经是能“烧” 的,有些不能,并不能用“烧”神经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疼痛。针对神经的治疗措施,取决于疼痛的时间、部位及患者的基础情况等。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13/c14739-40116745.html 返回目录>> 打通电子处方流转通道(健康焦点) 2023-11-13 人民日报 福建省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成省级医保电子处方中心—— 打通电子处方流转通道(健康焦点) 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孟乡和悦社区卫生服务智慧健康驿站,居民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助药柜取药。杨梅清摄(人民视觉) 为提高药品可及性,更好落实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2021年11月,福建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医保电子处方中心,通过电子处方流转,打通医院和药店两个渠道,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医院开的国谈药,还能享受与医院同等的医保报销政策。电子处方流转的实际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建机制搭平台,电子处方流转便于患者找药购药 电子处方流转之前,一些患者曾有过这样的烦恼:医生处方上的药,在医院取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但由于少数医院可能存在药品储备不足的情况,导致不能马上取到药品;药店有药,却享受不了医保报销政策。 国家谈判药品价格低、疗效好,为让国谈药真正惠及百姓,2021年5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的通知,明确2023年12月31日前,各省份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中心,建立健全全省统一、高效运转、标准规范的处方流转机制,实现省域内“双通道”处方流转电子化。 福建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探索建立“双通道”管理机制,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待遇支付,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 “双通道”制度下,电子处方流转是关键环节。福建省医保局调研发现,起初,一些患者去药店结算取药,由于不清楚哪家药店有什么药,常常扑个空。2021年11月,福建上线“双通道”电子处方中心,通过信息技术支撑,破解“双通道”购药难题。 “我们的电子处方中心有几个特点:一是通过电子处方流转服务,患者在药店享受到与医院就诊同等的医保统筹报销政策;二是医生只负责开方,去哪家药店结算取药,患者可随时通过手机APP自主选择。”福建省医保局网信办主任陈伦毅介绍,电子处方流转上线初期,参保群众反馈,医院开具了电子处方,不知道哪些药店有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依据国家医保药品相关标准,要求‘双通道’药店实时上传门店药品库存信息。之后,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闽政通APP、支付宝、福建医疗保障微信小程序等渠道,都可以查阅‘双通道’药店药品信息。”陈伦毅表示,平台还上线电子处方匹配功能,为患者自动匹配处方药品在售药店并优先显示,供患者自主选择。同时上线药店定位和导航服务,便于患者找药购药。 着眼便民利民,患者在药店一样能享受用药安全服务 8点50分,来自福建莆田的患者林惠珍进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诊室,医生诊断后开具“双通道”电子处方,这张电子处方经过院内药房药师的审核后上传至医保“双通道”电子处方中心。一旁的医师助理手把手指导林惠珍如何找到药店、完成取药。 点开福建医疗保障微信小程序,进入“双通道”服务页面,输入药品名称,所有药店的名称、地址、价格、库存、路程距离等信息一目了然。对比几家药店的路程、价格、评价后,林惠珍选择了位于新权南路的国控大药房。一键点击系统自带的导航功能,她跟着导航向药店走去。 林惠珍去药店的途中,电子处方中心并没“闲着”。经患者手机授权流转后,药店医保一体化结算系统收到提示,药店药师点击确认自动下载该患者授权的医保电子处方,经药店执业药师二次审核通过后,处方变更成“待结算”状态,等待患者到店结算。 9点15分,林惠珍走进这家距离协和医院只有200米的药店。在“双通道”窗口,林惠珍拿出手机展示个人医保电子凭证,核验身份后,完成医保结算。药店药师立即依照结算好的药方配好药品,交付给林惠珍。 “听口音不少都是和我一样来购买‘双通道’药品的外地患者,这下方便多了。以后还可以就诊后回莆田取药。”林惠珍说。 除了享受与医院取药相同的医保待遇,电子处方流转到药店,药店是否能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参保群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 “处方药该有的环节一个不少。基于双重审核制度,我们要求每家‘双通道’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至少2名执业药师,要保证用药安全、保证基金安全。”陈伦毅说。 在林惠珍选定的药店,药师林艳动作熟练地完成了医保电子凭证刷码持有人的身份认证,对照电脑屏幕里的电子处方,仔细查看。作为一名执业药师,她需要对医院流转来的处方进行二次审核。一看患者病症与药品功能是否相符,二看剂量是否超标。核实完,林艳点击屏幕上的“通过”,一单“双通道”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便完成了。 结算后顺利取到药,林惠珍看一眼结算单,应收4966.2元,个人账户支付209.18元,统筹基金支付3588.08元,个人现金支付1168.94元,报销比例与医院一致。 目前,“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服务已在福建全省实现,同时满足医保患者处方异地取药的需求。 强化准入和监管,将进一步扩大电子处方流转纳入的药品范围 医院流不出、药店接不住,是电子处方流转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但在福建,“双通道”惠及患者的同时,医院、药店也获得了收益。 “对医生来说,不需要根据药品库存开处方,只需因病施治,开最合适的药,为患者把病治好。与此同时,大医院的人流压力减轻,患者全流程就医满意度有所提升。”一位医院管理者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电子处方流转基本限于国谈药,国谈药给流通环节的利润不高,药店如何从这个机制中受益呢? 国药控股福州专业药房有限公司福州市新权南路分店店长朱立杰表示:“拥有‘双通道’资质是政府对我们的认可,帮我们提高了信誉度。”他认为,靠单纯卖药赚钱已不能满足药店发展的需要,未来要以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赢得市场。 电子处方流转涉及环节多、流程复杂,安全如何保障? 早在“双通道”机制建立之初,福建就设计了一套“双通道”药店的准入机制,包括需取得医保定点资质,药店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双通道”药品满足率高于30%,3年内不能有任何医保诚信违规记录等。 有准入,也有退出。福建明确,“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过程中必须依法合规,平台接入机构若存在不合规情形的,将实行“一票否决”。 此外,医院建立外购药品处方监控制度和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每月开展外购药品处方点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发现不合理用药及行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处理;运用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签名(电子签章)和电子处方中心加密存储等技术,确保电子处方流转开方身份可信、内容不可篡改。医保局开通患者手机端服务评价机制,开展定期稽查,并通过信息化实现全流程可溯,全环节监管。 目前,福建已接入“双通道”医药机构201家,包括定点医疗机构73家、定点零售药店128家,全省11个统筹区全覆盖。福建“双通道”电子处方中心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参保患者约6.7万人,开具流转处方22万张,药品销售额5.54亿元,医保结算额超3.76亿元。 “当前,‘双通道’机制还只涉及国谈药,福建正在进一步扩大纳入药品种类。”陈伦毅介绍,下一步,一些慢性病药品也将逐步纳入其中,惠及更多参保群体,参保人员购药的便捷性、可及性将进一步提高。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FKvWTRGMSn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 燕 编排:聂孝汉 审校:张 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