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116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3-01-16
我国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标准与世卫组织及其他主要国家基本一致... 3 国家卫健委: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指脉氧共117万个 今天将全部发放到位... 4 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中60岁及以上的占比89.6%.. 4 新春慰问送温暖 尊崇关爱暖人心——市疾控中心开展春节双拥送温暖慰问活动... 5 微生物研究所白逢彦研究员获 Johanna Westerdijk 奖... 7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揭示言语理解中存在对语音信息的预测... 7 Developmental Cell:解析胚胎前后轴发生的新模式... 8 国家疾控局:“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信息对外公布方式与其他乙类传染病一致... 12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全国发热门诊和急诊诊疗量达峰后持续下降... 12 (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 13 中疾控:这些人群感染新冠后住院、重症、死亡风险较高... 15 疫情流行期,老年人有哪些非疫苗的防控措施?中疾控建议... 16 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已痊愈的老年人是否还应接种疫苗?中疾控解答... 16 日本多数国民反对核污染水排海方案 渔业从业者对政府的决定深感不安... 20 美洲最严禁烟法在墨西哥生效,全面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21 美媒:17岁脑瘫少年被哈佛录取,希望攻读医学院以后帮助其他病患... 21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赛人数超1396万... 22 口腔种植牙省际联盟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 平均降价55%.. 22 如何提升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 25 在36地启动实施,开户人数已超1700万 个人养老金业务如何办理?... 28 新华述评: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29 热点追踪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3-01-1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病例情况 2023年1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冠病毒感染现有住院病例127万例,现有重症(含危重症)10401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7357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96661例。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病情加重死亡54435例。 二、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3年1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8763.8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1009.6万人,完成全程接种127630.2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82585.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7675.0万剂次,接种总人数24154.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998.5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19144.5万人。 摘引网址: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13141/202301/t20230115
高层动向
马晓伟主任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电话2023-01-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2023年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电话,主要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交换意见,曹雪涛副主任陪同参加。 马晓伟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方自疫情初期就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分享信息,最早鉴别出病原体并分享基因序列,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技术交流机制。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以来,双方已开展多次技术交流。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作用,团结国际社会一道抗击疫情。 谭德塞高度赞赏中国政府新冠疫情应对努力,感谢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长期进行疫情技术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数据。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摘引网址: http://www.nhc.gov.cn/gjhzs/s3578/202301/ba1041e43aca439c8b4da2ad6ba82a74
我国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标准与世卫组织及其他主要国家基本一致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关于新冠感染死亡判定标准的问题,国际国内都非常关注,我国新冠感染死亡病例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与国际上是否一致?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自2020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死亡病例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该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判定标准基本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归因分析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一类是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32.html
国家卫健委: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指脉氧共117万个 今天将全部发放到位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围绕“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人员准备方面。通过科学安排班次轮换,临时招聘,组织二三级医院下派,互助支援等方式稳定和扩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同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重点提高早识别和早转诊的能力。 二是在药品准备方面。建立监测和调度机制,动态掌握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储备和使用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提醒,督促加强药品配备。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乡镇卫生院药物配备状况持续改善,药品配备紧张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缓解。 三是在相关设备配置方面。推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指脉氧等仪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会同相关部门为每一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指脉氧2个共117万个,今天将全部发放到位。目前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免费配送制氧机。 四是在转诊方面。要求县域内建立重症患者转运专班,确保就诊急救电话24小时拨得通、有车派、出车快,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要配备一辆救护车,接受120统一指挥调度,推动乡镇落实属地责任,组建非急救转运车队,保障普通患者转运需求。目前正在研究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配备,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救治能力。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21.html
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中60岁及以上的占比89.6%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重症患者的救治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会上表示,指导各地建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体系,建立国家级、省级专家日会诊巡诊制度。另外,重症患者的救治还要强调关口前移。在治疗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的同时,坚持新冠感染和基础疾病并重的治疗方式,多学科诊疗。 焦雅辉介绍,通过监测数据显示,发热门诊达峰2周后,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为9.7万人次,占比92.8%。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是7357人,占比是7%。 焦雅辉说,从数据分析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比是89.6%。二是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2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18.html
疾控动态
新春慰问送温暖 尊崇关爱暖人心——市疾控中心开展春节双拥送温暖慰问活动2023-01-14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国防观念和拥军意识,在全中心持续掀起拥军优属热潮,中心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新年春节拥军优属送温暖慰问活动。值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心领导向中心9名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致以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慰问! 慰问活动中,中心领导与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亲切交谈,共话家常,倾听所思所想,了解所需所盼。苏主任指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心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和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一如既往支持双拥工作,持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助力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摘引网址: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3/01/14/030099953.shtml
科研动向
科学家找到可能触发阿尔兹海默症记忆衰退“机关”2023-01-16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园园)记者1月15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施一公团队历经8年探索,在阿尔兹海默症领域取得重要发现——他们找到了可能触发阿尔兹海默症记忆衰退的“机关”。这一发现对理解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展针对性的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 “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记忆衰退是这种疾病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周家耀说,阿尔兹海默症的原理和机制迄今尚未明确。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APOE4是阿尔兹海默症最大的风险基因。APOE蛋白是人体载脂蛋白之一,在人群中有APOE2、APOE3和APOE4这3种亚型。研究发现,APOE2的携带者,不易患阿尔兹海默症;而APOE4的携带者,患病风险成倍增加。因此,找到APOE4的受体可能是破解阿尔兹海默症的关键。 此前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对神经突触的剪切功能会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被异常激活,从而导致患者失忆。而小胶质细胞能否执行功能,可能与LilrB蛋白有关。 APOE蛋白与LilrB蛋白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这或许是破解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重要线索。 “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我们建立起新猜测:LilrB家族蛋白和APOE蛋白有相互作用,并且只和APOE4结合而不与APOE2结合。”周家耀解释说,这一猜想如成立,或有可能解释阿尔兹海默症的生物化学原理:APOE4与LilrB蛋白结合,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神经突触被剪切,进而导致记忆衰退并引发阿尔兹海默症。 为验证新猜想,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系统研究了LilrB人源家族的5个同源蛋白和3个APOE亚型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正如预期:APOE4与LilrB3可以结合,APOE3结合较弱,而APOE2几乎完全不结合。他们还进一步证实了小胶质细胞因为这种结合而“苏醒”的事实,即APOE4与LilrB3结合后,会激活小胶质细胞。 “这项研究找到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记忆衰退的机制,为人类对付阿尔兹海默症带来一线曙光。”周家耀介绍,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在该成果基础之上,继续开展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研究,并着眼于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研发。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258.html
基于转录调控因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1-15 天津工生所
微生物育种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短时间内将设计构建获得大量工程菌种,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到目标高产菌种是工业菌种迭代的关键限速步骤。生物传感器可将目标化合物的浓度信号转化为荧光等易于检测的信号,是菌种高通量筛选的重要工具。基于转录调控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TF)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菌种的高通量筛选和代谢途径的动态调控。然而,天然TF的传感性能往往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目前主要通过定向进化或理性改造效应物结合域来提高其传感性能,但由于效应物结合域一般超过200个氨基酸,建库筛选的难度较大,且突变易改变其效应物响应特异性,因此急需发展更加简便、高效、通用的TF型生物传感器设计改造策略。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团队等以原核生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LTTR家族的LysG和BenM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定向进化等技术解析了效应物结合域与DNA结合域间的铰链区的调控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一步对仅包含约30个氨基酸的铰链区进行定向进化,可快速获得响应性能显著提升的突变体,从而开发了一种TF型生物传感器设计改造与性能提升的通用策略。该策略应用于碱性氨基酸生物传感器LysG的改造提升,获得的LysG突变体在赖氨酸合成关键酶的高通量筛选和合成途径的动态调控中展示出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天津市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颠覆性创新类项目等的支持。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de0e561284b.html
微生物研究所白逢彦研究员获 Johanna Westerdijk 奖2023-01-15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近日,国际真菌学协会(International Mycological Association)在其会刊 IMA Fungus 上刊登了微生物所白逢彦研究员获得Johanna Westerdijk奖的消息和颁奖词。2022年4月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 “the Rise of the Fungi” 学术研讨会上,白逢彦研究员获此奖项。 评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谈及将Westerdijk奖颁发给白逢彦的原因:“因为他在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了大量酵母菌,从而确保这些真菌可供后来人研究。这些培养物是他和他的团队倾注了大量时间和资源,历经多年收集的。作为真菌学界的一员,我们感谢他建立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资源基础,并相信未来的学者将在这个优越的平台上继续发展。” 该奖项是荷兰皇家科学院(KNAW) Westerdijk 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原CBS)评选和颁发的科学奖,用以奖励对CBS菌种保藏做出突出贡献并在真菌学研究生涯中成就卓著者。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e59e5612323.html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揭示言语理解中存在对语音信息的预测2023-01-15 中科院心理所
哲学家克拉克提出,“大脑在本质上是一个预测机器”。根据当前情境和言语信息,对将要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智能。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遇到一方话音未落,另一方已经猜到对方想要表达什么的情况。无论是日常生活经验抑或实验证据,均表明人们能够对言语信息进行预测。当前,关于言语预测的一个关键研究问题是语言预测内容,即人们能够预测哪些层级的语言信息。目前研究揭示,言语理解中存在对句法、语义信息的预测。但是,关于语音特征能否被预测研究较少且争议较大。 为了考察人们在言语理解中能否预测语音信息,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兴珊研究组的青年特聘研究员屈青青及同事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采用视觉情境眼动范式,以汉语作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两项实验研究。汉语可以更好地分离语音与字形信息,以考察更纯净的语音预测效应。 实验一考察了汉语言语理解中的语义和语音预测。实验中,被试听到含有高预测性目标词的句子,例如“要放学了,我把铅笔盒和本子装进了书包里准备回家。”在预测目标词出现前2秒,屏幕呈现图片刺激,图片刺激包括一个关键物和三个干扰物。关键物包含以下条件:目标物(如“书包”)、语义相关项(如“橡皮”)、语音相关项(如“梳子”),以及作为基线条件的无关物(如“漏斗”)。在此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实验预期,如果在预测目标词呈现前,被试已经更多注视屏幕中的语义相关项、语音相关项,表明被试预先激活了目标词的语义和语音信息。 研究结果发现,与无关物相比,被试更多地注视语义相关项、语音相关项。更重要的是,这种注视偏好开始于被试听到目标词之前(见图1)。结果表明,被试在目标词呈现之前预先激活了目标词的语义、语音信息。实验二采用新的实验材料以及更短的预视时长(1秒)开展了重复性验证实验,结果重复了实验一的语音预测效应。 上图,:实验一、实验二实验条件下注视比例图。蓝色线表示目标物条件,黄色线表示语音相关项条件,红色线表示语义相关项条件,灰色线表示无关物条件,横轴表示预测目标词呈现时间(时间0代表预测目标词开始呈现),纵轴表示注视比例,误差线表示标准误;下图:实验一、实验二预测时间窗口内实验条件生长曲线分析图。横轴表示预测目标词呈现时间,纵轴表示经验逻辑转换后注释比例,曲线表示模型拟合情况 综上所述,该研究考察了言语理解中的预测内容,揭示了言语理解中对下文语义与语音信息的预测,该成果有助于加深对预测内容与加工机制的理解,将为构建更完整的语言理解模型提供科学证据,为自然语言处理和语言类脑智能提供重要启示。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121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62061136001)的资助。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硕士生李欣晶,通讯作者为心理所青年特聘研究员屈青青。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321fe561240a.html
Developmental Cell:解析胚胎前后轴发生的新模式2023-01-15 清华大学
前后轴(anterior-posterior axis,AP axis)建立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重要事件,该过程的异常将导致胚胎着床后发育失败与流产。着床后,小鼠胚胎远端内脏内胚层(Distal visceral endoderm, DVE)从远端向胚胎单侧迁移,而后定位于胚胎前侧,形成前内脏内胚层(Anterior visceral endoderm,AVE)。AVE释放的信号分子作用于临近的上胚层(epiblast,EPI),促进其特化具有胚胎体前侧的特征,而对侧EPI由于远离AVE信号而特化形成原条,至此胚胎前后轴正式建立。DVE和AVE作为前后轴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细胞群体,经典理论倾向于认为它们是细胞迁移过程中同一类细胞的先后两种状态,即DVE是AVE的前体细胞;近年来也有研究提出DVE和AVE是同时存在的两类不同的细胞,且AVE可能来源于非DVE细胞。为此,DVE和AVE具体的起源和特化模式,以及对应的分子调控规律有待进一步揭示。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帆课题组在《发育细胞》 (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跨物种解析哺乳动物前后轴发生” (Decoding anterior-posterior axis emergence among mouse, monkey, and human embryo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高精度组学与拟时分析,空间分布验证等体系,发现小鼠前后轴形成的关键细胞群体DVE和AVE具有各自独立的起源与发育轨迹;跨物种对比显示非人灵长类与人类胚胎前后轴形成过程中则仅含有AVE细胞;现有基于干细胞诱导/重构的类胚胎模型中不含有前后轴相关细胞群体。 为解析胚胎前后轴形成过程中两个关键细胞群体的起源与发育模式,作者结合单细胞组学分析与拟时预测,发现小鼠胚胎前后轴形成过程中DVE与AVE具有独立的着床前起源,并且在着床后沿着各自的发育轨迹逐渐成熟和特化。结合空间转录组和新标志基因挖掘,作者发现两群细胞从着床前的囊胚阶段开始,共经历了4个代表性阶段:pro-DVE -> pre-DVE -> early-DVE -> late-DVE;pro-AVE -> pre-AVE -> early-AVE -> late-AVE,各个阶段细胞群体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为了鉴定DVE与AVE在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分布特点,作者结合新鉴定的标志分子、全胚胎免疫荧光成像和已发表的空间转录组挖掘,发现多个阶段的DVE或AVE群体能被原位识别与标记,且具有不同的定位与分布规律。进一步,不同物种间细胞群体的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显示,与小鼠不同,非人灵长类和人类胚胎中仅存在AVE相关群体,这暗示不同物种的前后轴相关群体与特化模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近年来,基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自组装特性构建的类胚胎体系为人类胚胎研究带来了新思路。另一方面,类胚胎在体外培养中呈现一定程度的着床后发育瓶颈,而前后轴形成是围着床期胚胎正常发育的前提。为查看类胚胎中是否存在前后轴特化潜能的细胞群体,作者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发现,与人类自然囊胚不同,当前基于干细胞构建的人类类囊胚 (blastoid) 并不含有DVE或AVE前体细胞。该结果暗示在诱导类胚胎的过程和体系中,关注和加入具有前后轴潜能的关键前体细胞,可能是优化类胚胎体系和提升着床后发育潜能的潜在策略。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在基因表达维度上定义了胚胎前后轴发生过程中关键群体DVE和AVE的发育全过程:这两群细胞很可能起源于着床前的囊胚阶段,随后沿着各自独立的发育路径特化,且分别经历了多个代表性阶段。相比小鼠,灵长类胚胎则只含有AVE,现有小鼠和人类胚胎模型缺失DVE或(和)AVE相关谱系。这项研究揭示了哺乳动物胚胎前后轴形成过程中关键谱系的起源与特化规律,为深入理解围着床胚胎发育与分子调控模式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帆助理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帆课题组科研助理朱庆元、2020级博士生葛吉涛和2021级博士生刘莹为并列第一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博士后徐嘉雯和2020级博士生鄢胜镒。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清华大学尼康影像中心为本研究提供了设备或技术支持。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bbae56113a1.html
Cell:科学家揭示人类基因组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2023-01-15 动物所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源远流长,二者之间的交锋从未随时间停止过。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一方面,病毒使人类饱受疾病困扰,甚至死亡,并在此过程中对人类基因组不断地利用与改造;另一方面,人类的免疫系统会积极对抗病毒的入侵,使得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病毒序列逐渐被宿主细胞的遗传调控系统接管,协同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是数百万年前远古逆转录病毒入侵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遗迹——“古病毒化石”。在漫长的岁月中,大量ERV的遗传信息被人类细胞俘获,并经过突变、缺失等变异成为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潜伏下来,占据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8%左右,成为重要的基因记忆。人类与ERV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而在生命的孕育及演化中貌似呈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 衰老是人类慢性疾病的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以及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表观遗传的程序化改变被认为是决定细胞衰老进程的关键因素。人类基因组潜藏着诸多“老化”信号,这些衰老信息流通常受到表观遗传的严密调控而处于沉默状态,但在增龄过程中,由于表观遗传的失序,这些“老化”信号逃离管控,进而激活启动细胞内的一系列衰老程序。然而,占据人类基因组序列较大比例、如“死火山”般沉寂的ERV古病毒元件是否参与衰老的程序化调控尚属未知。沉睡在人类基因组中的ERV元件能否在衰老过程中逃脱宿主的监视而被再度唤醒?这些“死火山”的苏醒与爆发对细胞和组织的衰老有何影响?ERV古病毒的复活能否作为度量人类生物学年龄的标志物以及干预衰老的分子靶标?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亟待阐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合作,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surrection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during aging reinforces senesc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年轻的ERV亚家族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被再度唤醒,提出了古病毒复活介导衰老程序化及传染性的理论,并创新性地发展出阻断ERV古病毒复活及扩散以实现延缓衰老的多维干预策略。 科研人员利用该团队建立的不同衰老研究体系(包括儿童早衰综合征、成年早衰综合征、复制性衰老、生理性衰老的人间充质干细胞模型,人成纤维细胞衰老模型,以及小鼠、猴和人的生理性及病理性多器官衰老模型),结合高通量链特异性转录本测序、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高分辨率单分子RNA/DNA原位杂交、免疫电镜和高灵敏的液滴数字PCR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发现衰老细胞中表观遗传去抑制(如异染色质减少)导致基因组中ERV的转录激活并翻译出病毒蛋白,进而包装成为病毒颗粒。一方面,衰老细胞中ERV的反转录产物通过激活cGAS-STING天然免疫通路诱发细胞衰老和炎症;另一方面,衰老细胞释放的ERV病毒颗粒可通过旁分泌或体液介导的方式在器官、组织、细胞间有效传递并放大衰老信号,最终使得年轻细胞因受“感染”而老化。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ERV反转录产物在宿主细胞胞浆中的出现,会激活初始细胞及被感染细胞中固有的病毒防御机制。这种本能的细胞抗病毒反应意在降低病毒的损害,但事与愿违,这些防御性机制却促进了细胞的早衰。研究阐释了衰老细胞基因组中ERV古病毒程序性复活、触发细胞老化、借助病毒颗粒传递衰老信号、感染年轻细胞的全链条机制。进一步,通过对ERV古病毒潜伏、复活、细胞间传递等不同生命周期环节的解析,研究开发出有效抑制ERV古病毒复活与清除病毒颗粒的干预策略,即通过发展基于靶向ERV调控元件的CRISPR基因沉默体系、靶向逆转录酶的小分子抑制药物、靶向病毒包膜蛋白的中和抗体等技术,阻断ERV的转录、反转录、病毒级联感染等多个环节,进而实现组织和机体衰老的延缓。 该研究系统定义并揭示了衰老诱导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复活(aging-induced resurrection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AIR-ERV)可以作为细胞、器官乃至机体衰老的驱动力及度量标志物,为衰老的程序化、级联放大和可干预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并为人类衰老的科学评估和预警、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在理论方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衰老的程序化、跨细胞传递及可干预性,将ERV古病毒的复活确证为新的衰老时钟和驱动因素;在技术方面,研究综合运用多维表观基因组、转录靶向操控、单分子成像、病毒学、免疫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等前沿交叉技术动态捕获了ERV古病毒的复活、包装、颗粒化、跨细胞传递和激活天然免疫通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刻画了ERV在衰老机体中的生命周期轨迹,开创了新的衰老研究范式;在转化医学方面,研究以ERV古病毒复活链条的不同环节为靶标发展出多样化的衰老干预技术,为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并对衰老转化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综上,该研究提示病毒密码在远古时代便已融入人类的衰老及寿命调控程序,解码基因组中的古病毒元素将有助于剖析人类衰老的机制、健康长寿的规律以及多种老年疾病的诱因。ERV古病毒的复活或为探讨衰老的“潘多拉魔盒”提供了崭新的路径。“魔盒”的开启为探索衰老规律开辟了新的科学疆域,更为防治老年疾病带来新的希望。未来,围绕衰老伴随的ERV古病毒激活,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科学问题,例如,ERV反转录本是否可以重新整合入宿主基因组,进而介导衰老相关的基因组不稳定性?ERV古病毒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是否具有遗传多态性?是否与老年健康密切相关?ERV的复活和感染效率是否具有组织和细胞类型特异性?ERV激活是否会选择性驱动特定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体液中ERV检测能否应用于衰老和老年疾病的评估和预警?针对ERV生命周期的哪些靶向策略对于临床的衰老和疾病干预最为有效?期待在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日益革新的将来,可以逐一揭开这些谜题。 摘引网址: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27ae5613009.html
舆情信息
春节期间合理安排出行,做好个人防护2023-01-16 光明日报
春节临近,很多人计划返乡探亲或旅游度假。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公众出行欲望强烈。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那么,如何平安顺利地开始这段期待已久的旅行?出行途中需要注意什么? “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醒。 常昭瑞建议,要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前往疫情高流行地区探亲旅游,一些高流行地区人员尽量减少出行。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在排除感染风险之前,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感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排除风险之后再出行。出行途中一定要做好防护,继续佩戴口罩。 “出行前一定要科学规划,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尽量错峰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常昭瑞说,要备足口罩、消毒纸巾等防护用品,以及体温计、抗原检测试剂盒、解热镇痛等常用药品,同时也要关注气候变化,备足保暖衣物,防止着凉。 安排好行程后,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如何做好防护? 常昭瑞提醒:第一,在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候机候车时,乘坐飞机、火车以及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第二,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减少近距离与他人接触;第三,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要随时关注手卫生,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等遮挡,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往垃圾桶,如果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在外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尽量减少用餐次数,尽量错峰就餐,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行程结束,到了家里,也不可马上放松警惕。 “返乡或者返程后,要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者视情况进行就医。”常昭瑞表示,返乡初期做好症状监测的同时,尽量减少与家里老人尤其是合并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家人接触,接触时要规范佩戴好口罩。 此外,随着出入境防疫政策的优化,入境返乡过春节的人员也逐渐增多。“近期入境的人员,入境时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申报,配合海关人员积极开展采样。如果入境以后出现身体不舒服,尤其是发热,一定要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及时就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陈操提醒。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286.html
国家疾控局:“乙类乙管”后新冠疫情信息对外公布方式与其他乙类传染病一致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情信息应向社会公布,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例疫情信息如何发布?应该发布哪些内容? 对此,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表示,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甲管”期间,疫情信息每日对外公布,实施“乙类乙管”以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对外公布的方式调整为与其他乙类传染病保持一致。由国家疾控局授权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心网站上对外发布。内容包括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含危重症)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信息。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10.html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全国发热门诊和急诊诊疗量达峰后持续下降2023-01-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王美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做好医疗救治是实施‘乙类乙管’后应对疫情的关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要面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和分级分类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要落实三级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畅通重症转诊绿色通道,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要高度关注农村地区,落实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机制,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分级分类救治,通过下沉巡诊、远程协作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发热门诊和急诊诊疗量呈下降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为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1月2日达峰,为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下降到109.2万人次,较峰值下降28.4%。从门诊情况来看,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态势,2023年1月12日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913.5万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焦雅辉介绍,监测数据显示,1月5日住院感染者峰值为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收治了117万人,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收治10万人。住院感染者占比在1月3日达到峰值27.5%,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21.7%,较峰值时期下降了5.8个百分点。 重症患者救治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焦雅辉说,目前,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仍处于高位。1月5日,在院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75.3%,重症床位能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占比92.8%。重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75.5岁,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焦雅辉介绍,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患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是重点防护人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对于老年人来说,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少去聚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做好通风等防护措施不能放松,除了非疫苗的防控措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最优先措施,“建议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的接种。”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196.html
(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2023-01-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3年来,面对新冠疫情挑战,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采取负责任政策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作出了重要积极贡献。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论是中国的城市还是农村,水、电、燃气、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有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3年来,中国不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这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 中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食品、药品、能源、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 将核酸采样点改造成发热诊疗站,为群众提供就近医疗服务;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产量,持续提升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能力;为上岗工作的快递员发放补贴,切实保障快递运力……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奥斯特洛夫斯基看来,在企业运转、交通保障、物流运输等各领域,中国都出台了有效应对疫情的优化措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这些措施体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巴基斯坦《今日巴基斯坦报》资深记者米安·阿布拉表示,中国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切实提升免疫屏障水平。“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这是科学、及时、必要的,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波兰媒体协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表示,中国先后印发了十版防控方案和十版诊疗方案,及时出台“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面对全球疫情反复延宕,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贯穿其中的理念始终如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特拉奇克说:“随着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很多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相信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中国既保障了本国民众健康安全,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中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经济回稳向好基础不断巩固,将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阿布拉表示,中国持续优化防疫举措,有助于恢复中外人员往来,促进国际贸易投资交流。“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将迎来有力复苏,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更大提振作用。”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141.html
如何保证新冠信息客观真实?疾控局回应2023-01-15 人民网
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有网友反映目前对外发布的疫情信息与群众感受不一致,接下来新冠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将如何开展?如何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 对此,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表示,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相关通知,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做好医院就诊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同时,继续开展病毒株变异监测、哨点医院监测、核酸和抗原的检测与监测、部分医疗机构门急诊监测、重点机构监测、重点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以及时掌握疫情趋势变化和病毒变异株的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支撑。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要求,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依法、及时、规范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 摘引网址:https://jiankang.163.com/23/0115/19/HR572RFL0038804U.html
中疾控:这些人群感染新冠后住院、重症、死亡风险较高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之前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表示过单靠感染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力要弱于感染病毒+接种新冠疫苗的免疫力,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哪些人更应该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获得重点防护?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都会出现重症,有的也会出现死亡。但有一些人群出现重症和死亡比例比较高,这些人群是在新冠防控过程中一直作为重点人群来进行防护。 王华庆介绍,根据三年多的流行病学监测,以下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住院风险、重症风险、死亡风险比较高,一个是老年人,另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还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等。其中,老年人呈现一个特点,年龄越大重症、死亡风险越高。在有基础性疾病人中,患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出现重症死亡风险比较高。 “所以新冠流行过程中,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一直是重点防护对象,除了采取非疫苗的防控措施外,接种疫苗是做好防护的最优先措施。”王华庆建议,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这些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尽快去完成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的接种。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22.html
疫情流行期,老年人有哪些非疫苗的防控措施?中疾控建议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感染新冠以后容易引发重症,在疫情流行期除了积极接种疫苗外,老年人还有哪些有效防护措施?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老年人是新冠感染患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因此也是重点防护人群。除了普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外,其他防护措施像戴口罩、手卫生,少去聚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每天做好通风这些措施还不能放松,因为新冠还在流行,期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另外,老年人免疫力比较弱,也是像流感、肺炎球菌等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脆弱人群,出现重症的比例比较高,所以除了采取疫苗接种的措施外,前面提到的这些措施也非常重要。 “在三年的新冠流行中,可以看到流感通过非疫苗的防控措施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流行程度,所以还是要采取非疫苗的防控措施,让老年人尽量少感染,得到一定的防护。”王华庆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15.html
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已痊愈的老年人是否还应接种疫苗?中疾控解答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已痊愈的老年人后续是否还应该接种疫苗?需要间隔多久接种?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从现有的研究证实,单纯的新冠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弱于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产生的混合免疫力。按照目前的规定,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已痊愈的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后续于感染间隔6个月以上接种一剂次疫苗。 “现在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后续我们会根据新冠防控的需要、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的结果,结合感染前接种新冠疫苗情况,不断完善免疫策略,包括接种的间隔、接种的剂次等相关内容。”王华庆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29.html
上海:强化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与管理2023-01-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闫妍)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表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是需要保护的人群。上海首先成立工作专班,推进重点人群的摸底调查,并进行分类管理。 闻大翔介绍,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94%已经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签约服务,依据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调查和人群分类标记。另外,加强信息整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失能失智、疾病诊疗等健康信息数据,分批下推,提升社区调查效率。同时,协同街镇、居村委通过电话核实、入门调查等形式做到拾遗补缺,协同民政部门对接养老机构、护理院,摸清住院老人健康情况。 闻大翔表示,目前,上海共有399万65岁以上老年,其中确定高风险人群102万,次重点人群93万,一般人群204万。除此以外,还同时排摸孕产妇8.6万人,新生儿1.3万人,肿瘤放化疗患者10.7万人,以及血液透析患者1.1万人,养老机构和护理院共10万人。这些重点人群均已完成摸底、建档。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其健康监测,全部纳入到社区(居)村委、家庭医生和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的“社区关爱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24小时健康热线服务,定期联系重点人群,掌握其健康状况,加强居家治疗和健康指导。对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或基础疾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人群,及时协助就诊。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631.html
广东省二医:全力救治急危重症患者2023-01-16 光明日报
“患者97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新冠感染,高热39.5℃,紧急开通绿色通道,立即收治入院。”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抢救一名97岁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慢阻肺新冠感染者。经过紧急救治,以及后续的氧疗、抗菌治疗、营养治疗等救治措施后,目前,该患者已康复出院。 为应对新冠感染人数的增加,做好老年人的医疗救治工作,省二医创新机制,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牵头任组长,成立了老年感染者救治领导小组;以各临床科室为单位,成立了老年感染者救治小组,对患者分级分类收治;由呼吸、ICU、心血管、脑血管等专家团队,成立了救治指导小组,以多学科诊疗的方式,指导各救治小组开展工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兜底”。 近段时间以来,省二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处于满负荷状态,收治多例80岁以上高龄新冠感染患者,绝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对症干预措施后,均顺利好转出院。 “老年人得了新冠后,不要过分恐慌,这段时间我们收治的新冠患者中,30%以上是80岁以上高龄感染者,绝大部分经过治疗都是可以好转出院的,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瑞琳特别强调,老年人得新冠之后主要的风险因素,往往是免疫力低,长期慢性病导致心肺功能差,生理功能储备不够,容易出现肺部炎症,更容易发展到重症。“慢性病的管理控制对老年人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新冠而忽视了慢性病的治疗,如果家中老人患有一系列慢性疾病,像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等,都一定要积极干预管理,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并且保证合理营养摄入。”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275.html
安徽芜湖繁昌区 巡诊医生进村 健康服务上门2023-01-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1月13日下午3点多,安徽芜湖繁昌区繁阳镇阳冲村,记者跟随赵龙平走进村民束维明家中时,她正坐在凳子上等。眼瞅着医生上门,束维明眉头渐展。 “最近咳嗽头疼好点没?”作为繁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赵龙平利落地拿出健康一体机,一边将血压袖带系在老人手臂上,一边询问。“临近春节,返乡的人多,要有亲友上门,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别往人多的地方凑。”一旁,村医张平松悉心叮嘱。 这阵子,赵龙平经常来回巡诊。这些村有基础病的65岁以上老人,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电话一拨,他和村医都会上门。 近期,为加强对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繁昌区整合区、镇、村三级医疗资源,组建医疗巡诊队伍。重点对养老机构、村居、卫生室摸排的重点人员进行巡诊,提供健康检查,指导科学用药。同时,及时开展血氧饱和度监测,确保重症患者早发现、早转运。目前,全区共组建8支镇级巡诊医疗队,累计开展巡诊7877人次。 针对12家养老机构,繁昌区还建立了工作专班,配足工作人员,配齐应急保障物资和常用急需药品,加强后勤和健康服务保障。由镇级医疗机构包保属地养老机构医疗救治工作,成立区级疫情防控指导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全天候指导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对入住的548名老人,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和医疗巡诊,及时掌握基础疾病、慢性病控制情况;对基础疾病发作或慢性疾病控制不稳定且症状较重的老人,及时协助转诊到医疗机构救治。 “农村地区重点人群不仅要包保,还得定期开展健康随访。”繁昌区卫健委党委委员孙春景介绍,根据前期摸排情况,区、镇、村居、网格负责人和村民组长五级共明确668个包保责任人。同时,组建83个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分赴各村(社区)、卫生室,现已开展随访和健康监测58274人次。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178.html
山东青岛:“防疫五件套”快递送上门2023-01-16 光明日报
元旦假期结束后,家住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的栾先生听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准备了“防疫五件套”,一大早便赶到卫生服务中心。“大夫给把脉、辨证好以后,就可以回家等着了,医务人员熬好药后直接快递到家里,很方便!”栾先生告诉记者。 栾先生所说的“防疫五件套”,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给市民构筑“中医药防疫屏障”而推出的“防疫五件套”,由预防方、治疗方、代茶饮、香囊、足浴方组成,药方的作用和使用方式各不同,市民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 “这次发烧,我喝了一服中药治疗方,外加配合中药泡脚,很快就退烧了,各种症状也没有那么严重。”家住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的薛女士说,“中心的惠民政策也很好。我父母前两天发烧时,中心的家庭医生第一时间免费发放了爱心药物礼包,赠送了中医预防方,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现在中药的需求量很大,我们每天都要代煎熬制三百服汤剂以上,五台全自动煎药机同时开启,药房的工作人员也加班加点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早一点把药熬好送到患者手上。”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李超介绍。 此外,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还下沉到了各社区诊疗点,针对重点特殊人群进行诊治,并开展免费发放中药方剂和赠送爱心健康药物大礼包活动,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283.html
统计:韩国登记人口连续三年减少 单人户逼近千万2023-01-1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行政安全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韩国户籍登记居民人口5143.9038万人,同比减少0.39%,连续三年出现降势。 据报道,按性别看,男性人口连续四年减少,为2563.6951万人,女性继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减少,为2580.2087万人。男女人口差距16.5136万人,自2015年女性人口首次赶超男性之后,创下男女人口最大差距。 另外,单人户的增势持续,在整体家庭中占比41%,逼近千万户,为972.4256万户,而三口之家和四口之家的比重持续减少。单人户和两人户的总计占比为65.2%。家庭户数总计2370.5814万户,同比增长0.99%,但平均每户家庭成员数2.17人,创下历史新低。 按年龄段来看,50多岁人口占比最大,为16.7%,与2021年底相比,60岁以上年龄段人口均有所增加,其中65岁以上人口在整体人口中占比18%。 与2021年底相比,人口增加的地方政府仅有京畿道、仁川市、世宗市、忠清南道和济州道,其余地方政府人口均减少。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BJ8Aylovwr
日本多数国民反对核污染水排海方案 渔业从业者对政府的决定深感不安2023-01-16 北京青年报
新华社电 日本政府13日称,“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消息一出就引发来自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尤其是渔业从业者对政府的决定深感不安。 日本反核运动团体成员木村雅英14日在邮件中对新华社记者说,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的做法,涉嫌违反《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1996年议定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为日本外务省也承认排放海域不属于内陆水域。 木村雅英认为,放射性物质不能让其扩散,只有封存才是防止手段。有关部门最应该优先做的是阻止地下水流入,防止核污染水的继续增加。日本环境省并未评估持续几十年的核污染水排海对北太平洋的环境影响。 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会长坂本雅信13日发表声明说,他们反对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态度毫无改变,将继续要求政府向渔业从业者和国民说明,给出有诚意的应对。 日本岩手县知事达增拓13日例行会见记者时表示,有关部门对渔业的支援不可或缺,以弥补渔业的声誉受损。 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市长内田广之13日发表声明说,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从去年12月起通过电视广告等形式加强了信息发布,希望获得国民特别是渔业相关者的理解。但是目前还不能说“充分获得了国民和相关者的理解”。他希望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切实履行当初的承诺,即“不获得相关者的理解,便不(对核污染水)展开任何处置”。 日本宫城县渔业协会会长寺泽春彦13日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们将继续将反对的态度贯彻到底,在确保渔民不要蒙受损失的同时,坚定地向政府传达维持渔民生计所必需的东西。 事实上,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自2021年4月推出后,一直遭到日本国内民间团体的反对。 岩手、宫城和福岛县的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和宫城县渔协代表2022年9月向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经济产业省递交了约4.2万人的联合署名,反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方案,要求采取其他方法处理核污染水。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020年底一项民调显示,“反对”和“比较反对”将过滤后的核污染水稀释到国家标准后排放入海的人占51%。《朝日新闻》2021年初发布的民调显示,55%的被调查者反对将核污染水处理后排放入海。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BJ7ggYDE89
美洲最严禁烟法在墨西哥生效,全面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2023-01-16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全世界最严格的反烟草法之一在墨西哥生效,该国将全面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据英国广播公司15日报道,墨西哥现行的法律规定,在酒吧、餐馆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立无烟区,而新法律则把禁烟范围和程度升级——所有公共场合必须全面禁烟,包括公园、海滩和酒店等区域今后也不准吸烟。此外,墨西哥还将全面禁止烟草产品广告、促销和赞助,这意味着墨西哥的商店里以后也不能展示香烟。 虽然其他一些拉美国家也通过了设立公共场所无烟区的法律,但墨西哥此举被认为是整个美洲最有力、范围最广的法律。泛美卫生组织对此表示欢迎和赞赏,该组织表示,烟草是世界上最可能被预防的致死因素,美洲每年近100万人死于吸烟或二手烟。不过,一些墨西哥烟民对于新法律的严厉程度感到沮丧,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在家中或私人场合吸烟。此外,也有人对墨西哥政府的执法能力提出质疑,因为该国警察内部存在腐败现象,这有可能成为警察索贿的借口。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BJ7Gq7l444
美媒:17岁脑瘫少年被哈佛录取,希望攻读医学院以后帮助其他病患2023-01-16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华盛顿邮报》14日报道,今年17岁的美国康涅狄格州脑瘫少年马修·米斯伦斯基被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将于今年新学年开始时入学。 他和家人庆祝的视频被分享到社交平台TikTok上后立即火遍全网。报道称,脑瘫造成马修行动障碍,但并未影响他的心智发展。马修的老师说,他学习非常努力,中学阶段只有两门课拿了A-,其他都是A,在班级里排名前5%。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包括童子军、模拟联合国等在内的各种课外活动。马修说:“尽管我做一些事情所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8倍,但我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励其他人克服困难追求目标。他还对记者表示,自己从小就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看病,一直梦想着能上哈佛大学,在成为哈佛学生之后,希望能攻读医学院,这样自己今后能帮助到其他病患。 数据显示,今年哈佛大学提前申请录取比例仅为7.56%,创下该校1636年建校以来第二低的纪录。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BJ7FtUss3E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赛人数超1396万2023-01-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孙龙飞)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2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国体育系统举办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赛人数超1396万,全网总曝光量超56.2亿次,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坚持创新融合、开放共享,联合总局49个项目中心协会、50余个互联网平台、10个省份体育行政部门,共同开展了100余项线上赛事活动,颁发参赛证书327万余份,成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一大亮点。 据悉,国家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利用多种资金渠道,引导推动地方建设完善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中央财政对公共体育场馆的补助范围由大型场馆扩展到中小型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补助场馆近2200个,覆盖近1400个县级区域,场馆核心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地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受益人次超过4亿。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195.html
口腔种植牙省际联盟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 平均降价55%2023-01-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成都电 (记者沐铁城、彭韵佳)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近日在四川成都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 此次集采在国家医保局指导和协调下,四川省医保局牵头形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全国各省份积极参加。采购品种为种植体产品系统,由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采购需求量达287万套,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 据介绍,中选企业既包括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包括国内企业。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实现与临床需求的良好匹配。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197.html
喝汤比吃肉有营养?建议:喝汤更要吃肉2023-01-15 极目新闻
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尽量不喝汤。肉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煮的时间越长,汤中的脂肪成分会增加,嘌呤含量会越高。 冬天是养生的季节,天气寒冷,很适合喝汤。于是很多家庭开始炖各种汤,尤其是鸡汤、鱼汤等营养丰富的汤,甚至在粥中还放入党参等补气的中药饮片。不少人认为,喝汤比吃肉更有营养?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郭小芳,她表示,“吃肉不如喝汤”,认为营养都溶在汤里,只有喝汤才能吃到食物的“精华”。其实这是个误区,时间久了,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尤其是对肿瘤手术后消耗大的患者。因此,汤里的营养物质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多,大部分营养还是在食材里。 据外媒报道,长沙的张先生患有下咽癌,日常吞咽困难和喉咙疼痛,妻子便每天为他做易吞咽、易消化的煲汤和粥品,鸡汤、鸭汤、鱼汤、肉汤换着花样做,还在粥里放入枸杞、党参等中药饮片。结果张先生的体重变轻了。经诊断,张先生为营养不良。 郭小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鸡汤、肉汤、鱼汤,这些汤的蛋白质含量都远不及肉块本身。汤中蛋白质含量太低,仅有1-2%,而肉块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5%-20%。因此喝汤完全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另外,汤的营养密度较低,骨头中的钙、铁元素都属不溶性成分,因此,对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人来说,每天只喝汤而不吃成块的肉,摄入的蛋白质、钙、铁等必备营养都会低于身体所需。一些手术、放化疗或生物治疗等的老年患者,可能吃少许食物就会觉得腹胀,喝汤会占据胃空间,影响其他营养食物的摄入,导致老人膳食单一,出现营养不良症状。 因此,建议老人连汤带食物一起吃,或者把食物如粮食类、蛋类、奶类、肉类、鱼类、豆制品、蔬菜类等,用粉碎机搅碎并调成高浓度的自制匀浆膳吃下,这样既便于吞咽又有利于消化吸收。至于那些牙口很好,食欲旺盛,消化能力正常的人,直接吃肉就好,不必依赖煮汤方式来“增加”营养了。 郭小芳提醒,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尽量不喝汤。肉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煮的时间越长,汤中的脂肪成分会增加,嘌呤含量会越高。煲汤时要减少油和盐的用量,以清淡为主,喝汤时,也要注意撇去上面的浮油。 专家建议,煲汤一般烹饪2个小时左右可以达到较高的营养价值。喝汤又吃肉才能获得更好的营养价值。 摘引网址:https://jiankang.163.com/23/0115/19/HR58DUIU00388050.html
千万别这么干!女子自行剪倒睫酿苦果2023-01-15 极目新闻
少量几根倒睫可以考虑采用电解破坏毛囊使其不再生长的方式治疗,而整排倒睫、睑内翻倒睫则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睫毛倒着长,误以为将它剪掉就没事了。没想到这番操作,竟让36岁的武汉市民柏女士的眼睛被异物感、流泪、眼红、疼痛折磨了些许时日。医生王育红提醒,倒睫非小事,切勿擅自处理。 家住武汉江汉区的柏女士右眼下睑睫毛从小就“不走寻常路”地往里长,由于当时没症状就没管,不知怎的近几年,倒长的睫毛时常戳得眼睛发痒、发红还流泪,她多处打听治疗方案后,由于担心手术的安全性便迟迟不敢下决定。直到前几个月,右眼痛得难以忍受,于是她拿起剪刀,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将倒长的睫毛一一剪掉。令她吃惊的是,新长出的睫毛却更扎眼睛,于是她又自己用剪刀剪掉,如此反复,柏女士后来长出来的睫毛,又粗又硬戳得眼睛都没办法睁开,完全不能正常生活。不得已之下,她来到了医院就诊。 该院眼睑眼眶眼整形科主任王育红检查发现,柏女士的右眼下睑有至少2/3的睫毛扎向眼球,直接接触角膜,结膜充血明显,角膜上有片状上皮缺损。经病史询问及各项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先天性右眼睑内翻和倒睫”,医生建议柏女士手术治疗。 “既然是先天性的,为什么之前没啥症状?”柏女士提出疑问,王育红耐心解释道:“因为从小适应了这种状态,加上人体有自我修复能力。当我们闭眼休息或是晚上睡觉时,我们的眼表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不过一旦用眼过度疲劳,累积的损伤来不及修复时就会出现症状。加上持续剪睫毛引发新生睫毛愈发粗壮,刺激更强从而导致更明显的症状。”1月10日,柏女士接受了矫正倒睫手术,昨日顺利出院。 王育红介绍,近期该科收治了不少倒睫患者,其中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倒睫”就是睫毛的方向长倒了。倒着长的睫毛直接触及眼球表面,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会伴随着眼睑的眨动,不断地摩擦角膜上皮,引起眼睛的多种不适。 倒睫该如何科学处理呢?王育红表示,即便把长出的倒睫拔掉或者剪掉,长出的新睫毛会更粗更硬,对角膜的摩擦和刺激会更大,更易划伤角膜,继而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从而影响视力。她提醒,一般来说,少量几根倒睫可以考虑采用电解破坏毛囊使其不再生长的方式治疗,而整排倒睫、睑内翻倒睫则需要进行手术矫正,最终的矫正方案需要遵从医生的专业诊断和建议来决定。 摘引网址:https://jiankang.163.com/23/0115/19/HR58L52N00388051.html
警惕降温诱发多种疾病,这些人群请注意2023-01-15 极目新闻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增强抵抗力。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大幅降温。在此轮雨雪过程中,多地气温也将跌至零下。在寒冷天气,哪些疾病高发?哪些人群更需要特殊关注?有哪些防护措施?1月14日,武汉疾控发布提醒。 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的敏感性疾病有哪些? (1)心脑血管疾病: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2)呼吸系统疾病: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也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3)其他疾病:长时间在寒冷地带工作、生活或气温骤降期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容易引起冻伤、使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病情加重;对孕妇和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期间哪些人群更需要特殊关注?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特殊关注。 为什么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影响更大? 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特别要警惕老年人身体失温的发生。 寒潮天气或气温骤降时有哪些防护措施? 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合理开窗通风,必要时关好门窗。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增强抵抗力。 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固紧室外搭建物,特别是大风天气,外出时要注意高空坠物。 关注天气预报,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摘引网址:https://jiankang.163.com/23/0115/19/HR58QGCN00388052.html
如何提升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2023-01-16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如何提升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权威专家解读防疫热点问题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随着春节临近,城市务工返乡人员增多,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升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和农村地区新冠重症救治能力?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作出解答。 问:如何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患者救治能力? 答:一是以科学安排班次轮换、临时招聘、组织二三级医院下派、互助支援等方式,稳定和扩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重点提高早识别和早转诊的能力。 二是建立监测和调度机制,动态掌握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储备和使用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提醒,督促加强药品配备。目前,乡镇卫生院药物配备状况持续改善。 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指脉氧等仪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会同相关部门为每一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指脉氧2个,共发放117万个。 四是县域内建立重症患者转运专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一辆救护车,组建非急救转运车队,保障普通患者转运需求。 问:如何提升农村地区新冠重症救治能力? 答: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我们围绕“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早转诊”,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首先,充分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床位、设备、设施及人员准备,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其次,依托已经形成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所有城市三级医院分区包片,和县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要求城市三级医院和县医院24小时连通远程医疗服务。在特殊时期,如春节期间,城市三级医院要派驻医务人员到县医院定点驻守。 此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回和巡诊力度,早期发现重点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确保能够及时送医就诊。建立城市和县域之间支援和转诊机制及绿色通道,确保农村的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转诊、收治。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BJ8RQ7doTI
坚定信心,平稳走出疫情2023-01-14 光明日报
“终于抢到火车票了!”杨强放下手机,满是兴奋和期待。 这个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的小伙子,1月19日就可以回长沙老家了。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三年以来,他第一次回老家过年。 熟悉的春运又回来了,这不是杨强一个人的感受。2023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据交通运输部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如果随着春运的火车,把目光投向大江南北,我们会发现:商场又热闹起来了,电影院又开始上映大片儿了,地铁又开始拥挤了,马路上又开始堵车了…… 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这是顺应形势的优化,是顺应民心的调整。 熙熙攘攘的人流,凝聚的是经济复苏、生活回归的信心。这份信心,来自不断完善的防疫措施和健康服务。 1.药品供应不断加强 最近,武汉某药店店长刘建凯发现,来店里免费领取退烧药的人越来越少了。 从去年12月初开始,刘建凯的药店免费赠送退烧药。彼时,武汉感染者不断增加。“经历过2020年疫情期间没有药的那种场景,我就希望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如今,看到大家不再缺药,他打心眼里高兴,“巴不得”药送不出去。 应对感染,走出疫情,药品供应必须跟上—— 工信部门“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增产扩能,每日监测调度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产量等情况。目前,我国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达1.9亿片,相比去年12月初提升超过4倍。 市场监管部门从快从重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如,湖北市场监管局每天对重点防疫药械开展价格监测,并对线上线下药店全覆盖检查,立案查处上百起违法案件。 药品监管部门通过应急审评审批,加快涉疫药品上市。目前,已批准49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上市,12个新冠治疗药物上市或增加适应症。 医保部门通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将新冠治疗药品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纳入医保。一些地方还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医保。 药品供应越来越充足,疫情之下的慌张越来越少。 2.医疗救治更有保障 新冠叠加心肌炎,马上救治! 日前,哈尔滨一位感染者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迅速发展成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立即开辟绿色通道,患者很快转危为安。 “早一分钟抢救,就多一分希望。”参与救治的该院心内科主任于波,语气中透露出坚定。 这三年来,我国在救治新冠患者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救治资源,重症、呼吸、感染等医护队伍得到锻炼提升。他们,给了我们减少重症伤害、平稳走出疫情的信心。 “乙类乙管”后,“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在医疗资源上努力做好应对。 且看发热门诊。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还有不少地方,将方舱医院、体育馆、核酸采样点改造成临时发热诊疗点。 且看重症床位。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的床位数561.6万张,重症医学床位1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10.48万张。 “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说,已建立区域协同支援制度,根据各地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资源,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 3.重点人群得到更好的健康守护 “防疫包”怎么发放?浙江的做法很讲究:先农村、海岛、山区,后城市;先高龄,后低龄;先有合并基础性疾病人群,后无基础性疾病人群。 一个简单的排序,反映出对重点人群的特殊关怀。这些疫情中的脆弱人群,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平稳度过疫情高峰。 “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更有针对性,着力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 ——诊疗关口前移,阻断重点人群病情由轻症转重症。接连印发《关于开展新冠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的通知》《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等,对重点人群“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预防和减少重症的发生。 ——五级书记共抓,健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先后出台《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乡村基层组织版)》等,要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并对做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作出安排。 据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向全国派出15个指导组,督促指导各地做好相关工作。“也发现了一些农村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做法,有的强化分级诊疗,有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的加强重点人群摸底和服务保障。对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4/c14739-32606450.html
在36地启动实施,开户人数已超1700万 个人养老金业务如何办理?2023-01-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看现在个人养老金很流行,想了解下具体怎么开户。”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市民李先生来到建设银行清华大学支行,想要咨询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 “我们有很多种开户办理方式,线上线下都可以。”支行客户经理孙赫马上给李先生拿来了最新资料,并向他详细介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政策规定、税收优惠以及缴存资金的使用和领取等事项。 了解清楚后,李先生在建行微信小程序上仅用1分多钟就办理了养老金账户的开户,并立即存入缴存金1.2万元。孙赫则根据李先生将在10年内退休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储蓄存款和稳健型基金等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供李先生选择。 不仅如此,孙赫还给李先生测算了缴存个人养老金能够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以李先生30多万元的年收入计算,缴存个人养老金后,当年可享受2400元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没想到开户这么方便,还有这么多投资选择,以后生活更有保障了。”办理完手续,李先生满意地表示,未来还会持续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地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第三支柱保险中有国家制度安排的部分,完全由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市场化运行,能享受税收优惠。 按照规定,参加人需要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账户里的资金可购买符合规定的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年缴费上限为1.2万元。数据显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超1700万。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每天都有李先生这样的顾客来咨询办理业务。”孙赫告诉记者,截至1月3日,清华大学支行已开立了上千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平均每日新增25户。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突出特点是账户实行封闭运作,平时只进不出,只有到退休等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时才可以支取,这是国际上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的普遍做法,有助于保障账户资金及收益用于养老目的。”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对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认为养老保障水平不足的居民可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通过个人投资为自己养老提供更好保障。 “除了封闭运行、税收优惠等特点外,个人养老金账户在投资方面还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比如存款利率优惠、养老基金手续费折扣等。此外养老金产品选择相对灵活,客户在缴存上限范围内自主决定每年存入的金额,自己决定资金投向。”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蔡力告诉记者,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办以来,建行北京市分行个人养老金账户每日开户量上千,高峰期开户量可达上万户。以中关村分行为例,因地处海淀区,有高新企业及众多学校,个人养老金账户群体以企业职工、学校教师为主,年龄集中在35岁—55岁。 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要求,蔡力建议,普通居民在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终身唯一性,参加人只能开立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对应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开立。二是存入资金的领取是有限制的,只有达到养老金领取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情形才可以把钱取出来,因此要注意提前规划好资金用途。三是资金投向要注意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期限,依照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挑选合适的产品。 “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近的居民,建议选择更稳健的产品,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远的居民,可以适当选择更多的基金和理财产品。”董希淼表示,普通居民应从自身养老需求出发,根据自身投资理财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可投资资金等因素,做好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产品配置。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186.html
新华述评: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2023-01-16 新华网
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面对世纪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全局、果断决策,从疫情之初就把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三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研发,科技抗疫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方法,为流调及时定位病毒传播链提供了坚强助力。 密切跟踪病毒特点:每一步调整优化都基于科学认识 “从多项研究结果来看,与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几个早期发现的进化分支相比,XBB的进化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增加。” 近日,针对公众关注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第一时间跟踪研判,发布权威信息。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我国进一步加强了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持续研判XBB系列变异株全球流行态势及输入我国的风险,对国际上XBB流行国家新出现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开展动态监测,并针对性地建立应对流行的预案。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结合防控举措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三年来,通过大量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持续提升,对于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和临床治疗特点有了新认识。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持续跟踪监测研判新型变异株对我国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研发的影响,做好应对预案 总体上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我国已上市核酸检测试剂的性能无显著影响,小分子药物对变异株仍然保持疗效。专家研判认为当前新冠病毒传播力不断增强,病毒变异表现出趋同进化现象。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再到“乙类乙管”,每一步调整优化,都基于科学认识,也基于循证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为了更加精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 收录全球公开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1477万条,为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50余万访客提供数据服务,累计下载数据超100亿条…… 自2020年1月以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始终密切关注着病毒的一举一动。 在这里,科研人员不断开展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的整合质控、变异演化监测追踪和高风险株系的预警预测工作,并根据新冠病毒的序列增长情况,研发了系列快速解析新冠病毒变异演化分析的方法流程与在线工具,在病毒溯源、变异演化监测、疫情研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同疾病的斗争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 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确定病毒序列后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上市,五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疫苗研发,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药获批上市,一批有效治疗方法被纳入临床诊疗方案…… 疫情暴发初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导下,成立了由科技部为组长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为副组长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余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科研攻关组,并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科研攻关专家组。 我国重点从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五大攻关方向进行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打了一场科技抗疫战。 近日,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作为国产首个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专业优势,在分析疫情形势、完善防控策略、指导医疗救治、加快科研攻关、修订法律法规、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献计献策,为疫情防控斗争作出重要贡献。 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如何找到对付病毒的药物,是抗疫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疫情,让人们更加认识到科技创新水平、药物研发水平的重要性。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多路径药物研发,迅速遴选多种治疗药物,多种药物或疗法纳入诊疗方案。 疫情初期,中国药科大学统筹协调多方资源,围绕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快速检测、免疫调控、虚拟筛选、药物设计及中西药防治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启动了一批应急专项科研项目。 2020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中国药科大学李志裕教授就带领团队翻阅文献,进行药物研发,团队连轴转了20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终于攻克了药物合成的技术难题。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小分子药物、广谱中和抗体、鼻喷型预防药物的研发工作。阿兹夫定、BRⅡ-196/198联合抗体、“三药三方”、散寒化湿颗粒等10款抗新冠病毒药物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或增加新冠肺炎治疗适应证。同时瞄准阻断病毒传播,积极推进预防性药物研发,在研小分子药物进展顺利。 此外,现行版医保目录内新冠对症治疗的药品有600余种,品种比较丰富。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现行的新冠药品报销政策,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仍可临时报销至2023年3月31日。 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大规模接种疫苗,被科学界公认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我国五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发目前均取得突破。现有5款灭活疫苗、2款腺病毒载体疫苗、5款重组蛋白疫苗、1款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13款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 同时,基于黏膜免疫的鼻喷式/吸入式疫苗提供了阻断变异株传播的屏障。通过不断优化序贯加强免疫策略,已有多款疫苗获批用于序贯加强免疫的紧急使用。变异株疫苗、多价广谱疫苗临床试验进程不断加快,多款单价、多价变异株疫苗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从人群免疫水平来看,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得到普及。全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疫苗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和90%以上。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病毒变异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只要坚持用科学理性“对症治疗”新冠病毒,我们就一定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116/c14739-32607332.html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白智彤 罗 燕 编排:聂孝汉 审校:张 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