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910

发布时间:

2024/09/10

浏览次数:

1765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4-09-10

内容导读

TOC \o "1-3" \n \h \u 热点追踪

秋意浓,鼻涕流!专家:警惕季节性过敏 早预防早治疗

高层动向

《关于印发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政策解读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工作交流会在河南郏县召开

疾控动态

提升性病监测水平,抓牢门诊多病共防

—— 我市举办2024年天津市医疗机构性病监测培训班

省疾控中心举办2024年河北省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

和人才培养项目基层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班

科研动向

《自然》双重磅:血脂忽高忽低,心脏更易告急!两篇论文揭示间歇性高血脂

改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背后机制

哈医大学者发现,无需禁食,定期限制蛋白质,就有助于延长寿命

β淀粉样蛋白,从“真凶”到“帮凶”?Cell Rep Med揭示:

人类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全新理解

Science:衰老的免疫系统,竟会促进癌症生长,阻断炎症可以逆转这一过程

舆情信息

可移植人类血液干细胞在实验室制成 有望开发白血病个性化疗法

三部门: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允许在8个城市及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教育项目启动

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管理工作征求意见

甘青两省开展“疾控砺剑2024”演练

三明医改将进一步深化

促“医共体”向“健共体”升级

我国将建首个过敏专科医生规培体系

这些都是药品变质的信号

祸从口出 手麻竟是口干闹的?

防范生产日期“躲猫猫”需要清晰刚性的监管标准

热点追踪

秋意浓,鼻涕流!专家:警惕季节性过敏 早预防早治疗

2024-09-09 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姚倩】当前,我国北方区域已悄然迈入秋季花粉浓度的高峰时段,由此引发的过敏症状显著增加。据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曹平平介绍,秋季正是花粉广泛传播的季节,人们若在此期间经历鼻痒难耐、频繁打喷嚏、流涕不止、眼部瘙痒乃至鼻塞等,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曹平平指出,过敏性鼻炎之所以表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归因于特定季节中空气中漂浮的致敏花粉种类与浓度的变化。秋季的野草花粉达到释放高峰期,如艾蒿、大籽蒿、黄花蒿、豚草、葎草及苍耳花粉等,这些微小颗粒极易被人体吸入,从而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产生过敏症状。

“花粉传播一般始于8月初,持续至十一节假日后期。在此期间,高敏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戴口罩、戴防护眼镜。”曹平平说道。

一到春秋就鼻痒打喷嚏?警惕季节性过敏

曹平平介绍,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有些过敏原只在特定的季节出现,由此引起的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称花粉症,根据花粉传播的季节不同可分为春季花粉症和秋季花粉症。秋季花粉过敏原主要由野草花粉引起,而春季花粉过敏原主要由树花粉引起,如柏树、法国梧桐、桦树及杨树花粉等,每年花粉传播季一般从3月到5月初。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即过敏原可以一年四季或者间断性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常见的室内常年性过敏原有猫皮屑、狗皮屑、螨虫、蟑螂及某些霉菌等。若人们对这一类物质过敏,就有可能不定期地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及鼻塞等表现。

季节性过敏可防可控 及早脱敏治疗是关键

曹平平介绍称,若一个人连续几年在特定季节出现鼻痒、频繁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甚至眼睛痒等表现,那么他极可能患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曹平平建议,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在花粉季来临之前提前性预防用药,如鼻喷激素或鼻喷抗组胺药物,或者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可有效降低症状发作。

曹平平提醒,在花粉传播季,高敏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戴口罩、戴防护眼镜。这些人群在回家的第一时间,最好对脸以及鼻部进行清洗,最好能更换外出所穿的外套,以防身上沾染的花粉带到室内,引发一系列反应。另外,在花粉传播季,过敏人群要尽量减少开窗,可以用空气净化机进行替代。下雨天可加强室内通风和外出活动。有专门的花粉指数网站,数据每日更新,可供参考指导户外活动。

对于确诊了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曹平平建议尽早开展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疗,必要时尽早进行脱敏治疗。“过敏性疾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果不积极防治,相关症状会逐年加重,患者还会发展为对更多新的过敏原过敏,还可能进展为过敏性哮喘。”曹平平说道。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MudK8Vi8H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关于印发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政策解读

2024-09-09 国家卫健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

一、《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主要特点

为进一步落实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要求,丰富儿童适用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药监局通过组织专家遴选、社会公示等,研究制定《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第五批清单有15个品种,涉及25个规格、8种剂型,覆盖全身用抗感染药、呼吸系统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等治疗领域。

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立足儿童用药需求,清单重点关注低龄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等,听取临床一线意见,优先选取能解决临床突出问题的药品;二是贴近儿童用药特点,清单中多个药品国内已上市但无儿童适宜剂型,如口服溶液剂、乳膏剂等,同时关注儿童适宜规格,以增加儿童用药顺应性;三是加强相关政策协同,清单纳入部分罕见病用药,进一步加强与罕见病目录的衔接,强化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的整体效应;四是兼顾企业研发意向,本次遴选结合前四批清单实施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论证等方式综合评估了品种潜在的开发难度和市场空间。

二、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遴选的主要考虑

《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综合考虑临床用药必需性和最新药品研发进展。一是坚持临床需求为导向。基于有效性和适宜性,在遴选过程中将药品按国内“新通用名”、“新剂型”、“新规格”分类,重点选择国内暂无通用名药品,以及在全球有一定销售额的新剂型新规格药品,补充选择第九版WHO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EMLc)新增品种。二是关注最新药品研发进展。重点跟进近年来以来欧美儿童用药法案推动下获批上市的新通用名和新增适应症药品,同时纳入部分抗体类生物药,引领儿童用药研发。

三、前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实施情况

为做好保障儿童用药工作,促进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的研发创制和申报审评,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2016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四批含129种药品的《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目前,其中的30个药品已获批上市,覆盖神经系统用药、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8个治疗领域,其中有15个是罕见病用药。主要有以下成效:

一是填补国内用药空白。前四批清单30个已上市药品中,27个为清单发布后首次获批上市,且其中12个为国内新通用名药品,如国内首个治疗儿童痉挛症罕见病的氨己烯酸散剂,国内首个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的一氧化氮吸入剂,国内首个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甲基苄肼胶囊剂,以及国内首个家族性地中海热罕见病的阿那白滞素注射剂,实现相关用药的从无到有,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

二是增加儿童用药顺应性。前四批清单已上市药品中,13个为国内已上市但无儿童适宜剂型,包括口服溶液剂、灌肠剂等多种低龄儿童适宜剂型;2个为国内已上市但无儿童适宜规格,如碳酸氢钠注射剂1.4%(100ml)等,既能更好匹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药需求,增加儿童用药顺应性,同时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提升临床用药可及。

三是有效引导企业研发。前四批清单坚持临床需求导向,推进儿童药品的研发申报,鼓励企业合理调整研发战略布局,避免研发盲目性,同时结合生产工艺难度、原料药供应、参比制剂备案等因素综合评估品种开发可行性,降低企业研发生产难度,提升企业开发积极性。

四、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实施的配套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沟通会商和协同创新机制,分别按职责和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政策要求,推进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研发、注册、生产、使用、报销等配套政策衔接协同,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的落细落实,增强了呵护儿童健康的制度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和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的部署,以《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及完善其配套支持政策为重点,不断丰富儿童适宜药品的品种、剂型和规格,提升儿童药品供应保障水平,为护佑儿童健康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yaozs/s3582/202409/690db730

返回目录>>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工作交流会在河南郏县召开

2024-09-09 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

9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召开2024年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交流会,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各综合试验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综合试验区年度工作要点,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改革合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要突出服务导向,增强群众感受,推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高水平发展;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河南郏县、四川泸县就试验区建设工作作交流;会议邀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和江苏省高邮市等开展省级试验区建设的单位交流情况;国家医保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分别就医保政策、综合试验区评价要点等进行解读。与会人员还现场参观了郏县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司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综合试验区所在省、市、县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jws/s7873/202409/6951f9c5e97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提升性病监测水平,抓牢门诊多病共防

—— 我市举办2024年天津市医疗机构性病监测培训班

2024-09-09 天津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

  为加强全市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工作的质量管理,规范天津市性病报病工作,进一步提高性病监测水平,贯彻落实《全国性病病例报告质量管理方案(2021版)》、《性病规范化医疗服务指导方案》的要求,我中心性病艾滋病疾病预防控制所于2024年9月5日举办了“2024年天津市医疗机构性病监测培训班”。来自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皮肤性病诊疗临床医生、预防科/公共卫生科医生和各区疾控中心艾防科负责性病疫情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负责人在培训班开幕式上,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性传播疾病监测工作、规范化诊疗工作提出要求,强调将以梅毒病例的规范化转诊与治疗为抓手,全面落实国家性病中心制定的《性病规范化医疗服务指导方案》。并对医疗机构扩大艾滋病梅毒检测策略进行了解读。

  为进一步做好京津冀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交流,落实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要求,本次培训还特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所苗香芬主任分享了河北省性病疫情监测与报告管理经验。市疾控中心性艾所性病防治科工作人员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天津市性病疫情现状,对近期数据质量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就梅毒诊疗管理流程进行了具体讲解。会议邀请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张宇主任就性病检测发现策略进行了介绍,聚焦常见性病诊断和报病要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辖区做好性病数据核查工作经验进行了分享。

  近期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提升性病门诊医生对猴痘的诊疗能力,本次培训邀请了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德发主任就猴痘的流行情况、病毒学特点及诊疗防护进行了详细介绍。此次培训既促进了工作交流,又在性病防治的基础上加入了猴痘的诊疗学习,抓牢性病门诊多病共防,受到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专家们的精彩授课赢得参会代表的热烈掌声。这次培训对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性病监测水平奠定了基础,对提升我市性病防治工作能力、高质量开展性病防治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摘引网址: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09/09/030148878.shtml

返回目录>>

省疾控中心举办2024年河北省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

和人才培养项目基层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班

2024-09-09 河北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信息所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提升全省基层疾控和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8月27日至9月3日,省疾控中心举办了2024年河北省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基层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班。来自全省基层疾控机构的160余名和医疗机构的190余名技术骨干参加。

省疾控局监测预警处处长梁均昌出席开班仪式,他进一步强调了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勉励全体学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切实提升技术能力。

本次培训精准对接基层疾控与医疗机构需求,内容丰富,包括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监测方法与技术、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多方面知识。此次培训对推动我省基层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引网址:https://www.hebeicdc.cn/zxyw/73744.jhtml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自然》双重磅:血脂忽高忽低,心脏更易告急!两篇论文揭示间歇性高血脂

改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背后机制

2024-09-09 生物谷

两项研究都强调了血脂忽高忽低的坏处,尤其是对那些正在服用降脂药物的人群,即使胆固醇水平下降,或许也不应该轻易停药,因为停药带来的血脂反弹或许疾病风险更高。

剑桥大学团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却提醒我们,高脂血来得早,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同样会提前到来。更令人意外的结果是,比起持续高血脂,血脂忽高忽低竟然是更加危险的。间歇性高血脂会改变主动脉驻留巨噬细胞的表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同期,巴黎西岱大学团队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间歇性高血脂会促进炎症信号和中性粒细胞生成,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外陷阱释放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过山车”竟然更危险?!有些不定期服用他汀降脂的人,心脏病风险仍然是升高的,这两项研究或许就是答案。

让我们先来讲讲剑桥团队的研究。

总的来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人一生中累积暴露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关,和暴露于LDL-C的时间也有关。有研究发现,LDL-C的波动与ASCVD结局存在关联。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为了搞清楚其间的联系,剑桥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新的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方案,在实验中,通过高脂的西式饮食喂养来给小鼠造成高血脂环境,喂养时机则分散到小鼠一生的不同时间,保持小鼠胆固醇暴露总量(时间曲线下面积)不变。

给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小鼠间歇喂食西式饮食(iWD);对照组则在10周后开始持续西式饮食(cWD),实验均从6周龄开始

由于两组小鼠的胆固醇负荷是一致的,实际喂养下来,小鼠们的体重、心率、血压、血浆皮质酮的水平也基本一致,研究者猜测,两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应该差不多。

但实际检测的结果让研究者们大跌眼镜,间歇高脂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竟然远超持续高脂小鼠!间歇高脂小鼠的斑块中,凋亡碎片更多、坏死核心更大。

间歇高脂小鼠斑块远比持续高脂小鼠大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在22周开始间歇高脂饮食,相较6周就开始间歇高脂,小鼠长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小。

总之,高脂早比晚危险,间歇高脂比持续高脂危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离不开巨噬细胞,研究者们自然将目光转移到的巨噬细胞上。在高脂饮食开始三周左右时,小鼠们的斑块大小差异还没有很大,因此研究者选择了这个时间点进行了一次检查。

RNA测序结果显示,两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差异颇大,有74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缺陷的自噬通路,自噬能够限制小鼠斑块炎症、坏死和进展。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几个与缺陷自噬相关的调节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基因,这也很符合在间歇高脂小鼠斑块中发现的凋亡碎片增加等现象。

看来,是巨噬细胞变了。

尤其是一种LYVE1+巨噬细胞,它原本是起着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的作用,但在间歇性高脂的刺激下,自噬、胞葬相关基因,以及与人类ASCVD相关的许多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让它走上了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归路。研究者还发现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的特定基因,如NRP1也参与巨噬细胞的促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全新的发现。

等等,这么一看,好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不止和胆固醇暴露总量有关系?间歇高脂小鼠和持续高脂小鼠同样的暴露量,但前者还是病得更重了。

研究者猜测,在积累的暴露总量之外,暴露的时间点也很重要,生命早期暴露于胆固醇是更危险的。

研究者们调取了芬兰青年心血管风险研究(YFS)的数据,这项研究已经持续多年,提供了跨越漫长生命周期的颈动脉超声数据可供分析。超过2千人的数据分析显示,成年前接触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中年时斑块结局的影响超过一半。

巴黎西岱大学团队的研究方法很类似,也是给小鼠间歇性喂食高脂饮食,发现这比持续高脂饮食更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同样血脂水平,间歇高脂小鼠斑块大得多

与剑桥团队不同的是,他们更关注的是中性粒细胞。有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循环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也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中观察到,停止高脂饮食会下调RUNX1,促进骨髓祖细胞炎症信号传导;高脂饮食再暴露促进了IL-1β分泌,进而导致了循环中粒细胞运输趋化因子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释放外陷阱,加速了斑块的形成。

这两项研究都强调了血脂忽高忽低的坏处,尤其是对那些正在服用降脂药物的人群,即使胆固醇水平下降,或许也不应该轻易停药,因为停药带来的血脂反弹或许疾病风险更高。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2a6f842298f0.html

返回目录>>

哈医大学者发现,无需禁食,定期限制蛋白质,就有助于延长寿命

2024-09-09 医诺维

结果表明,定期限制蛋白质,能降低果蝇高脂饮食的体重、脂质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并显著延长了健康寿命。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Aging Cell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Periodic protein-restricted diets extend the lifespan of high-fat diet-induced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ale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无需长期限制,定期限制蛋白质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动物的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并显著延长寿命。研究为减轻高脂饮食对健康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饮食调节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果蝇模型喂食高脂饮食,并实施了定期限制蛋白质(PPR)干预,分析了定期限制蛋白质是否能减轻高脂饮食带来危害,并延长健康寿命。

研究人员将果蝇分为4组:对照饮食(NC)、高脂饮食(HFD)、蛋白质限制饮食(PR)、定期限制蛋白质饮食(PPR)。在果蝇生命中前30天进行干预,30天后所有果蝇都喂食对照饮食。

对于定期限制蛋白质饮食,循环进行5天HFD+5天PR。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FD组的平均寿命缩短了22.6%,PR组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3.2%,PPR组的平均寿命延长了5.7%。

从累计死亡率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PPR组的累积死亡率低于HFD和NC组,表明PPR干预可以有效逆转高脂肪饮食导致的寿命缩短,并显著延长雄性果蝇的寿命,且与PR组寿命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PPR干预降低了果蝇的体重,改善了高脂饮食引起的糖代谢、脂质代谢,并增加了抗氧化能力,表明PPR可以有效预防肥胖,并逆转高脂饮食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干预停止后,健康益处仍然存在,并显著延长了果蝇的健康寿命。

对脂肪酸代谢谱分析发现,PPR干预显著降低棕榈酸(PA)水平,从而影响果蝇的寿命。

转录组分析分析显示,与NC和HFD组相比,PPR干预导致的寿命延长,可能与Toll和Imd通路受到抑制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棕榈酸水平与Toll和Imd通路中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这意味着,PPR干预能有效改善果蝇脂质代谢,降低棕榈酸水平,进而抑制Toll和Imd通路,延长果蝇寿命。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相信,这种不需要长期坚持、不会带来营养不良风险、且能确保长期健康益处的饮食调整策略,更容易被接受和执行。为减轻高脂饮食对健康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饮食调节方法,为长期饮食计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总之,结果表明,定期限制蛋白质,能降低果蝇高脂饮食的体重、脂质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并显著延长了健康寿命。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52c842296d9.html

返回目录>>

β淀粉样蛋白,从“真凶”到“帮凶”?Cell Rep Med揭示:

人类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全新理解

2024-09-09 生物谷原创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强调β淀粉样蛋白可能不是“真凶”而是“帮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展过程可能跨越数十年。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 Medicine上题为“Integrative proteomics identifies a conserved Aβ amyloid responsome, novel plaque proteins, and pathology modifi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阿尔兹海默病起源的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文章中,研究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对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全新理解。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解释了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累积的机制。这种蛋白像一个支架,允许其他许多具有已知促炎功能的蛋白质在其周围聚集。因此,这些蛋白质的累积而非β淀粉样蛋白本身,可能是导致脑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内,β淀粉样蛋白会聚集形成粘性斑块,损害大脑功能并引发认知衰退。长期以来,人们不清楚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根据最广泛接受的假设,β淀粉样蛋白的累积会干扰细胞间通讯并激活免疫细胞,从而损害脑细胞功能。

然而,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强调β淀粉样蛋白可能不是“真凶”而是“帮凶”!

(这里简单的说明一下,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在所有大脑中都会形成的简单蛋白质,但通常会被自然过程分解掉。)

科学家揭示人类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的新型替代机制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尖端的分析技术鉴定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超过8000种蛋白质及类似小鼠模型中的蛋白质水平。重点分析那些水平显著升高的蛋白质后,他们在人类和小鼠的阿尔茨海默病大脑中发现了20多种能与β淀粉样蛋白共同积累的蛋白质,并且,研究人员推测未来还会发现更多。

研究者Golde博士表示,一旦确认了这些新蛋白质,就需要弄清它们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还是真正的致病因素。为此,他们专注于研究两种蛋白质——中期因子(midkine)和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

结果显示,这两种蛋白质能够在试管和小鼠体内加速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累积,提示这些额外的蛋白质在导致大脑损伤的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而非β淀粉样蛋白本身。这为开发针对这一可怕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了基础。

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却进展缓慢,通常表现为初期有希望的疗法在后期试验中失效的循环。研究结果揭示,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大脑中可能经历了数十年复杂的改变,远比简单的线性淀粉样蛋白级联模型复杂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β淀粉样蛋白外,多种类型的淀粉样蛋白的形成可能参与了影响全身组织和器官的30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因此,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带来了新视角,也为探索其他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0058415133e.html

返回目录>>

Science:衰老的免疫系统,竟会促进癌症生长,阻断炎症可以逆转这一过程

2024-09-09 医诺维

分析发现,通过阻断特定的炎症途径,尤其是IL-1⍺和IL-1β炎症途径,这种破坏性过程可以在小鼠模型中逆转,从而为预防人类癌症发展提供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Hematopoietic aging promotes cancer by fueling IL-1⍺–driven emergency myelopoiesi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衰老的免疫系统会加速癌症的生长,随着免疫系统老化,会产生有害的炎症,从而促进癌症的发展。

此外,用一种老药,阿那白滞素,来阻断IL-1⍺和IL-1β炎症途径,可以逆转这种促癌过程,减缓肿瘤生长,为预防人类癌症发展提供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分析了衰老如何影响癌症进展。研究人员将肿瘤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观察到肺癌、胰腺癌和结肠癌在老年小鼠体内的生长速度比年轻小鼠更快。

随后,研究人员使用来自年轻小鼠或老年小鼠的骨髓移植来模拟免疫系统衰老的影响。结果发现,衰老的免疫系统会加速癌症的生长,即使在年轻小鼠中也是如此。

更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恢复免疫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老年小鼠体内的癌症生长。

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阻断特定的炎症途径,尤其是IL-1⍺和IL-1β炎症途径,这种破坏性过程可以在小鼠模型中逆转,从而为预防人类癌症发展提供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具体来说,阻断IL-1⍺不仅可以减缓肺肿瘤生长,还可以使老年小鼠的紧急髓系细胞生成正常化,阻断IL-1β也有助于减缓肿瘤进展,然而,使用IL-1R1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同时阻断IL-1⍺/IL-1β最有效。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造血系统衰老通过下调DNA甲基转移酶3A来增强IL-1⍺和IL-1β的产生。

最后,研究人员还检查了患者的原发组织和血液样本,以表明这些机制在人类髓系细胞中是保守的,并支持与人类NSCLC的转化相关性。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表明,针对衰老的免疫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的癌症风险,这一发现为重新利用现有药物预防癌症打开了大门。

基于这些结果,研究人员现在已经设计了早期临床试验,以在高危患者中使用阿那白滞素,以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

正在进行的试验旨在研究针对免疫系统是否能阻止癌症进展,同时研究人员继续探索其他治疗靶点。最终目标是,制定预防措施,减少老年人的有害炎症,从而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56384229553.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可移植人类血液干细胞在实验室制成 有望开发白血病个性化疗法

2024-09-09 科技日报

干细胞由骨髓产生,可以转化为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艺术图)。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

科技日报北京9月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前,在实验室中开发出能移植到动物模型中,且能产生健康血细胞的人类血液干细胞一直无法实现。现在,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工作流程,可创建出与人类胚胎中的血液干细胞非常相似的可移植血液干细胞。重要的是,这些干细胞可按照临床使用所需的规模和纯度进行培养。

人类血液或皮肤细胞通过“重编程”被转化为多能干细胞。该过程中,4个基因被暂时激活,这些细胞回到发育的早期阶段,并可变成体内的任何细胞。

研究人员将这些多能细胞转化为血液干细胞。他们制造了数千个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细胞球,每个球中含有几百个细胞。大约两周时间,干细胞就可分化成血管细胞,进而产生数百万个血细胞。

研究人员接着将这些血细胞注入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其中50%的血细胞变成了功能性骨髓。这意味着它们产生了与健康人类骨髓中相同的携带氧气和抵抗感染的细胞。这种在较长时间内产生所有血细胞类型的独特能力,促使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胞定义为血液干细胞。

研究还发现,实验室培养的干细胞可在成功移植到小鼠之前进行冷冻保存,模拟了供体血液干细胞在移植给患者之前的保存过程。

造血干细胞往往能给血液病患者“第二次生命”,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配型成功。

新流程意味着,研究人员可利用患者身上的任何细胞,重新编程为干细胞,然后将其转化为特定的血液细胞用于移植,这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标志着血液性癌症新疗法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之前,还需在人类身上进行大量测试。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MjQbnQ5WY

返回目录>>

三部门: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允许在8个城市及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2024-09-10 健康报

  本报讯 (首席记者姚常房)9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

  在生物技术领域,《通知》明确,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拟进行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符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药品临床试验(含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药品生产、伦理审查等规定要求,并履行相关管理程序。

  在独资医院领域,《通知》指出,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通知。

  《通知》强调,试点地区商务、卫生健康、人类遗传资源、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主动对接有意愿的外商投资企业并加强服务;同时,要加强部门间会商,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试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及时识别、有效防范风险,扎实推进生物技术和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10/497535.html

返回目录>>

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教育项目启动

2024-09-10 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段梦兰)9月8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主办的“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教育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北雄安新区健康中国传播大厦举行。启动仪式现场开展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主题发言、圆桌讨论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向公众科普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防治知识。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杨志媛介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和单位启动“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教育项目”,旨在通过系列科普宣教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增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助力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据悉,该项目将陆续开展系列糖尿病科普宣传活动和公众直播活动,通过活动前收集患者问题、开展多专题直播等进行针对性科普。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10/497521.html

返回目录>>

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管理工作征求意见

2024-09-10 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吴少杰)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制度,更好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医疗保障基金监督,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管理的重点工作,包括严格社会监督员选任条件、规范社会监督员选任程序、促进社会监督员履职尽责、健全社会监督员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员工作保障等。

  《征求意见稿》明确,社会监督员主要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定点医药机构代表、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保群众及其他热心医疗保障事业相关人士中选任。按照自愿原则,社会监督员通过公开选聘、特邀聘任、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等方式确定。医保部门综合考虑候选人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年龄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审核择优选聘,突出代表性和群众基础。

  《征求意见稿》提出,社会监督员应当学习了解医保基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医疗保障知识;多渠道对定点医药机构及参保人员使用医保基金情况进行监督,发现并及时反馈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对医保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等情况进行监督,提出完善医保政策、优化医保管理、强化基金监管等建议。社会监督员由选任单位负责组织管理,市级以上医保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确定社会监督员数量及聘任期限,完善考核退出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员库并实现动态管理。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10/497519.html

返回目录>>

甘青两省开展“疾控砺剑2024”演练

2024-09-10 健康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耀 马骞雯)近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甘肃省疾控局、青海省疾控局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联合举办“疾控砺剑2024”甘青两省传染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进一步加强甘青两省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处置工作,磨合跨省综合指挥和协同作战机制,锻炼应急处置队伍,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

  此次演练共设1个主演练场、3个分演练场、6个演练科目、55个演练环节,12支队伍约300人参加。此次演练探索了跨省区、省市县三级混合编组联合处置烈性急性传染病的处置机制。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10/497518.html

返回目录>>

三明医改将进一步深化

促“医共体”向“健共体”升级

2024-09-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说,福建省三明市持之以恒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丰富三明医改的内涵,各地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取得了积极进展。随着三明医改经验从地方走向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说,三明市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医联动”,保障改革发展可持续。

发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关键作用。过去11年,共调整11批次共1.04万项次医疗服务价格,今年已经启动了第十二次调价,由此增加医疗服务收入,不断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到今年6月底,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已经提高到了47.65%。

发挥医保基金打包的引导作用。2018年以来,按县域、按年度、按人头将医保基金打包给各总医院使用,建立“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明确医保基金结余部分纳入医院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健康促进经费可从医疗机构的成本中列支,引导公立医院从过去的“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有效遏制了过度医疗行为。

发挥健康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2021年以来,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将基本年薪与岗位职责挂钩、绩效年薪与考核结果挂钩,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9.56万元。

张元明说,近期,三明市研究制定了深化医改的行动方案,重点从3个方面深化改革。

推动“医共体”提升为“健共体”。三明以县域总医院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共同体”,由“管医疗”提升至“管健康”,构建“健康全程管、卫生有保障、医疗高质量”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完善“两师两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各总医院全覆盖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打造“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促进公立医院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将健康服务重心向前端延伸。

构建“六病共管”体系。深化与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对口帮扶,通过对全市疾病谱的分析,积极探索共建肿瘤、代谢、心脑血管等“六病共管”体系,加快提升三明全市的“防、筛、诊、治、管、康”一体化的诊疗服务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说,下一步将因地制宜,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切入点,推动深化医改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符合人民健康福祉,更加符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10/c14739-40316862.html

返回目录>>

我国将建首个过敏专科医生规培体系

2024-09-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同一患者合并多种过敏性疾病的情况增多。由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稀少,看过敏已成为我国过敏患者求医路上的难点和痛点。不久前的中国过敏防治周,就以“发展过敏专科,培养专科人才;深入基层医院,惠及过敏患者”为主题。目前,国内变态反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怎样?我国变态反应专科和专科医生培养之路应如何走?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尹佳。

看过敏,往往要挂几个科的号

记者:您能否结合日常门诊案例,介绍一下基层医院变态反应专科医生的现状?

尹佳:最近两位来自江苏宿迁的病例,很能反映地方医院对过敏专科医生的迫切需求。

第一位患者的母亲是神经内科医生,她儿子患严重的过敏性哮喘。她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宿迁一家拥有2000张病床的三甲综合医院)的多个科室看了数位医生,都不能解决她儿子的问题,她甚至想放弃自己神经内科主任的位置,去学习变态反应为儿子治病。而实际上,她儿子是多重过敏原导致的哮喘,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多重过敏原脱敏治疗就能解决问题。

另一患者的父母是宿迁基层医院的医生。他们的儿子同时患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鼻炎和结膜炎等。他们去上海顶级儿童医院分别挂呼吸、耳鼻喉、皮肤、消化和眼科5个专科的专家门诊,但哪科都无法解决患儿的综合性问题。这位患者是霉菌和尘螨的多重过敏,所有呼吸、皮肤和消化道症状都与过敏原有关,做多重过敏原脱敏治疗、避免进食与吸入过敏原有交叉反应的食物就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从几位医生为孩子寻求变态反应专科诊疗的困难,可以想象老百姓看过敏有多难。

记者:现阶段,我国过敏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如何?

尹佳:过敏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同一诱因导致的过敏性疾病,可同时表现为鼻炎、哮喘、皮疹、腹痛、甚至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专科医生是有能力结合诱因,综合诊断和处理上述多系统疾病、对因解决过敏患者临床问题的医生。我国目前仅有少数医院有独立的变态反应专科和专科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精准的诊疗。多数医院的过敏患者分别在呼吸、皮肤、耳鼻喉、消化、儿科和全科诊治,难以获得系统全面的诊疗和管理。

现阶段,我国过敏性疾病诊疗服务能力难以匹配巨大的临床需求。据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对全国502家医院的调查报告,全国有独立变态反应科的医院不足百家;54.7%医院未建立独立变态反应科。全国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仅有350人,在其它专科兼职看过敏的医生2000余人,全部加起来2500人左右。

为应对急剧上升的过敏性疾病诊疗需求,全国多数医院通过临时组合呼吸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儿科、消化科和眼科医生,以多学科联合门诊(MDT门诊)的方式解决过敏患者的就医需求。

目前有两种过敏专科医生培养模式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国内过敏专科医生是怎样一种培养模式?

尹佳:培养模式分两种。第一种参考的是美国模式,代表医院是协和。从2002年以来,我们就选送协和的年轻医生到国外接受短期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培训,和当地专科医生一起出诊,感受国外专科医生的工作方式,这批年轻医生的诊疗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自2012年起,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培养模式开始从已完成三年规培的内科住院医生中选拔优秀者,在变态反应科培训两年后成为主治医生。科内培养的博士毕业留院,必须先送内科完成三年规培后才能回科工作,这种模式坚持至今已有12年。

第二种模式参考的是欧洲过敏专科医师培养模式,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代表。进入过敏专科的所有医师,无论之前的研究生阶段是在过敏专科培养还是来源于其他专科,均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他们需要在大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轮转2—3年,但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和考核仍隶属于大内科管理。这些医师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回到过敏专科接受2年的专科医师培训,经过医院考核合格后,方可成为过敏专科医师。后续高级职称晋升路径是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竞争,按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进行分组,而不区分具体专业,这点与国内其他大多数医院严格按照专业分组进行竞争是不同的。

记者:在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培养方面,我国将有哪些举措?

尹佳: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级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培训、考核、认证和管理体系,已在变态反应临床工作的青年医生无变态反应专科晋升渠道,只能转向其他专科晋升,影响了我国变态反应专科建设和专科医生培养。

为弥补我国缺少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培训、考核、认证管理体系的短板,2024年,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分会将与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合作,尝试探索建立我国首个变态反应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考核—认证体系,使未来接受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培训的医生,都能获得“变态反应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为了让我国过敏患者享受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10/c14739-40316852.html

返回目录>>

这些都是药品变质的信号

2024-09-10 北京青年报

在保质期内的药品就一定安全吗?别大意,由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没过期的药品也可能因为储存方式不当,出现变质、潮解、霉变等问题。今天药师就根据药品的不同剂型,为您盘点一下它们各自释放出的变质信号!

别小看湿度、空气的破坏力

“大夫,我吃的美卡素打开没多久都粘在药盒上了,你们的药品质量是不是有问题啊?”药师一大早就遇到了患者的“投诉”。

原来,近期患者血压不稳定,医生让其口服美卡素。鉴于患者血压情况,医生让其每日一次,每次半片。患者为了服用方便,就提前将一周的药量拆出,将药片掰成半片,装在药盒里。但不久他就发现药品粘在药盒上了,便赶紧一早赶到医院咨询。

药师安抚患者的同时,经过内部查证后,确定原厂药品的质量没有问题。为了打消患者的顾虑,药师还要找到药品变化的原因。季节变换,雨水增加,空气湿度变大,药品储存就会遇到些问题。虽然美卡素(替米沙坦)的药品说明书中要求的贮存条件为“在30℃以下保存”,但其还会受温度、光线、空气、湿度等影响容易发生潮解改变。

虽然温度不高,但是高湿度的条件下,美卡素药片最快4小时就可发生变化。患者只把药存放在纸盒里,密封不严且没有任何防潮措施,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药片吸潮因此导致变性。

药品“拆零”易破坏稳定性

有不少人都喜欢把药品拆零存放。有些人喜欢拆出来一周剂量,而更“有经验”的人甚至喜欢把所有的药品都拆到小药盒里存放,大家都觉得这样方便服用。但是市场上小药盒品种繁多,对于小药盒的密封性和避光性究竟能否达到原包装的水平我们却不容易判断。

药品对其储藏条件有严格要求,其在储存时若与外界水分、氧气等发生作用则会影响稳定性和质量,轻则不能达到预期疗效,重则变质致病。更重要的是,有些药品的理化性质改变并不是肉眼可观察到的变化。药师在此建议大家药品拆零有风险,储存需谨慎。

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强光及高温易导致药品变质。夏季家庭储存药品一定要注意药物的贮存方法,居民可根据药品说明书中注明的存放条件进行保管。

比如,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密封、在25℃以下保存。取出后应立即服用。”那么这个药就不建议大家拆零存放。北京在6-9月份的湿度很大(>60%),此时建议换为密封性能良好的储药盒同时增加干燥剂。

不同药品剂型 变质有迹可循

胶囊剂 出现软化、粘连、变形、破裂、漏粉、漏油等现象;

片剂 出现裂片、花斑、暗影、异物斑点、变黄、发霉、松散、粘连、有异味等现象;

散剂、冲剂 粉末气味异常,有吸潮、结块、发霉、变硬等现象;

丸剂 有变形、变色、裂缝、霉变、虫蛀等现象;

合剂、糖浆剂 出现酸败、异臭、浑浊、产生气体;

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 有混浊、沉淀、变色、颗粒等现象;

生物制品 液体的有变色、异臭、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冻干生物制品有融化现象;

软膏剂 变得不均匀、不细腻,有霉变、酸败、分离等现象;

注射剂 出现变色、生霉、沉淀、白点或结晶析出等现象。

最后提醒大家,要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过期或变质。每隔3个月左右,最好将家庭药箱检查一遍,一旦发现药品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需及时清理。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10/c14739-40316843.html

返回目录>>

祸从口出 手麻竟是口干闹的?

2024-09-10 北京青年报

对于出现莫名的手脚麻木、无力或疼痛,相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颈椎病犯了。其实不然,如果同时伴有口干、眼干、牙齿易碎等症状,医生建议应及时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手麻脚麻和风湿病有啥关系?今天,医生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种 “祸从口出”的疾病——干燥综合征。

手麻的真凶竟藏在风湿免疫科

王大爷是一名工程师,退休后在家里搞起了手工篆刻。一天上午,王大爷如往常一样开始一件“新活儿”的创作,但不知怎么的,平常运刀自如的右手感觉拿捏不住,总是“刀走偏锋”。王大爷心里起火,烧得他口焦舌燥,索性当日休息了。可次日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做起活来的右手持物还不如昨日,并有手指尖的麻木感,王大爷心里犯起了嘀咕,不会是得了什么病吧?!

在老伴的敦促下,王大爷开始了他的就医历程。先是看了骨科,做了颈椎X线和核磁,没有发现问题;又去神经科看,做了肌电图检查,发现右侧正中神经病变,考虑腕管综合征,开了些甲钴胺和维生素B1,吃了些日子手麻症状不轻反重。两个月过去了,王大爷发现他的右手虎口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手麻发展到手腕之上,并且左手也出现麻木。

为明确诊断,王大爷住进了当地医院神经科病房。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最终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双侧正中神经轴索变性。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医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不过,在各项化验检查中发现了一条线索,王大爷血中抗核抗体为阳性。因此,医生告诉王大爷,出院后最好去上级医院风湿免疫科看一下。

口干、牙脆 干燥综合征早有先兆

这可让王大爷心理犯起了嘀咕,“我又没有关节痛,让我看什么风湿啊?”但为了搞清自己的病,王大爷还是带着疑惑来到了北京某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立即被收治入院。医生通过询问王大爷的病史发现,其实他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有口干症状,但未引起注意,自认为是天气干燥所致。他也曾去医院查过血糖,排除了糖尿病。后来口干逐渐明显,有时吃馒头类的食物难以下咽,需要饮水进食,并有数次进食较硬食物时牙齿被“崩碎”,以为是上了年龄,牙不好很正常,也没在意。

医生查体时发现王大爷口内有多个牙齿脱落、牙冠出现缺失,仅存残根。于是,医生给王大爷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检查,最终他的病真相大白,原来他得了一种叫做“干燥综合征”的病。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此病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29%-0.77%,且多见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9。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如泪腺、唾液腺、皮脂腺、汗腺等,由于腺体分泌液减少而引发各种干燥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进干食困难需用水送;眼干涩、有磨砂感,眼分泌物黏稠,泪少,严重者甚至“欲哭无泪”。此外,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阴道干涩等症状。

除了引起众多“干”的表现外,干燥综合征还可损伤内脏器官,如肺脏、心脏、肝脏、肾脏、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转氨酶升高、肾小管酸中毒、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2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

王大爷的病就是干燥综合征并发了神经系统损害。事实上,大约2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病变。这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可分为感觉性、感觉运动性及自主神经性病变。常以肢体远端的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起病,逐渐向近端发展,其发病基础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所致的血管炎、淋巴细胞浸润神经节等有关。

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往往会因神经变性坏死而导致失神经支配状态,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肌肉萎缩或感觉异常。

因而,对于出现莫名的手脚麻木、无力或疼痛,并有口干、眼干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进行如血沉、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谱等免疫学检查以及唇腺病理学检查。同时,还要重视眼科和口腔科的相应检查,以证实是否存在干眼症和口干症。如果能够确诊是干燥综合征,那么手脚麻木等神经表现很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有关,需要及时进行免疫治疗。

多种疗法并用 缓解干燥症状

王大爷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后,接受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并配合相应营养神经治疗。经过半年的治疗,王大爷左手麻木感完全消失,右手麻木感减轻且捏合力也有所增强。同时,口干症状也有所减轻。现在,王大爷已经能够重回他的工作室制作自己喜爱的艺术品了。

王大爷在一次随诊时感叹道:谁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病竟然是“祸从口出”,要是早点重视口干症状,来风湿免疫科检查,就能提早发现干燥综合征,及时用药,也就不至于出现手麻这种神经系统损害了。在这里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如果出现明显不明原因的口干情况,建议到风湿免疫科进行干燥综合征的排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10/c14739-40316842.html

返回目录>>

防范生产日期“躲猫猫”需要清晰刚性的监管标准

2024-09-10 北京青年报

今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简称《公告》),针对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等现象,推动食品企业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如今,距离该《公告》印发已有近半年时间,有媒体走访多家线下商超发现,一些今年3月21日后生产的商品,其生产日期、保质期仍和消费者玩起“躲猫猫”。(9月9日《工人日报》)

食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紧密相连,是消费者计算评估食品安全性的重要信息依据。如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在挑选预包装食品时大都会看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而“躲猫猫”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提升了消费者查看相关信息的难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老年消费者则尤其不友好。在“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找不到或看不清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时候,消费者很容易买到临期食品或过期食品。

商品生产日期等标签标识信息“躲猫猫”,主要表现为信息位置隐蔽、信息指引路径不准确不清晰不到位、字体较小、字体颜色与包装背景颜色接近甚至相同等问题。这些备受消费者诟病的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应的监管标准不够清晰具体有力。

《产品质量法》规定,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若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则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

这些规定的原则性、概括性较强,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注缺乏明确具体的参数要求,留出的理解、操作、执行空间较大,客观上让一些商品的生产日期等信息“躲猫猫”有了模糊的生存空间。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对标签标识的位置、颜色、大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也存在着效力和执行力短板。《公告》不是法律法规规章和国标,而是倡导性、鼓励性监管措施,也缺乏强制约束力。

防范一些商家在生产日期、保质期上面玩“躲猫猫”,需要清晰刚性的监管标准,需要扎牢“监管篱笆”。立法部门以及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有必要通过修法修标、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法律解释等方式,针对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躲猫猫”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商品标签标识信息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对商品标签标识中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位置、查看导引方式、字体、颜色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列明禁止情形,划清法律红线,并设定罚则,明确相关标签标识信息“躲猫猫”的法律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

这样,监管标准既有了法律效力,也有了可操作性,还有了必要的强制力、执行力。刚性清晰的监管标准能给企业的标签标识行为提供硬约束、强指引,能给消费维权和执法监管提供规范、权威、有力的“抓手”,能有效压缩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躲猫猫”的空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10/c14739-40316833.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