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902

发布时间:

2024/09/02

浏览次数:

4715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4-09-02

内容导读

TOC \o "1-3" \n \h \u 热点追踪

九部门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高层动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第十九届内地、香港、澳门卫生行政高层联席会议在甘肃举办

疾控动态

精准消毒技术应用与评价培训班在宁成功举办

锻造能“说”能“做”的麻风专业科普队伍

科研动向

常刷手机,加速衰老!同济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刷1小时,视网膜年龄衰老32天

《自然》子刊:引产药或可疏通大脑排污系统!

研究发现,前列腺素F2α能增加老年大脑排出“垃圾”的效率,并使其恢复到年轻状态

Th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近200万人研究结果表明

摄入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或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咖啡不加糖,才有利健康且助减肥!最新超20万人9年研究:

每天≥3杯无糖+含咖啡因咖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33%相关

舆情信息

实在忍不住抖腿 反而可能是个好习惯!

衰老抑制剂瑞拓龄全面开售!突破性衰老干预科技触手可及

乔杰院士:女性“生育力”健康亟需得到全周期管理

中医养生夜校一课难求 “到医院上课”成新潮流

美国新增李斯特菌感染和死亡病例 通过食物传染

英国《新科学家》:人口减少为什么能够改变这颗星球?

保障残疾人权利 增强社会包容性

浙江提出到明年底基本形成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因原料药管理等问题 一药品被取消集采中选资格

秋季如何护理皮肤

罹患糖尿病会加速大脑衰老

调控寿命的新基因被发现

热点追踪

九部门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024-09-02 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段梦兰)近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准确性明显提升,疫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指导意见》要求,健全监测预警体制机制,疾控部门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疫情风险评估、预警、疫情报告和信息公布制度,明确疾控部门、卫生健康及其他部门、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监测预警职责,健全传染病协同监测、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工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健全平急转换机制等。

  《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多渠道传染病监测,优化现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系统,拓展临床症候群监测网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网络,病媒生物、宿主动物和环境相关风险因素监测网络,行业协同风险监测,社会感知监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传染病有关监测等传染病监测渠道。规范风险评估和预警管理,规范风险评估研判、警示信息通报、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3个环节,提升预警时效,提出合理建议,协同各方做好疫情风险防范。

  《指导意见》指出,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平台顶层设计、提高监测分析能力、提升预警预测能力,增强信息化、新技术对疫情早发现的赋能增效。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强化监测预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疾控、医疗卫生等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02/497358.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2024-08-31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

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天津召开首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曹雪涛,天津市副市长张玲出席会议。

曹雪涛指出,建设特色实验室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和“大食物观”的现实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标准规划好、建设好、运用好特色实验室。要拓展国际视野,瞄准食品前沿科技,锚定国内相关重点或空白领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勇于开拓创新,注重研究成果转化,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运行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建设资源保障,切实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天津、黑龙江、上海、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省(市)疾控中心等7个特色实验室牵头单位与2个联合建设单位代表交流发言。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sps/s3586/202408/84e64a8cc1144020b7f48

返回目录>>

第十九届内地、香港、澳门卫生行政高层联席会议在甘肃举办

2024-08-30 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8月29日,第十九届内地、香港、澳门卫生行政高层联席会议在甘肃敦煌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及来自三地卫生行政部门代表60余人参会。甘肃省省长任振鹤出席并致词。会议聚焦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专题展开交流讨论。

雷海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卫生健康系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综合施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建议三地协力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共同推动区域健康融合发展,合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卢宠茂、欧阳瑜在跨境医疗协作、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着重分享了工作进展。

在敦煌期间,港澳代表团参访了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国务院港澳办派员参会。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gjhzs/s3594/202408/3b8818456f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精准消毒技术应用与评价培训班在宁成功举办

2024-08-30 江苏省疾控中心

  2024年8月26日至28日,全省精准消毒技术应用与评价培训班在南京举办,此次培训班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江苏省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徐燕出席开幕式。来自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近150名消毒与感染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开幕式上,徐燕副书记强调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回顾了江苏省消毒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阐明了消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下阶段的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要对消毒工作进一步加强重视;二要加强部门联动,与医疗机构加强医防融合,与教育、环境等其他部门加强交流合作,发挥技术指导与支持作用;三要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区域特色开展专项调查,加强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四要加强能力提升,强化队伍建设和培训;五要加强科学研究,用科研思维、创新思维做研究,注重结果产出;六要加强科普宣传,创新宣传形式,与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健康单位等健康工程建设深度融合。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沈瑾研究员、段弘扬副研究员、张剑副研究员、南京市第二医院杨永峰教授、安徽省疾控中心徐庆华主任医师、解放军疾控中心魏秋华研究员、上海市疾控中心朱仁义主任医师、浙江省疾控中心陆烨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晓东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班海群研究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文森主任医师、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胡幼芳主任医师、中国卫生监督协会顾健主任医师和我中心徐燕副书记等知名专家就WS/T 10009-2023标准解读、洪涝灾害后消毒卫生处置及技术要点、灭菌指示物研究进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研究进展、学校与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及要求、常用消毒剂分类与应用、GB 15979-2024标准解读、医疗机构消毒方法、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分享及处置流程、微酸性电解次氯酸水研究与应用进展、公共卫生视角浅谈医院感染防控、《江苏省托幼机构卫生健康评估细则》解读、消毒相关法规及标准简介、重要场所微生物耐药与消毒策略研究等内容进行授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生动具体。

  本次培训,学员与授课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摘引网址:https://www.jscdc.cn/zxzx/zhongxinzixun/202408/t20240830_94378.html

返回目录>>

锻造能“说”能“做”的麻风专业科普队伍

2024-08-30 湖南省疾控中心皮麻科

为贯彻落实《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 年)》,提高麻风防治人员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8月29-30日,2024年“湖南省麻风病健康教育培训班”在长沙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从事麻风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的90余名麻风防治人员参加了培训。

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李孝君围绕“健康教育策略”,结合丰富的宣传实例,详细讲解了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区别与联系,在麻风防治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健康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省卫健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大众卫生报、省疾控中心宣教科专家围绕“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新媒体内容产生与传播”、“如何拍好麻风防治工作照片”、“麻风健康教育的开展”等方面作了生动而详实的培训,为今后开展麻风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省疾控中心一直致力于开展麻风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麻风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将麻风科学知识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播给公众,助力麻风早期发现。为持续推进麻风常态化健康教育,省疾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湖南省麻风防治主题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历时4月,通过科学性、传播性、艺术性、通俗性等方面评比,评选出13件优秀作品,5家单位荣获团体奖,并在本次培训班上举行了颁奖仪式。

在颁奖仪式上省疾控中心高立冬主任宣读了表彰通知,并希望各有关单位和广大麻风防治人员以受表彰单位为榜样,广泛发掘科普题材,创作更多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科普作品,加大麻风防治科普知识的传播引导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麻风防治工作,提高公众认知水平。

省疾控局传防处处长胡向科指出,‌健康教育在麻风防治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充分肯定了举办麻风健康教育培训班、开展麻风防治主题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等工作,并对全省麻风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两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勇于担当新时代麻风健康教育责任,推动麻风健康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二要创新麻风科普宣传模式,多维度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消除麻风歧视和偏见。

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是促进广大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的关键手段,省疾控中心将进一步推动全省麻风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麻风防治知识更广泛、更深入传播,推进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贡献疾控力量。

摘引网址:http://www.hncdc.com/html/web//news/zhongxind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常刷手机,加速衰老!同济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刷1小时,视网膜年龄衰老32天

2024-09-02 医诺维

研究表明,过多的屏幕时间与加速衰老相关,可能部分是由于入睡时间延迟所致。因此,有必要控制屏幕时间,并避免睡前使用屏幕,以减少屏幕对视网膜和全身衰老的影响。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眼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 GeroScienc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leep onset time as a mediator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 exposure and aging:a cross-sectional study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长时间的屏幕接触会加速衰老,屏幕暴露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视网膜年龄加速衰老0.088年(32天)。此外,入睡时间介导了屏幕使用对衰老的影响。为了减轻对视网膜和衰老的不利影响,应限制屏幕使用时间并避免睡前暴露于屏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在中国上海招募的566名健康参与者,年龄在45岁或以上,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者的屏幕接触信息,通过视网膜年龄差距(视网膜年龄与实际年龄之差)评估了衰老,分析了屏幕使用时间对衰老的影响,并分析了入睡时间对屏幕使用和视网膜年龄差距关系的影响。

总的来讲,在所有参与者中,男性占34%,平均年龄为55岁,每天平均总屏幕暴露时间为4.55小时,其中开灯环境暴露时间为4.46小时,关灯环境暴露时间为0.09小时。屏幕接触时间较长的人,总睡眠时间更短,入睡时间更晚。

结果发现,随着屏幕暴露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年龄差距不断扩大,屏幕使用时间较短的人视网膜年龄衰老0.49年,屏幕使用时间较长的人视网膜年龄衰老5.13年。

此外,无论是在明亮还是黑暗环境下,视网膜年龄差距较大的人,屏幕暴露时间显著长于视网膜年龄差距较小的人。

中介分析发现,入睡时间介导了屏幕使用对视网膜年龄差距的影响,较长的屏幕使用时间可能会延迟入睡时间,从而加视网膜年龄差距。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年龄小于60岁的人中,屏幕暴露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视网膜年龄差距增加0.088年。然而,对于60岁以上的人,屏幕暴露时间对视网膜年龄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研究人员表示,屏幕的蓝光可通过生成ROS来诱导和加速细胞损伤和光化学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光感受器丢失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这些过程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似。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弱,无法中和过度暴露于蓝光产生的氧化应激,这反过来也会加速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强调,这项研究是横断面研究,无法建立因果关系,仅表明存在相关性。

综上,研究表明,过多的屏幕时间与加速衰老相关,可能部分是由于入睡时间延迟所致。因此,有必要控制屏幕时间,并避免睡前使用屏幕,以减少屏幕对视网膜和全身衰老的影响。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8cf841396ec.html

返回目录>>

《自然》子刊:引产药或可疏通大脑排污系统!

研究发现,前列腺素F2α能增加老年大脑排出“垃圾”的效率,并使其恢复到年轻状态

2024-09-02 奇点糕

该研究证实,老年小鼠颈部淋巴结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作为脑脊液排污的重要环节,颈部淋巴结的功能恢复可以提高老年小鼠大脑清除有毒蛋白的效率。

近期,美国罗切斯特大学Maiken Nedergaard和Douglas H.Kelley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利用双光子光学成像与颗粒追踪(2P-OPTIC)技术,对小鼠颈部淋巴管中的脑脊液进行了实时追踪,并对其流动情况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在颈部淋巴管中,淋巴管内壁平滑肌细胞的阶段性收缩是推动脑脊液流动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小鼠颈部淋巴管内壁收缩频率和脑脊液流速都有所降低,这与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降低有关。局部应用前列腺素F2α(一种引产药,能够增加平滑肌收缩力),可增加老年小鼠颈部淋巴管的收缩频率和脑脊液的流出速度,使其恢复到年轻小鼠水平。

为了更好地量化颈部淋巴管的流动情况,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名为双光子光学成像与颗粒追踪(2P-OPTIC)技术,通过手术暴露和荧光标记,研究人员对小鼠颈部淋巴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

结果发现,颈部淋巴结中的液体流动是靠淋巴管壁的内在泵送机制,即管壁平滑肌的规律性收缩。

在一个收缩周期中,液体迅速流入淋巴管,淋巴管中有很多淋巴管节(淋巴管的功能单位),每个淋巴管节中都含有平滑肌和瓣膜,这些平滑肌起到了一个小泵的作用,可以将液体泵入到下一个淋巴管节中,而瓣膜就好比一个单向阀门,可以有效阻止泵出的液体回流,最终促使淋巴管中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

测量数据显示,2月龄小鼠颈部浅表淋巴管直径为72.4±5.5微米,平均流速为151.7±28.4微米每秒,流动呈现层流状态(流动较为平稳),颈部深层淋巴管的流动特性也与浅表类似(但由于靠近颈动脉和气管,成像过程易受心脏脉动影响,因此下文主要以颈部浅表淋巴管为主)。

接下来,研究人员观察了颈部淋巴管功能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虽然老年小鼠的淋巴管直径与年轻小鼠相似,但浅表颈部淋巴管的收缩率和流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尤其是在22月龄小鼠中,流速下降最为明显(22个月时流速是56.6±5.7微米每秒,相对2月龄时显著下降了约63%)。

此外,研究还发现,老年小鼠的淋巴管瓣膜功能受损,表现为瓣膜的开闭频率下降和排出液体体积量的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颈部淋巴管功能会逐渐下降,脑脊液的排出效率会降低。

鉴于淋巴管的收缩靠的是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因此研究人员想知道颈部淋巴管功能下降是否与平滑肌细胞减少或平滑肌细胞中的收缩蛋白,即肌动蛋白(SMA)表达降低有关。

通过对2月龄和18月龄小鼠的浅表颈部淋巴管进行免疫组化,研究人员发现,平滑肌细胞的数量在不同年龄段的小鼠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与2月龄小鼠相比,18月龄小鼠的SMA表达却明显更低。这也意味着,颈部淋巴管功能下降(尤其是收缩能力减弱)与SMA的表达降低有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老年小鼠中,淋巴管瓣膜和瓣膜周围区域的SMA覆盖率的减少,也是造成淋巴管排出液体体积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研究人员探索了恢复颈部淋巴管功能的可能策略,他们想到了一种可以作用于平滑肌的药物,前列腺素F2α(这种药物因为有帮助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已被用于催产、引产和人工流产)。

接下来,通过局部使用前列腺素F2α,研究人员发现,老年小鼠颈部淋巴管的收缩频率和脑脊液的流出速度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恢复到了年轻小鼠的水平。

最后,通过向脑后窝注射白蛋白质示踪剂,研究人员观察到,无论是年轻小鼠还是老年小鼠,局部使用前列腺素F2α均可以实现中枢神经系统来源蛋白质的加速清除(表现为前列腺素F2α处理后,颈部淋巴管中白蛋白示踪剂含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总之,该研究证实,老年小鼠颈部淋巴结的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作为脑脊液排污的重要环节,颈部淋巴结的功能恢复可以提高老年小鼠大脑清除有毒蛋白的效率。

此外,研究还验证了前列腺素F2α这一药物在改善颈部淋巴结功能方面的作用。本文作者表示,未来,该药物与其他干预措施联合使用,或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等一系列与年老有关的脑类淋巴系统功能衰退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1d6841392e8.html

返回目录>>

Th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近200万人研究结果表明

摄入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或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2024-09-01 生物谷原创

在近200万名参与者中使用同一的数据和分析方法或许能提供比以往更加具体的证据来表明,摄入不同类型肉类与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密切关联。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上题为“Meat consumption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 federated meta-analysis of 1·97 million adults with 100,000 incident cases from 31 cohorts in 20 countri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来自197万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肉类消费,尤其是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的消费,与人群更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近几十年来,全球肉类的产量迅速增加,很多国家的肉类消费量超过了膳食指南,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摄入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或与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但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不一,也并没有相关结论。诸如鸡肉、火鸡肉或鸭肉等家禽通常被认为是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的替代品,但很少有研究分析禽类肉类摄入与机体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了确定加工肉类、未加工红肉和家禽肉类的摄入与机体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利用全球互联项目分析了来自20个国家中31个研究队列中的数据,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分析,考虑了多种因素,比如年龄、性别、健康相关行为、能量摄入和BMI等。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习惯性摄入50克的加工肉类(相当于两片火腿)与未来10年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5%相关;每天摄入100克未加工红肉(相当于一小块牛排)与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0%有关。每天习惯性摄入100克家禽肉类或与机体糖尿病风险增加8%有关,但当进一步分析在不同情况下测试结果时,摄入家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就会变得较弱,而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仍然存在。

Nita Forouhi教授说道,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证据,结果表明摄入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与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存在一定关联,这或许就支持限制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从而减少人群中2型糖尿病病例的相关建议。尽管本文研究为揭示家禽摄入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比以往更为全面的证据,但这种关联仍然并不确定,还需要后期进一步研究调查。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方法能让他们分析来自不同研究中个体参与者的数据,而并不仅仅局限于已经发表的结果。

该研究让研究人员在分析中纳入了高达31项研究,其中有18项是此前并未发表过的揭示肉类摄入和2型糖尿病之间关联的研究结果;通过纳入此前未发表的研究数据,研究人员大大扩大了证据基础,并减少了因排除现有研究而产生偏倚的可能性。研究者Chunxiao Li说道,此前的荟萃分析主要包括已经发表的关于肉类摄入和2型糖尿病之间关联的研究结果,但我们的研究分析了每一项研究中的个体参与者的数据,这意味着我们能协调研究中所收集的关键数据,比如肉类的摄入量信息和机体2型糖尿病的发展。

利用统一的数据也意味着研究人员能更容易地解释不同的因素,比如生活方式或健康行为等,这些因素或许就会影响肉类摄入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研究者表示,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他们研究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大洲中人群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更有助于纳入包括传统荟萃分析中代表性不足的人群。大多数关于肉类和2型糖尿病的研究都是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东亚也会有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包括来自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的其它地方,同时还强调了需要对这些地区和非洲的研究进行投资。

最后研究者表示,在近200万名参与者中使用同一的数据和分析方法或许能提供比以往更加具体的证据来表明,摄入不同类型肉类与机体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密切关联。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c0284152860.html

返回目录>>

咖啡不加糖,才有利健康且助减肥!最新超20万人9年研究:

每天≥3杯无糖+含咖啡因咖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33%相关

2024-09-01 生物谷原创

这项大规模、长期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既简单又诱人的健康秘诀:想要享受咖啡带来的潜在健康益处,尤其是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那就坚持喝无糖、含咖啡因的咖啡吧!

咖啡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对于减肥人群,咖啡更是必不可少的饮品。每天一杯咖啡,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可以加速代谢燃脂。然而,咖啡与健康的关系始终是科学研究和公共讨论的热点:每天喝几杯咖啡对健康益处最大?咖啡到底是加糖还是不加糖好?含咖啡因还是脱咖啡因对健康有益?等等。

这些问题同样也困扰科学家们,这不,在我们前期的推文中已表明,对于减肥,咖啡最重要的是无糖,无糖咖啡无论有没有咖啡因并不影响其减肥效果,而加糖,则会大大降低这种减肥效果。此外,添加奶油或者咖啡增白剂与体重变化没有关系。可见,糖分是影响咖啡减肥效果的主要元凶!

而近年来,随着对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咖啡消费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焦点。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咖啡——加糖还是无糖、含咖啡因还是脱咖啡因——是否对预防或减缓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令人忧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积极作用?

Tingjing Zhang等人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新见解。该成果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Coffee Type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Related Mortality: Findings from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超20万人,平均9年随访研究

该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数据,共纳入了204,847名参与者,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6.4岁,其中44.7%为男性。

根据咖啡消费频率,参与者被分为五组:不消费咖啡、每天0-1杯、每天≥1-2杯、每天≥2-3杯、每天≥3杯(本研究中的一杯大约250ml)。此外,研究还考虑了咖啡的咖啡因状态(含咖啡因和脱咖啡因)以及是否加糖(无糖、加糖、人工加糖)。以确定不同咖啡类型(加糖、人工加糖、无糖、含咖啡因和脱咖啡因)的消费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ADRD)和帕金森病(PD)风险及相关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在基线时,参与者根据咖啡消费习惯被分为不同的组别,其中无糖咖啡消费者占比最高(53.9%),其次是不消费咖啡的参与者(23.7%),加糖咖啡消费者(15.6%)和人工加糖咖啡消费者(6.6%)。在平均9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1,696例ADRD病例、1,093例PD病例和419例神经退行性相关死亡。

咖啡类型与疾病风险的关联

无糖咖啡:与不消费咖啡的人相比,每天摄入≥3杯无糖咖啡的参与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ADRD)的风险比(HR)为0.75(95% CI: 0.62, 0.91),即ADRD风险降低至0.75,PD风险降低至0.71(95% CI: 0.56, 0.91),神经退行性相关死亡风险降低至0.67(95% CI: 0.44, 1.01)。

加糖咖啡:在加糖咖啡消费者中,即使在最高消费量组,也没有观察到与ADRD、PD和相关死亡率的显著关联。

人工加糖咖啡:人工加糖咖啡消费者同样没有显示出与ADRD、PD和相关死亡率的显著关联。

以上结果表明,在咖啡消费习惯中,无糖咖啡可能对健康有积极影响,而高糖摄入可能抵消了咖啡中有益成分的健康效益。

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虑了年龄、性别、BMI、教育水平、Townsend剥夺指数、家庭收入、吸烟状态、饮酒状态、疾病家族史、地中海饮食评分(MDS)、个人疾病史以及总能量、茶、加糖饮料和无/低糖饮料的摄入量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后,高摄入量的无糖+含咖啡因咖啡仍然显示出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ADRD)和帕金森病(PD)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

咖啡因状态与疾病风险的关联

含咖啡因咖啡:与不消费咖啡的人相比,每天摄入≥3杯含咖啡因的无糖咖啡的参与者显示出ADRD风险降低34%,PD风险降低37%,神经退行性相关死亡风险降低47%。

脱咖啡因咖啡:脱咖啡因咖啡消费者并未显示出与降低ADRD和PD风险的显著关联。这表明咖啡因可能是咖啡中对健康有益的关键成分。

基于这一结论,研究人员进一步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研究了咖啡消费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相关死亡率之间的潜在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无糖咖啡与ADRD和PD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神经退行性死亡的关联不显著。

图片图3. 咖啡饮用量与ADRD(顶部)、PD(中部)和神经退行性死亡率(底部)之间关系的形状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

为了进一步验证了主要发现的稳健性,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这些分析包括排除最初2年和5年内发生事件的参与者、去除只报告了一次咖啡消费的参与者、根据消费情况进行分层以及使用Fine-Gray竞争风险回归模型。

以上结果均与主要发现一致。并且在按年龄、性别和BMI分层的亚组分析中,无糖咖啡消费与ADRD、PD及相关死亡率风险降低的关联在大多数亚组中都是显著的,且没有发现显著的交互作用差异。

小结

综上所述,这项大规模、长期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既简单又诱人的健康秘诀:想要享受咖啡带来的潜在健康益处,尤其是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那就坚持喝无糖、含咖啡因的咖啡吧!而且,每天至少三杯(每一杯大约250ml)哦!

当然,这里有个温馨小贴士:如果你的肠胃比较脆弱,就还请克制咖啡的饮用量,并且尽量不要空腹喝,毕竟研究结果是研究结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3e4c841405a8.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实在忍不住抖腿 反而可能是个好习惯!

2024-08-30 网易健康

男抖贫,女抖贱”,这句民间流传的俗语将“抖腿”这个身体动作与社会地位关联了起来,常被长辈们拿来训诫孩子,劝他们改掉“爱抖腿”这个不文雅的习惯。那么,为什么人会在某些时刻忍不住踩“虚空踏板”呢?

忍不住抖腿 可能是情绪在捣乱

其实,抖腿是一种典型的身体语言,当它出现时,往往意味着抖腿者正处于紧张、无聊或者高度亢奋的状态。比如,就有研究表明,在考试中,感到焦虑的低分考生会忍不住抖腿,然而胸有成竹的高分考生则没有太频繁的腿部动作。要解释为什么人们面对压力时爱抖腿,就需要从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 Cannon)在1929年提出一个概念说起:当动物感知到压力或生存威胁时,会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释放肾上腺素,产生心跳加快,脉搏升高,更多血液流向四肢等生理反应,这种生理反应帮助动物在危险来临时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

坎农把这个概念取名为“战斗-逃跑”反应(fight-flight response),或称为“战或逃”反应。因为这是一个身体比脑子先做出求生反应的“保命”机制,曾帮助过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逃避过天敌或争夺过生存资源,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偷偷以“吵架时心跳加速”“表白时脸红”“紧张时想拉肚子”等多种形式继续陪伴着我们。

“战或逃”反应和抖腿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英国地铁报的一篇健康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道恩·坦普尔顿(Dawn Templeton)和临床心理学家凯瑟琳·哈克尔(Catherine Huckle)发表了她们的看法:在压力和焦虑的状态下,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积累,身体在“战或逃”反应的作用下积攒能量,做好对抗压力的准备。但是当我们不通过自卫或逃跑来耗尽这些能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留在我们体内,而抖腿则是释放这些能量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抖腿像是一个大脑用来欺骗自己的假动作,既然屁股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那就勉为其难地通过抖腿来发泄一下多余的精力吧。

感到无聊的时候也会抖腿。有研究表明,当思维开始神游时,身体也会跟着“开小差”,搞搞小动作。这或许是因为无聊会给人带来焦躁和挫败感,使压力荷尔蒙积累,而抖腿、玩头发及转笔等肢体动作有助于压力的释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长期重复这些行为就会形成固定的习惯,这时如果强行纠正的话,反而会加重烦躁感。譬如一个人平时就有抖腿的习惯,在参加重要面试时刻意去提醒自己不要去抖腿,就可能会变得坐立难安,甚至搞糟整场面试。

除了焦躁状态下会抖腿,在听喜欢的音乐时,人们也会不自觉地跟着旋律的节奏抖腿。这是因为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感官刺激,会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激活肢体动作。此外,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音乐地节奏有规律的抖腿能帮助大脑更好的理解音乐。

抖腿很舒服 或能改善久坐的危害

抖腿不仅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而且通过抖腿,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与愉悦情绪相关的激素,产生“爽”的感觉。

但可能有人会担忧,抖腿是否会造成健康危害?

其实,适当通过类似抖腿的动作活动一下肌肉,反而可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伤害。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招募了11名志愿者,利用超声波和血压检测袖带测量出正常情况下每人腿部主要动脉的血流量。然后要求志愿者们在桌子前静坐三个小时,这期间保持一条腿绝对静止,而另一条腿则需要不时抖动(抖1分钟,静止4分钟)。结果发现,和初始值相比,静止不动的腿的血流量显著降低;而不时抖动的腿,血流量是增?的。

另一项来自休斯顿大学的研究发现,久坐人群如果有效锻炼小腿上的比目鱼肌,也能提高肌肉代谢水平,甚至可以改善血糖和血脂。这种训练比目鱼肌的方式和抖腿非常相似,即:保持坐姿,双脚先处于放松状态,然后提起后脚跟,脚趾保持着地,当后脚跟提到极限、比目鱼肌肉有明显的拉伸感后,后脚跟再落回地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组研究的样本量都较小,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而且要想完全避免久坐造成的健康损害,最好的方法还是站起来活动一下。

总的来说,抖腿这个小动作虽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身心有益,但需要注意姿势和场合,毕竟频繁地抖腿是在用身体语言表达烦躁,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与其养成抖腿的习惯,不如转而学习科学的放松方法。

病理性的抖腿需谨慎对待

虽然生理性的抖腿除了文化上的不礼貌以外基本无伤大雅,但病理性的抖腿与某些疾病相关,需要谨慎辨认,以便尽早治疗。

临床上最典型的腿部抖动的疾病是不宁腿综合征,这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会在安静状态下感觉双下肢出现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和不适,需不断地抖一抖,或者敲打几下,才能减轻痛苦。该疾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会在夜间休息时会加重。

抖腿还是孤独症患者的一种常见自刺激行为(Self-stimulatory behavior)。孤独症患者经常会对外界的噪音或者灯光感到焦灼、不知所措,包括抖腿、搓手、咬手指等在内的自刺激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平复情绪,恢复对身体的控制感。与之类似,多动症以及焦虑症患者也经常出现抖腿行为,以应对焦虑,集中注意力。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JARI1R0700388052.html

返回目录>>

衰老抑制剂瑞拓龄全面开售!突破性衰老干预科技触手可及

2024-08-30 环球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曾经遥不可及的衰老干预技术如今已悄然步入大众视野,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近日,备受瞩目的衰老抑制剂瑞拓龄(Restorin)正式上架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这款由知名跨国药企赛诺根(Seragon)与国药的合资公司——国药赛诺根引进的产品,填补了国内衰老干预领域原研产品的空白。

据市场数据监测机构尼尔森发布《2024 年中国跨境进口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已进入“升级发展期”,超过 80 % 的消费者对购买进口商品感兴趣。其中,40 % 的消费者在近一年增加购买了健康科技类产品,使其成为跨境进口电商的主力品类。

在此背景下,瑞拓龄作为赛诺根与哈佛大学、梅奥诊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全球顶尖医学机构合作研发的 SRN-901 技术转化产品,经由跨境电商引入无疑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健康新选择,契合国内健康科技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银发经济越发受到重视,作为帮助实现健康衰老的重要方式,衰老干预的市场需求无疑是广阔的。目前,国内相关产业建设仍在起步阶段,瑞拓龄作为原研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冲击性的,可以称之为衰老干预领域的‘iPhone 时刻’。”

《白皮书》深入剖析了跨境进口电商消费者的五大典型画像,即全球无时差、品质生活党、海淘探索者、健康守护者、酷玩乐天派。其中“全球无时差”、“品质生活党”、“健康守护者”及“酷玩乐天派”均展现出对健康科技产品的高度热情,映射出社会整体对健康长寿的深渴望。

在业内人士看来,关注生命健康领域的受众群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对衰老干预技术及产品的关注将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群体,每个人都面临着健康寿命问题,衰老抑制剂存在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瑞拓龄的定价亲民、更具性价比。相较于国际市场上效果更差,但动辄定价数万乃至数十万美元的技术,瑞拓龄 300 美元的定价首次让更多人享受到可靠的尖端衰老抑制产品;而国药赛诺根的引进更是将其价格压至全球最低的千余元人民币水平,真正实现了“让长寿触手可及”的愿景。

赛诺根之所以敢于采取如此激进的定价策略,背后是其强大的关键技术转化与产业搭建能力。据介绍,赛诺根搭建了衰老医学领域迄今最大规模的跨国科研及产业协作联盟,使得其拥有大规模普及衰老干预技术的能力。

“以瑞拓龄的技术来源——SRN-901 的研发为例,其参与方包括了来自哈佛大学、梅奥诊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等5所全球顶尖科研院所的 10 个实验室。”赛诺根亚太区市场总监约瑟夫·丹尼尔·奥利维拉博士表示,在多方合作下SRN-901已完成临床前试验,成功使得中年小鼠的剩余寿命提升 1/3 以上,老年小鼠的肿瘤发生率降低一半。

他介绍,在产业协作层面,赛诺根还与横跨美、欧、亚的 20 余家技术供应商深度合作,成功攻克了合成工艺、剂型设计、递送吸收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难关。在国内,赛诺根与国药的合作加快了衰老干预原研技术在中国的落地,“双方达成合作后,将大力投入先进衰老干预技术的本土研发,缩短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约瑟夫·丹尼尔·奥利维拉博士说到。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Ec2JPafav

返回目录>>

乔杰院士:女性“生育力”健康亟需得到全周期管理

2024-08-30 环球网

“卵巢功能一旦完全衰退则不可逆,最好是及时了解自己的卵巢储备功能,在出现减退的时候进行干预,那还不晚。”面对我国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走低和不孕症患病率的持续攀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呼吁育龄女性的“生育力”健康亟需得到全周期管理。

不孕不育问题日益突出 生育力健康亟待关注

生育力顾名思义是个体生育后代的能力。主要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顺利怀孕的能力、健康度过孕期的能力、保证子代健康的能力。根据公开研究资料显示,女性生育力自青春期起逐渐成熟,但职业压力、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力。随着晚婚晚育趋势的上升,许多女性错过了生育的黄金时期,年龄增长导致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逐渐下降,增加了受孕难度和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乔杰院士及团队在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公共卫生学术期刊《世界卫生组织公报》上发表的论文《中国已婚妇女生育史与生育意向》显示,我国有18.0%的女性曾经历过某种形式的不孕症,而近30%的妇女在检查时发现卵巢储备异常。

现实生活中,在发现不孕问题后,有近半数的患者未选择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这种现象可能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不孕症认知的不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反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经济负担。乔杰院士强调道:“如果未采取避孕措施且在一年内未能成功怀孕,夫妻双方就应主动前往生殖科或辅助生殖中心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应对育龄女性“生育力”进行全周期健康管理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认为,女性从35岁生育力明显下降,卵母细胞质量下降、数量开始减少,到达42岁左右是比较严重的减退期。女性生育力不仅是自然生理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家庭、社会和个人福祉的重要因素。对于女性生育力的提升,乔杰院士表示,应当对育龄女性的“生育力”进行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首先,要持续进行流行病学观察,跟踪分析生育意愿及不孕不育趋势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影响生育力的因素,从而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乔杰院士进一步指出:“当然,社会生育政策的日渐完善、托育体系的不断优化,将有助于提升生育意愿。”

其次,对重点育龄生育人群,开展必要的生殖科普宣教。受到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我国在生殖健康和生育力方面的科普教育尚显不足,这导致许多人对自身的生殖健康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这种知识上的缺失,使得他们在评估自己的生殖健康和制定生育计划时,难以做出准确和科学的决策。乔杰院士强调:“‘病人’对疾病的知晓度和对辅助生殖的接受度仍有提高的空间,这里的‘病人’需要打上引号,因为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存在生育力相关的问题。”

第三,鼓励将育龄女性的生育力检查纳入年度常规体检,实现生命全周期全链条管理。乔杰院士表示,女性生育周期相对男性较短,35岁后生育力会显著下降,且女性生育力下降往往是无明显征兆地“悄悄”发生。通过定期的生育力检查,可以让女性知晓自己的卵巢储备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卵巢功能一旦完全衰退则不可逆。生育力检查通常包括常规的女性激素检查、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检查,以及超声窦卵泡筛查。乔杰院士说:“如果从我们国家婚育的现实情况出发,我个人鼓励从28岁开始做相应的检查。”

不容忽视的是,在全周期“生育力”管理建议中,也包含了因肿瘤等疾病的治疗而面临生育力丧失风险的特殊人群。放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大大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面临的不仅是与原发疾病的抗争,也面临卵子数量和质量的断崖式下降,以及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损伤。乔杰院士指出:“在进行可能影响生育力的治疗之前,建议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及早与生殖医学中心联系,以评估在不影响专科疾病治疗的前提下,采取措施进行生育力保存,如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或卵巢组织冻存等。”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ESbnG8Y93

返回目录>>

中医养生夜校一课难求 “到医院上课”成新潮流

2024-08-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绍兴8月29日电 (项菁)“暑假里的中医课程太火爆了,幸好我的手速快,5分钟不到就被抢完了!”在浙江绍兴,初入职场的“00后”许红受访时说,由于工作关系,自己经常盯着电脑,导致颈椎不舒服,看到绍兴夜校推出了中医课程,她毫不犹豫上线抢课。

眼下,各地夜校持续火热,上班族纷纷走进自己心仪的“学校”充电。随着人们对中医养生的兴趣日益浓厚,下班后“到医院上课”已成为一种新潮流。

专业中医师讲解艾灸穴位、教大家艾灸条制作方法,学员们现场体验艾灸……在浙江绍兴城东医院,许红不仅了解到身体重要穴位,还学到如何科学艾灸。她在事后谈及,“相比在普通的场所,到医院上夜校、学中医养生知识,让人感觉很靠谱、很放心”。

从绍兴夜校看,仅8月份就推出5次中医养生课程,涉及越医文化、三伏天养生、穴位认知、舌相辩证、识别体质等内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次课程都是满员的,中医养生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当“夜校”之风刮进医院,许多医疗机构利用其丰富的中医资源,在夜间化身“学校”,开设公益养生课程。

夜幕下,嵊州市中医院的公益夜校培训班上,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学员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练习养生桩。学员张余炜表示,“白天上班坐姿多,晚上就想多锻炼,而且养生桩是一种中医养生方法,很适合我们上班族”。

担任授课老师的尹槐红已有近40年习拳经验,他表示,站桩养生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改善气血循环,人们通过实践,能缓解一整天的疲劳感,达到身心放松和助眠的效果。

“两手向上、向前划弧,随即十指弯曲成虎爪……”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古色古香的大厅内,身着练功服的中医专家指导数十位学员学习五禽戏。这是该医院今年新开设的“养生夜校”第一期课程,通过传授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华养生导引术,帮助民众祛病强身。

据介绍,该医院第一期“养生夜校”火爆收官后,9月起又将推出第二期课程,涉及易筋经、肩颈操、经络拍打操等。由于此前很多人抢不到课,第二期课程还将进行直播,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中医养生行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学习和社交,而随着中医养生理念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中医养生夜校在全国多地应运而生,圈粉无数。

从今年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出“新健康”青年夜校·上工学堂,中医养生、中医美容等课程一经推出,就被“秒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开设中医课程,针对年轻白领推出强筋健骨保健康课;北京小汤山医院开设“健康夜校”,正脊美形调理、中医技能实操等课程吸引诸多青年参与……

分析人士认为,医疗机构作为汇聚专业人才和知识的场所,是年轻人探索中医养生的理想地点。在“夜校热”的催化下,“到医院上课”还能满足人们学习充电与身心健康的双重需求。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EQLRGUBMs

返回目录>>

美国新增李斯特菌感染和死亡病例 通过食物传染

2024-08-30 中国新闻社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表示,近期,美国新增14例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和6例死亡病例。

据报道,本轮李斯特菌疫情与熟食店肉类有关,美国已有57例感染病例,均需住院治疗,死亡人数增至9人。

CDC称,这是自201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李斯特菌疫情。目前美国已有18个州报告了感染病例。

CDC官网显示,流行病学、实验室和追溯数据显示,本轮疫情的来源,是熟食店切片的肉类受到李斯特菌的污染,最终导致人们生病。

李斯特菌是常见致病菌,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分布广,适应能力强,能在冰箱冷藏室低温环境存活。

CDC说,李斯特菌对孕妇、65岁及以上人群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风险较大。李斯特菌可能导致孕妇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感染。对于65岁及以上人群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李斯特菌通常会导致住院,有时甚至导致死亡。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EOT95Hg44

返回目录>>

英国《新科学家》:人口减少为什么能够改变这颗星球?

2024-08-30 环球时报

英国《新科学家》8月21日文章,原题:人口减少为何能够改变这颗星球 1968年保罗·艾里奇与安妮·艾里奇夫妇出版了著作《人口爆炸》,书中对即将到来的可怕生态灾难进行了展望。他们称,现有的人口增长趋势必须放缓或得到逆转,否则灾难必将接踵而至。

物种自发减缩规模,史无前例

相比当时,如今的全球人口已增长一倍以上,突破80亿大关,各类灾难每天都在不断上演。但如今,我们迎来了自地球孕育出生命体以来首次出现的全新形势。

自2014年以来,意大利人口减少约100万,而日本人口相比2010年锐减500万。在没有发生重大灾害的前提下,物种以自发形式缩减规模,这是以往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因为这一事实与传统的生物学理论相互矛盾。这种看似矛盾的事实,是人类文化和生理演化的共同产物。凭借独特的进化历程,我们有着超群的智慧,是唯一能有意识地控制自身家庭规模的物种。

查尔斯·达尔文最早意识到,除了人类,其他物种都将繁衍视为优胜劣汰的主要手段。

确实,对于任何其他生物来说,一旦因为担忧后果而停止繁衍的步伐,就会立刻被暗处觊觎的捕食者和寄生虫所淘汰。

观念转变是人口减少动因之一

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创造的文化,让我们脱颖而出。在儿时,我们这一代人被许多危险的细菌和病毒所困扰,例如腮腺炎、麻疹、水痘和白喉,如今孩子们的生活更加无忧无虑。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独有的习得能力,我们能够不断领悟自己在这个星球上所处的地位,并理解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这些能力在人类社会的表达程度各不相同,但其中一些已经达到了其他任何物种都未曾实现的高度。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于多生多育家庭的态度,从过去毫不掩饰的羡慕,变为了如今令人尴尬的不适,这种观念的转变,也是人口锐减一大动因。

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传统经济学家们为今天的人口形势担忧,他们宣称,劳动人口的减少和退休人口的增加,会对财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这个故事中最巧妙的一点,就是那些看似最容易受到人口减少影响的国家,也同样是最容易克服这些影响的国家。

以形势最为严重的日本为例,人口减少的同时,也会带来应对各类社会危机所需要的喘息空间。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细微调整,并对不断壮大的老年团体投入更多关注,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日本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危机。日本和意大利都已经迎来各自的整备时机,这两个国家人均财富的中位数之所以位于全球高位,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其人口增长的放缓。

这一指标意味着两国的社会财富不仅充裕,分配也相对合理。相比于深陷贫富差距过大的发展泥潭,这些国家也更容易实现良性循环。

自地球迎来生命至今,人类凭借进化,成为了首个突破原始繁衍欲望局限的物种。在过去,这种能力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灭亡,但如今,它却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EOPC4u1rP

返回目录>>

保障残疾人权利 增强社会包容性

2024-08-30 人民日报

当前,全球残疾人权益保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残疾人总数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重申,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可持续的世界,充分保障残疾人权利。近年来,巴西、新加坡、德国等国综合施策,探索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

巴西——扩大保障计划 推动融入社会

每年8月21日至8月28日是巴西的全国残障人士周。今年全国残障人士周期间,巴西巴拉那州首府库里蒂巴市举办了“艺术与包容”主题展览,相关协会、基金会、特殊教育学校等组织残障人士带着其制作的工艺品等参展。不久前,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也举办了一场“无障碍艺术”活动。30多名残疾人艺术家受邀展出艺术作品,残奥会运动员现场举行讲座,公众蒙上眼睛体验“盲人足球”活动等。巴西政府表示,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残疾人权利的认知,促进社会包容发展。

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数据,巴西约有1860万残疾人。为促进残疾人更好工作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

2011年,巴西推出“无限制生活”国家残疾人权利计划。2023年11月,巴西政府将该计划进一步扩大,推出了“无限制新生活”计划,将在未来几年投资约65亿雷亚尔(1美元约合5.7雷亚尔),用于实施保障残疾人权利、增进社会包容的95项行动,包括建立巴西国家手语翻译中心,提供24小时手语翻译;对6.3万名特殊教育教师和10.6万名特殊教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实施残疾人领导力培训计划等。

今年3月,巴西政府推出“无限制新生活”计划门户网站,详细列出了95项行动的实施阶段,网站还配有辅助工具,以帮助更多残疾人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巴西国家残疾人权利秘书处机构关系主任安东尼奥·费雷拉表示,数字环境建设是“无限制新生活”计划的一部分,网站的建设保障了信息共享及95项行动的透明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这95项行动已有约1/4完成或部分完成。

巴西还通过立法加强残疾人工作权利保障。巴西劳动和就业部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超过54万名残疾人在正规就业岗位工作。巴西法律规定,拥有100至200名员工的公司,必须雇用2%的残疾人员工。员工人数越多,残疾人员工的要求比例也越高。1000名员工以上的公司,残疾人员工占比必须达到5%,违反法律的公司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据巴西媒体报道,2023年,巴西残疾人就业人数相较2008年增加了64%。

新加坡——完善无障碍设施 方便社交生活

60多岁的朱迪是新加坡残疾人福利协会的志愿者,出行需要依靠轮椅。“我经常乘坐公交车。新加坡的公交车在车门处设置了方便轮椅上下车的连接板,车里也有残疾人专门使用的空间,非常方便。”朱迪说,很多市政设计也都有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斜坡和电梯,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2022年,新加坡公布了第四个提高残障服务水平的总蓝图即2030年总蓝图。根据该总蓝图,新加坡政府将在残疾人独立生活、终身学习等方面加强部署,在2030年前努力为残疾人打造一个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

新加坡交通部和陆路交通管理局选取了10个有较多视障居民的市镇,计划在这些市镇的300多个斑马线处安装可发出声响的交通信号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和建设局要求建筑大厦业主在翻新时确保大楼有基本的残障友好装置。

为提高残疾人学习和工作能力,新加坡政府运营了几十所特殊教育学校,专门针对听障、视障、智障、残障等人士进行培训教育。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日前试运行了协助服务中心,方便残疾人在住所附近参加社交与学习活动。

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表示,新加坡努力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保障其正当权益,未来将采取更全面、可持续的政策措施,让残疾人得以发挥自身潜能,增强融入社会能力。

德国——拓宽就业渠道 加强技能培训

对健全人来说,失去光明会是怎样的体验?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中心有一座名为“黑暗中的对话”盲人体验馆,在60分钟的体验时间里,参观者仅依靠一根盲人拐杖,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体验盲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包括过马路、乘公交车、购物等。“刚开始我都不会走路。在看不见的环境里使用听觉、嗅觉和味觉去感知,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体验者艾瑞克对记者说,全社会都应尊重残疾人,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更好条件。

在“黑暗中的对话”盲人体验馆工作近两年的残疾人丹尼尔告诉记者,目前残疾人培训的投入是普通职业培训的2至3倍,他们毕业后大多能凭自身技能做到自食其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能力。”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德国约有208万名残疾人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4.53%。为保障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规定,重度残疾人每年有权多享受5天假期。残疾人失业后可获得政府和企业的相关保险金,政府还会为残疾人提供再就业保证金,减少就业障碍。对于残疾儿童,政府会提供学龄前特殊教育,帮助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德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制度比较完善,各个培训学校设置的专业众多,包括电脑技术、机械制造、印刷、缝纫等。学校通常依据残疾人的残障类别和他们的个人喜好,重点培训不同的专业技能。在残疾人培训学校经过3年至5年的学习后,德国联邦劳工局将为毕业生介绍工作。德国法律规定,凡是超过20人的用人单位,都有义务为残疾人提供至少5%的工作岗位。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ENzYIqnkE

返回目录>>

浙江提出到明年底基本形成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2024-09-01 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8月31日电(记者岳德亮、李平)切菜打汁、烧制米筛爬……日前,越民生义工团的10多名大小志愿者走进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赵家社区的爱心食堂,共同为社区老人做了一顿“爱心”午餐。助餐服务,是养老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浙江省最新提出,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到2025年底全省助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对象有效扩面。

  自今年9月1日起,浙江省民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制定的《浙江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正式施行,该方案规范了老年助餐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优先为“不能烧、不敢烧、不会烧”三类老年群体,即无法自主做饭的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做饭存在较高风险的高龄老年人、不会做饭的独居老年人等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方案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助餐模式,如建设一批村(社区)自营或者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老年食堂,作为老年助餐的基本模式;在乡镇(街道)或多个村(社区)建设中心食堂,委托社会力量提供集约化助餐服务;发挥养老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等食堂资源优势,支持其为周边的村(社区)提供配送餐服务;支持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开发适老化餐品;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与互联网配送餐平台、同城配送等经营主体开展合作,推进“互联网+助餐”。

  为了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方案指出,浙江省将综合考虑助餐服务人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情况,给予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同时,鼓励村集体参与老年食堂运营;支持和引导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商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乡贤等群体以慈善捐助等方式参与助餐服务,组织开展冠名认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活动。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1/c14739-40310366.html

返回目录>>

因原料药管理等问题 一药品被取消集采中选资格

2024-09-01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经国家药监局检查,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的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在原料药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使用原料药的有效期符合我国注册要求,另外在工艺验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不符合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要求。2024年8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该产品。

鉴于该产品属于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精神,经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集体审议,该企业违背在申报材料中作出的承诺,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3-2)》有关条款,联合采购办公室决定取消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的盐酸托莫西汀胶囊中选资格,同时将该企业列入“违规名单”,暂停该企业自2024年8月30日至2026年2月28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由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作为盐酸托莫西汀胶囊主供企业的省份,应按照《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3-2)》相关条款启动替补程序,由备供企业替补成为主供企业,并按本企业中选价格供应;当备供企业不能满足供应需求时,由所在省份启动增补备供企业供应流程。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1/c14739-40310438.html

返回目录>>

秋季如何护理皮肤

2024-09-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秋季来临,适宜的气候容易让人忽略皮肤的日常护理,不少人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问题。秋季该如何科学护理皮肤?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陶小华。

  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步降低,皮肤的油脂分泌量开始减少,锁水能力减弱;同时,伴随降水减少和空气湿度下降,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也加速了皮肤干燥和弹性降低。

  天气凉爽,人们容易忽略防晒。秋天以晴天居多,云层较薄,紫外线很容易穿过云层直晒皮肤,进而引发损伤。除了会让皮肤变黑,还会导致细纹、色斑、日光性皮炎等皮肤老化、炎症问题。

  关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问题。皮肤屏障如同“砖墙”结构,表面覆盖弱酸性皮脂膜,“砖块”之间由神经酰胺、脂肪酸、胆固醇构成的“水泥”形成稳固屏障,一旦受损,将导致皮肤抗炎能力下降和功能失调等,进而形成“敏感肌”。

  “敏感肌”是敏感性皮肤的俗称,指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后,出现刺痛、灼烧、疼痛、瘙痒等。皮肤容易敏感的人群在秋天更应该引起重视。

  秋季的皮肤日常护理应该怎么做?陶小华提出3个重点: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

  清洁皮肤建议使用温水,早晚各1次。水温过冷会导致毛孔收缩,不利于清除污垢;水温过热又会破坏油脂膜。涂抹防晒剂、化妆品等后需要注意清洁,鼻子和额头为重点部位,但不要过度。过度清洁会导致油脂分泌更多,出现外油内干、水油失衡等问题,甚至出现皮肤菌群失调引发炎症性皮肤病。

  洁面后3分钟内应喷润肤水、搽保湿霜,恢复皮肤皮脂膜结构,维持正常酸碱值。且要根据季节及皮肤特点选择相应保湿剂,例如秋冬季或干性皮肤适合油脂较多的膏、霜剂,春夏季或油性皮肤则宜选用凝露、啫喱类等更为清爽的产品。

  在日常防晒方面,除了在紫外线最强时段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外,还应注意物理性及化学性防晒。防晒遮挡物应选择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25、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的纺织物,防晒霜应根据不同环境选择相应产品,即使在室内,如果靠窗、阳台,或者接触较强荧光灯等也应涂抹防晒产品。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2/c14739-40310807.html

返回目录>>

罹患糖尿病会加速大脑衰老

2024-09-02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全面的脑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早期,会使患者的大脑“悄然”加速衰老。不过,研究团队也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预防这些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变化。相关论文发表于近一期《糖尿病护理》杂志。

  2型糖尿病是痴呆症的已知危险因素,但糖尿病及其早期阶段如何影响痴呆症人群的大脑衰老过程,至今仍是一个谜。最新脑成像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都会导致患者的大脑加速衰老。

  研究人员让31000多名40—70岁成年人接受了核磁共振成像脑部扫描。随后,他们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估算这些人的大脑年龄。结果显示,糖尿病早期患者大脑年龄平均比实际年龄衰老半岁;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年龄比实际年龄衰老2.3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大脑年龄比实际年龄衰老4岁。

  研究团队指出,这一现象表明患者偏离了正常的衰老过程,这可能是痴呆症的早期预警信号。不过,有锻炼习惯且不大量吸烟或饮酒的参与者不太可能出现大脑加速衰老的情况。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2/c14739-40310898.html

返回目录>>

调控寿命的新基因被发现

2024-09-0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重庆电 (记者王欣悦)近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发现了调控寿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蚕等多物种研究中揭示了其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保守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代方银介绍,叉头框蛋白O是目前已确定的少数几个人类长寿基因之一,能调节与衰老相关的途径从而影响寿命。然而,介导这些影响的靶点暂不明确。对此,研究团队首先查明,叉头框蛋白O在不同模式动物间的二级结构具有较高保守性,这为利用家蚕筛选叉头框蛋白O靶基因提供了依据。

  研究团队在家蚕中鉴定到叉头框蛋白O的42个候选靶基因,然后利用线虫高效干涉平台,对这些候选靶基因在线虫中的同源基因进行干涉实验。结果发现,线虫的OSER1同源基因表达降低后,寿命缩短幅度最大。

  “对线虫、家蚕、果蝇、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恒河猴与人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基因组中均存在OSER1的直系同源基因。”论文第一作者、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宋江波说,提高OSER1表达后,家蚕、线虫和果蝇3个物种的寿命均显著延长。

  为阐释OSER1调节长寿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在家蚕、线虫和果蝇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OSER1是叉头框蛋白O的直接靶基因,能够响应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并通过提升机体氧化应激防御力而延长寿命。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2/c14739-40310833.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