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年四川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计算线上培训会顺利召开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以下简称早死概率)是指30岁至70岁(不含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死亡的概率,是评价各地区慢性病预防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被列入健康中国行动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为做好各地早死概率测算及质控工作,提升计算能力,规范统分析流程和计算方式,2025年3月11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举办了线上培训会,会议邀请21个市(州)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早死概率工作业务处室分管(科)负责人及相关同志、21个市(州)具体承担早死概率测算工作的单位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疾控慢病所邓颖所长主持,培训会上,省疾控局王慧敏处长首先对就早死概率本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一是充分认识科学测算过早死亡率的重要意义,各市(州)要高度重视监测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按照省疾控中心统一要求,科学计算,并开展漏报调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三是要加强与省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共同推进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死因监测专业人员的稳定性,并匹配必要的工作经费;二要推进数据共享,加强与公安、民政、统计、医保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数据交换机制,实现跨部门数据的定期交换和共享;三要做好质量控制,按照过早死亡率质控方案,规范开展死亡数据清洗和过早死亡率测算工作;四要把握时间节点,暂定2025年3月15日前,各市(州)完成测算工作并向省疾控中心上报2024年度过早死亡率和死亡漏报率;3月20日前,省疾控中心组织人员对各市(州)上报数据进行审核、质控和反馈,尽量使省、市过早死亡率测算结果衔接一致;3月30日前,各市(州)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审核确认市级过早死亡率测算结果,经主要负责人审签后报送省疾控局,以后年度的报送时间根据本次报送情况视情确定。省疾控中心钟波副主任从早死概率计算的重要性及技术层面作出了要求:过早死亡率是核心指标,数据质量是决策基础,减少漏报是核心任务,科学计算是根本要求。各市(州)疾控中心要提升死因监测的工作质量,规范统一数据分析整理及计算的流程方式,加强监测人员的能力培训,确保早死概率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后,祁冰洁主管医师对早死概率的数据收集清洗、质控指标及早死概率的具体计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计算问题进行了线上讨论和答疑。


        本次培训会议内容丰富,互动积极,让各地充分认识到早死概率指标的重要性,提升了死因监测工作质量和过早死亡率的科学计算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早死概率的计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现场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