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816

发布时间:

2024/08/16

浏览次数:

2834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4-08-16

内容导读

TOC \o "1-3" \n \h \u 热点追踪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高层动向

“大病不出省”提升百姓幸福感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绩单”亮眼

疾控动态

省疾控中心举办2024年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支持活动

洞察先机,护佑安康——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固堡垒

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监测预警专业骨干培训圆满落幕

科研动向

《神经病学》:倒也没那么常见!

宾大团队最新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症风险远低于预期

《自然》:科学家首次发现,感觉神经可促进乳腺癌转移,常用止吐药物或成对策

间歇性禁食可延长寿命,亚精胺在其中发挥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

抗菌药物研究新进展Sci Transl Med:

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药耐药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舆情信息

气象专家称给热浪命名有风险,会造成公众“警告疲劳”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完成首批3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暑期游泳注意安全卫生 谨防孩子感染腺病毒

两部门印发意见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医药发展

495万名“健康守门人”护好基层看病就医这张网

主食怎么吃才健康(知食点)

警惕麻精药品失管“逸出”涉毒

饮食不健康或是年轻人患结直肠癌主要风险因素

中药能减轻癌症治疗毒副作用

新AI算法“望舌诊病”成功率达98%

脑机接口新技术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

器官芯片走向研发测试“舞台中心”

中国将用3至5年打造“数智中医药”

热点追踪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4-08-15 新华网

新华社日内瓦8月14日电(记者曾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当天召开《国际卫生条例(2005)》紧急委员会会议,讨论2024年猴痘病例数激增现象。会后,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说:“今天,紧急委员会召开会议并向我提出建议,认为当前形势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采纳了这一建议。”

谭德塞表示,目前猴痘疫情具备在非洲以及向其他大洲进一步传播的潜力,这十分令人担忧。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报告猴痘病例数超过1.56万例,已超过去年病例总数,其中死亡病例达537例。

世卫组织当天发布公报说,一种更加致命的猴痘病毒新毒株正在刚果(金)快速传播,并已蔓延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的周边国家。

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3日宣布猴痘疫情为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呼吁非洲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避免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陆持续蔓延。非洲疾控中心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同年7月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到2023年5月才解除这一状态。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1yFTcfuEa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大病不出省”提升百姓幸福感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绩单”亮眼

2024-08-15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为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我国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截至目前,已有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已覆盖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以外的所有省份。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了89家国家级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建设分支机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主要针对肿瘤、神经、心血管、儿科等疾病负担重、转外就医集中的病种。中央财政对每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给予5亿元以内的补助。经过5年的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经覆盖了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以外的所有的省份,1400多项诊疗技术在受援省份得到应用。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离百姓更近 减少跨省就医

正在加快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更近,看病就医更方便了。人口大省河南已获批建设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越来越多的疑难重症患者在省内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在位于郑州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大血管外科病房,来自许昌的王先生,因患主动脉夹层导致肠道缺血,出现了生命危险,需要及时做手术,但手术风险极高。

主治医生立即与北京阜外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为王先生制定手术方案。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王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截至目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先后选派178名医护骨干到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北京阜外医院先后选派65位专家常驻郑州。

为让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河南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与全省200多家医院成立河南省心血管专科联盟、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打造“5小时生命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危急重症监护室的救护车力争5个小时之内,即可到达基层医院,转运心血管急症病人。

截至2023年底,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了37例心脏移植手术,完成了18例“人工心脏植入术”,心血管病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2023年,河南省心血管疾病省外转诊率由2020年的10.52%下降到1.35%。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探索实行“双主任”制 引领临床专科发展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怎么建?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区域内专科医生治疗疑难重症的能力。贵州实行“双主任”制,快速提升骨科、肿瘤、心脑血管、儿科等重点学科的诊疗水平。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在脊柱科、关节科、运动医学科等9个临床科室实行“双主任”制,积水潭医院派出的主任主管医、教、研,当地的主任负责行政管理。马赛今年6月被派到贵州医院担任脊柱科主任,他不仅是学科带头人,还要负责疑难疾病诊治。这位患者长期腰痛、下肢疼痛,辗转多家医院,一度被诊断为腰椎滑脱错位,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前不久,老人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马赛医生亲自为他制定治疗方案。

北京积水潭医院向贵州派驻专家两年多来,已累计开展新技术155项,填补贵州省空白35项。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除了把自身做强,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辐射带动区域内的其他医疗机构,提高区域内整体医疗水平。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与全省127家医院建立骨科联盟,截至目前,已接收173名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学习。来自黔东南州岑巩县人民医院的王江,已在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学习三个多月了。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针对难点堵点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以“大病不出省”为核心目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向更高标准迈进。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等配套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遇到的难点包括:财政投入和政策保障机制尚未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尚需完善;关键技术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尚未建立等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出台《关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明确区域医疗中心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1yH148hPq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省疾控中心举办2024年河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支持活动

2024-08-15 河北省疾控中心理化检验所

为做好2024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顺利完成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7月29~31日,省疾控中心举办了2024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支持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食品中兽药残留方法的介绍等活动。各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21人参加。

为保证实验活动顺利进行,中心理化检验所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提前进行预实验,检查仪器状态并调节至最佳实验条件,将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试剂耗材及标准品、质控样品提前准备完成并预留出备用试剂及耗材。

在为期两天的现场实验活动中,中心理化检验专家王丽英博士介绍了兽药残留检测的现行方法,对实验相关的重点、关键点进行逐一讲解,详细解释了实验的原理及操作规程,并进行现场演示。参与现场实验活动的学员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进行交流和探讨。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员们进一步掌握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任务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提升了兽药残留的检验能力,实现了实验室间的技术交流与进步,促进了地市级实验室发展,对于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摘引网址:https://www.hebeicdc.cn/zxyw/72557.jhtml

返回目录>>

洞察先机,护佑安康——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固堡垒

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监测预警专业骨干培训圆满落幕

2024-08-15 内蒙古疾控中心应急办

  精心筹备,监测预警启新篇

  在国家疾控局的统一部署与指导下,由内蒙古自治区疾控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协办的全区传染病监测预警专业骨干培训工作,经过精心筹备与深入实施,于2024年8月14日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培训自3月正式开班以来,始终遵循“干中学”的实战化培训理念,为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培养了一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战经验的业务骨干。

  专业引领,精英实战显身手

  本次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紧密结合,学员们在6周的集中理论学习期间,通过详细的学习计划和科学的日程安排,系统学习了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基础知识、核心技能及前沿理论。同时,为期18周的现场实践,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这种“干中学”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监测预警工作的理解,更提升了实战技巧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课程全面,知识体系再升级

  为确保培训质量,自治区疾控中心精心组织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来自国家疾控中心、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山东等省级疾控中心以及区内外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8位专家与学者,围绕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各个领域,为学员们奉献了42项精彩纷呈的专题课程。课程内容既基础又前沿,从数理统计的严谨逻辑到监测方法的精妙运用,从风险评估的科学严谨到报告撰写的规范精准,再到预测预警模型的深度剖析与时间、空间传播动力学的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了学员们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成果辉煌,未来之星展风采

  经过6个月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79名来自省级和地市级的学员顺利完成了培训任务并通过了毕业答辩。他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在实战中锤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意味着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的不断壮大,每一位学员都将成为我区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中坚力量,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

  持续创新,共筑安全新防线

  展望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继续以“预防为主”为指引,在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带领与指导下,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同时,加大对基层疾控机构的支持力度与培训覆盖面,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构建更加坚实、高效的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摘引网址:http://www.nmgcdc.org.cn/xxgk/dtyw/gzdt/202408/t20240815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神经病学》:倒也没那么常见!

宾大团队最新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症风险远低于预期

2024-08-15 奇点糕

最新研究更新了我们对帕金森病患者痴呆症风险的看法,暗示我们有可能通过更早的介入来推迟或阻止认知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niel Weintraub等人通过分析两个大型前瞻性观察研究、总计806名帕金森病患者的数据,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症风险低于此前的估计,且痴呆的发生时间比预期更晚。

从帕金森病确诊至痴呆症确诊的中位时长为15年,帕金森病确诊后第10年时患痴呆症风险在9%-27%之间,第15年为50%。

论文于今日发表在《神经病学》期刊上。

这项研究利用了两个大型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数据: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计划(PPMI)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长期帕金森研究队列(Penn)。

PPMI是一项多中心国际研究,共招募417名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年龄在30岁以上的帕金森患者,每年进行认知评估。患者基线平均年龄61.6岁,65%为男性,入组时帕金森病确诊平均时长0.6年,无人患有痴呆症。

Penn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共招募389名帕金森病患者,前四年每年一次认知评估,之后每两年一次。患者基线平均年龄69.3岁,67%为男性,入组时帕金森病确诊平均时长6.3年,10.8%的患者患有痴呆症。

研究主要终点为痴呆症的诊断。在PPMI队列中,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1、国际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第一部分评分≥3,为次要终点。

结果显示,PPMI队列中,在帕金森病诊断后10年期间有9%的患者被确诊痴呆症,15%的患者MoCA评分<21,12%的患者MDS-UPDRS评分≥3。

Penn队列中,从帕金森病确诊至痴呆症确诊的中位时长为15.2年(95%CI 13.3-15.2),长于以往研究中的11年、8.5年。帕金森病确诊后10年、15年、20年、25年发生痴呆症的概率分别为27%、50%、74%、90%。

另外根据Penn队列,帕金森病的确诊年龄、男性、教育程度较低是增加帕金森病患者痴呆症风险的因素。

Penn队列数据分析结果显示,56岁以下患者从帕金森病确诊到痴呆症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9.4年(95%CI 19.4-23.7),56-70岁患者为14.6年(95%CI 13.4-15.2),70岁以上患者为9.2年(95%CI 6.7-11.6)。

按性别,女性和男性从帕金森病确诊到痴呆症确诊的间隔时长分别为19.4年(95%CI 16.1-19.4) vs 13.3 年(95%CI 13.3-14.6)。随访期间确诊痴呆症的患者中,男性占51.7%。

受教育年限<13年和≥13年的帕金森病患者之中,分别有58.8% vs 45.6%的人发生痴呆症。受教育年限<13年和≥13年的患者,从帕金森病诊断到痴呆症诊断的间隔时长分别为11.6年(95%CI 6.7-18.0) vs 15.2年(95%CI 14.6-16.1)。

这一发现挑战了以往关于帕金森病患者普遍会患上痴呆症的观点,且显示痴呆症发病时间也晚于预期。

痴呆症一直是帕金森病(PD)患者及其家属面临的一个长期挑战,给患者及其亲人带来极大的生活困扰。最新研究更新了我们对帕金森病患者痴呆症风险的看法,暗示我们有可能通过更早的介入来推迟或阻止认知功能的进一步下降。这些发现为临床医生在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未来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a4a83905554.html

返回目录>>

《自然》:科学家首次发现,感觉神经可促进乳腺癌转移,常用止吐药物或成对策

2024-08-15 奇点糕

研究者尝试3D共培养了低转移性的67NR乳腺癌细胞和同源小鼠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现癌细胞的存在会增加神经元的活性,促进其轴突的延伸,同时癌细胞也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自然》杂志发表了洛克菲勒大学科研团队的新成果,研究者们首次发现,乳腺癌中感觉神经的激活不仅会促进癌症生长,对转移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肿瘤脉管系统表达的SLIT2会驱动轴突生长建立神经连接,一旦神经进入肿瘤,就会分泌神经肽物质P。物质P会与癌细胞的受体TACR1相互作用,促使部分癌细胞死亡释放单链RNA,单链RNA则激活了剩余癌细胞中的促转移基因,加速肿瘤转移。

好消息是,一种癌症患者常用的止吐药物阿瑞匹坦能够有效拮抗TACR1,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肿瘤是如何转移的?

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本研究的通讯作者Sohail Tavzoie和同事们发现了很多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基因,尤其是轴突引导分子SLIT2在转移性肿瘤的内皮中高表达。

当特异性敲除小鼠内皮的SLIT2,移植的肿瘤中神经分布大大减少。显然,脉管系统中表达的SLIT2会驱动肿瘤中的神经生长。

研究者分析了公开的癌症患者数据,发现表达更高水平的泛神经元标志物βIII-微管蛋白或PGP9.5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转移率。对另外两个队列、30例乳腺癌患者的分析也显示,肿瘤中神经分布增加与淋巴结转移的增加有关。

以上都可以说明,肿瘤中神经分布与转移的倾向有关。

研究者尝试3D共培养了低转移性的67NR乳腺癌细胞和同源小鼠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现癌细胞的存在会增加神经元的活性,促进其轴突的延伸,同时癌细胞也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研究者起先怀疑是癌细胞沿着神经迁移了,也就是所说的神经周围浸润,但是实验中并没有检测到二者的物理接触。因此,研究者猜测应该是神经元分泌了某种物质,促进了转移。

分析了培养基中的各种神经肽之后,研究者发现,物质P(SP)能够显著促进67NR癌细胞球的侵袭和增殖。

有趣的是,物质P的促进转移效果,在用RNase处理后显著减弱,但DNase或热处理不产生影响,说明这个过程中有着RNA的参与。

进一步分析发现,物质P处理后,有少数癌细胞(<1%)发生了凋亡,这部分癌细胞高表达物质P的受体TACR1,凋亡后释放单链RNA。

而单链RNA与癌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7(TLR7)相互作用,激活了诸多与癌细胞侵袭、增殖和转移相关的基因表达,促进了癌症转移。

整条通路中,TACR1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它已经具有可用的靶向药物。阿瑞匹坦是TACR1的拮抗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恶心呕吐,也常作为化疗副反应的针对性药物。

在小鼠实验中,临床剂量的阿瑞匹坦能够显著抑制多种模型中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包括4T1、Py8119和MMTV-PyMT。

考虑到阿瑞匹坦已经获批,或许研究者们会很快开展临床试验,以测试其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也可以尝试从已公开的癌症数据中分析阿瑞匹坦的抗转移潜力。

不过,现在还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持,所以患者暂时还是不要以身试药,稍微等等接下来的研究进展吧。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469839054ef.html

返回目录>>

间歇性禁食可延长寿命,亚精胺在其中发挥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

2024-08-15 生物世界

该研究表明,在多个物种中,禁食对寿命和健康寿命的改善,部分依赖于亚精胺依赖的eIF5A-hypusination修饰和随后的自噬诱导。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巴黎索邦大学、希腊克里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el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为:Spermidine is essential for fasting-mediated autophagy and longevit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亚精胺是禁食介导的自噬和长寿所必须的,在多个物种中,禁食对寿命和健康寿命的改善,部分依赖于亚精胺依赖的eIF5A-hypusination修饰和随后的自噬诱导。

在哺乳动物中,年龄相关的自噬通量减少会促进蛋白质聚集体的积累和功能失调的细胞器,以及病原体清除失败和炎症加剧。

基因层面的自噬抑制,会加速小鼠的衰老过程。调控或执行自噬的基因的功能突变丧失,则与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代谢、肌肉骨骼、眼部和肺部疾病有因果关系,其中许多类似于早衰。相反,基因层面的自噬刺激则会促进模式动物(包括果蝇和小鼠)的寿命及健康寿命。

除了营养干预外,对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等模式动物使用天然多胺亚精胺(Spermidine,SPD)是另一种以自噬依赖的方式延长寿命的策略。此外,亚精胺可以恢复老年人循环淋巴细胞的自噬通量,这与饮食中亚精胺摄取增加与人类总体死亡率降低相关的观察结果相吻合。

亚精胺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天然多胺,最早在精液中发现,这也是其名字的来源。当然,亚精胺并非只存在于精液中,它也存在于人体其他组织,例如卵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精胺具有神奇且强大的抗衰老功效,并且可以改善年龄相关卵巢功能下降和生育力受损。

因此,禁食、热量限制及亚精胺延长了模式动物的寿命,并激活了系统发育保守的、自噬依赖性的老年保护作用。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了间歇性禁食的老年保护作用是否与亚精胺有关或依赖于亚精胺。

研究团队发现,在酵母、果蝇、小鼠和人类中,亚精胺水平在不同的禁食或热量限制方案下水平增加。而基因或药物阻断内源性亚精胺合成,会减少酵母、线虫和人类细胞中禁食诱导的自噬。此外,干扰体内多胺通路,可消除禁食对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延长作用,以及禁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和抗关节炎作用。

在机制上,亚精胺通过诱导自噬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5A的羟丁赖氨酸修饰(hypusination)介导这些效应。在禁食介导的自噬增强和延长寿命中,多胺-hypusination轴是一个系统发育保守的代谢调控枢纽。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在多个物种中,禁食对寿命和健康寿命的改善,部分依赖于亚精胺依赖的eIF5A-hypusination修饰和随后的自噬诱导。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3dfe838912b7.html

返回目录>>

抗菌药物研究新进展Sci Transl Med:

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药耐药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2024-08-15 生物谷原创

本研究报告了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的发现,胍基脂肪族基团的引入促进了化合物与细胞壁前体脂质II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更强的抗菌活性。

革兰氏阳性菌可引起严重感染,被认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enterococcus,VRE)等多重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使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日益增多,进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为应对这一问题,新型糖肽类抗生素的开发成为研究的重点。

近日,荷兰莱顿大学的Nathaniel I. Martin研究团队在Sci Transl Med.发表了题为Semisynthetic guanidino lipoglycopeptides with pot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bacterial activity的研究性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半合成万古霉素衍生物——胍基脂糖肽,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活性和较低的耐药性,且安全性良好,有望作为治疗临床多药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候选药物进行进一步开发。

研究人员制备合成了包含多种脂肪族尾部的胍肽EVG6至EVG20,并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强大的抗菌效果,其活性显著优于万古霉素及其他临床使用的糖肽类抗生素。尤其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具有极高的抗菌活性,最有效的化合物对VISA的活性比万古霉素高出1000倍以上,对VRE的活性更是高达16000倍。此外,这些化合物对MRSA、VISA、VRSA和VRE等多种菌株的抗菌活性均优于万古霉素,并且表现出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最强效糖肽类抗生素相当或更优的抗菌效果。与所有临床使用的糖肽类抗生素类似,这些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具有7至9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尾基的化合物(如EVG7到EVG9)对MRSA、VISA和vanB型VRE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具有较长脂肪族尾基的化合物(如EVG10和EVG11)对VanA型VRSA和VRE效果更佳;当脂肪族尾基进一步延长时,化合物(如EVG12)抗菌活性明显下降;引入较短的脂肪族尾基(如EVG6)会导致化合物对万古霉素耐药菌的活性降低;具有双脂肪族尾基的化合物(如EVG14)在部分情况下比单脂肪族尾基的化合物更为有效;具有分支、不饱和、芳香、金刚烷尾基的化合物(如EVG16到EVG20)也表现出高效抗菌活性,尤其是对万古霉素耐药菌。

与临床使用的脂糖肽类抗生素不同的是,胍基脂糖肽类化合物在血清中的抗菌活性变化较小。在溶血性方面,大多数胍基脂糖肽类化合物仅在高浓度下表现出较低的溶血活性,脂肪链较短的化合物则几乎不引起溶血。

对EVG7和EVG18的进一步评价发现,它们对耐药菌株VRE和MRSA具有缓慢但有效的杀菌作用。特别是EVG7,相较于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它在较低浓度下即表现出更强的杀菌效果,其药效显著优于万古霉素。此外,EVG7在诱导耐药性方面风险较低,在高浓度下对VanA型VRE和MRSA几乎不产生耐药性。在抑制和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方面,EVG7的抗生物膜作用明显优于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

接着,研究人员探讨了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EVG7能够引起细胞壁前体的积累,并导致细胞膜严重损伤和细胞裂解。与其他抗生素相比,EVG7对膜电位的影响较小,显示出更强的细胞膜破坏能力。总的来说,EVG7通过干扰细胞壁合成和引发膜损伤来实现杀菌效果。脂质II结合研究表明,EVG7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前体脂质II结合来干扰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与万古霉素相比,EVG7显示出更高的脂质II结合亲和力,对含有d-Ala-d-Lac突变的脂质II,EVG7仍然能够与之有效结合。此外,EVG7能够诱导细胞壁应激反应,这一应激反应可以通过外源脂质II拮抗,这进一步证实了EVG7的作用机制。

在小鼠MRSA大腿感染模型中,EVG7展现出了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杀菌效果,在最低剂量(3 mg/kg SC)下即能减少接近6 log的细菌量,明显优于万古霉素,EVG7的静脉注射效力与皮下注射相似。在在小鼠败血症存活实验中,EVG7在不同剂量下均显示出比万古霉素更好的存活率。EVG7在器官特异性感染模型中也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尤其在脾脏和肾脏中相较于万古霉素表现出更强的抑菌能力。

体外毒性测试结果显示,EVG7在100 μM浓度下对HepG2和HEK 293细胞无毒性作用。Ames突变试验和微核试验表明,EVG7无突变性或遗传毒性。二级药理学测试发现EVG7对中枢神经系统靶标有作用,但对hERG心脏钾通道的抑制作用较低,对心脏毒性风险影响不大。EVG7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轻微,仅对CYP2D6有轻度抑制。此外,EVG7表现出高血浆稳定性和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在大鼠体内毒性研究中,EVG7在最大剂量30 mg/kg下未引起显著的体重变化或严重的肾脏损害,仅有轻微的肾小管坏死。

总体而言,本研究报告了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的发现,胍基脂肪族基团的引入促进了化合物与细胞壁前体脂质II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更强的抗菌活性。与第二代万古霉素衍生物相比,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更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败血症的治疗效果更佳,有望作为治疗临床多药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候选药物进行进一步开发。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02483904403.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气象专家称给热浪命名有风险,会造成公众“警告疲劳”

2024-08-15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日本时报》日前报道,连日来的高温热浪让英国措手不及,该国为此发布了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当地学者和组织建议为这些热浪命名。但在气象专家看来,这反而会造成公众的“警告疲劳”。

通常英国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20多摄氏度,很多英国人对酷暑毫无概念,这次欧洲高达40摄氏度的热浪来袭,令儿童、老年人、病患等高危人群突然处于风险之中,虽然最高气温只持续了一天,但已造成多人死亡,并引发如何应对下一波热浪的热议。有组织建议参考台风的做法,通过命名来提高公众关于热浪危险的认识,专门研究人类身体的“生理学会”副主任表示:“热浪既然是一种天气现象,那就应该像其他天气一样被严肃对待。”2022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成为首个为热浪命名的城市,其将一场持续6天的热浪称为“佐伊”(Zoe);去年希腊等国家的气象部门也曾联合为一场热浪命名为“克里昂”(Cleon)。

不过,包括世界气象组织、美国国家气象局等专业机构对此持保留意见,气象学家认为热浪的情况很复杂,其威胁程度因地而异,很难统一概括,此外还会出现“警告疲劳”的风险——在如今各种气候威胁持续加剧的情况下,太多的指示和警告反而会让公众麻木,导致人们根本不听。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1yDtH5jSq

返回目录>>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完成首批30例免费白内障手术

2024-08-1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8月12日至13日,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与赤几康斯坦西娅基金会在赤几首都马拉博联合开展“爱与光明之旅”活动,为赤几贫困患者提供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累计筛查患者178人,为30名白内障确诊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并为患有屈光不正等其他眼疾的患者提供眼镜验配等服务。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到任8个月内,已累计实施了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悬吊和眼球破裂修补等眼科手术300多台。患者年龄最大96岁,最小6岁,手术全部成功。8月16日,“爱与光明之旅”第二期活动将在赤几内陆城市蒙戈莫进行。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1yCPcucl7

返回目录>>

暑期游泳注意安全卫生 谨防孩子感染腺病毒

2024-08-16 人民网

正值暑期,天气炎热,不少人喜欢到泳池游泳消暑。游泳馆作为公共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若不注意卫生很可能在游泳过程中感染疾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呼吸科主任护师李锦燕、主管护师吴居逸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如果游泳场所水质不达标,很有可能发生呼吸道疾病,如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粪口传播,在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中更易传播。游泳池人员相对比较密集,环境潮湿,非常适合腺病毒生存。”吴居逸表示,游泳过程中,如果手接触到腺病毒,再去揉眼睛、鼻子或者接触口腔,就有可能被感染。还有一些腺病毒通过粪口传播,如果感染了腺病毒的人去游泳,一旦其排泄物污染泳池,其他人在游泳时吞咽下池水,也易引起腺病毒感染。

李锦燕指出,儿童是腺病毒最主要的感染对象之一。若孩子在游泳后出现反复高烧、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如果孩子确诊感染腺病毒,家长也不必过于恐慌,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来说,一周左右可自愈。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轻重与个体年龄、体内病毒载量、感染病毒亚型及自身免疫功能状态有关。

“目前尚无可供普通人群使用的腺病毒疫苗和特效药,对于泳池引起的腺病毒感染以预防为主。”李锦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选择游泳场所时,注意查看其是否具备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年度检测合格证。游泳时穿戴泳镜、泳帽,避免眼部接触池水,不要用手揉眼睛,尽量不要吞咽池水。游泳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身体,换上干净透气的衣服。出现急性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切记不要进入公共泳池游泳,并及时就医。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944.html

返回目录>>

两部门印发意见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医药发展

2024-08-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杨彦帆)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在数字化辅助中医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意见》提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鼓励建设具有示范性的智能化中药房、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鼓励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能电子病历、智能预诊随访等系统,提升中医药数据智能化采集能力”。

为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优势,《意见》提出,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中医健康监测设备和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中医体质等中医数据采集记录,整合体检、疾控等数据,开展主动健康管理、个人健康画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卫生健康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数据应用示范研究。

在数字化助力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提出推动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开放共享。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应用数字技术建设“数字化传承工作室”“数字诊室”等,数字化记录教学行为,总结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疗效跟踪等经验,推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创新发展。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85.html

返回目录>>

495万名“健康守门人”护好基层看病就医这张网

2024-08-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495万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其中有110万名乡村医生,发挥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作用,共同织起一张规模巨大的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服务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看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让群众看病放心,基层医疗能力要先强起来。

目前全国共有98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2%。在卫生院看病,能否得到与城市医院同样水平的医治?

从推进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中心药房等资源在县域共享中心建设并向乡村延伸,到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服务周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有效“联”起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经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开,到2025年底力争覆盖90%以上的县市,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县市全覆盖。

让更多群众方便看上病、看好病,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关键在医务人员。

全国范围内,组织1173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940个县1496家县级医院;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务人员下沉服务长效机制正在成形。

有“输血”,更有“造血”。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推动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免费培养医科类大学生等政策。今年有望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

基层提升看病能力“高度”,还要增加群众就医“温度”。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等。

下一步,还将围绕群众看病就医中遇到的转诊、检查检验等问题,通过探索建立转诊中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方式,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76.html

返回目录>>

主食怎么吃才健康(知食点)

2024-08-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食用主食作为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是,对于主食您了解多少?主食吃什么好?吃多少?怎么吃更健康?对此,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秘书长吴佳解读了主食选择与搭配的奥妙。

主食过多过少都不好

“主食,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的食物,是我们饮食的基础。”吴佳介绍,在中国,主食一般指谷类食物,也称为粮食,最常见的是小麦、大米、玉米、小米、高粱、荞麦、燕麦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烙饼、面包、饼干、麦片等。此外,杂豆类食物和薯类食物也应算作主食,如绿豆、红豆、芸豆、红薯、土豆、山药、紫薯等。

众所周知,主食吃多了会造成热量过剩,过多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肥胖。近年来,一些减肥人士将主食视为肥胖的罪魁祸首,鼓吹不吃或少吃主食的饮食方式。这种饮食方式靠谱吗?

“主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的重要来源,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每天我们通过碳水化合物摄取的热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不推荐少吃或不吃主食。”吴佳说,虽然蛋白质和脂肪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这两种营养素的产能过程都会增加身体负担,同时产生代谢废物。

在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日常食物被分为5层,其中主食类占据最底层,摄入量最大,意味着主食是平衡膳食的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长期不吃主食有哪些危害?

吴佳介绍,不吃主食可能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人体要维持血糖的稳定,就要通过脂肪或蛋白质来进行转化,长此以往,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例如代谢紊乱。如果机体长期缺少碳水化合物供给,还会影响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此外,如果主食吃得过少,客观上往往导致人们摄入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因为仅靠蔬菜、水果类食物,人们很难吃饱,而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容易增加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主食吃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好。”吴佳介绍,有研究表明,主食吃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寿命,最好是把主食摄入的热量控制在总热量的50%左右。

让全谷物重回餐桌

《黄帝内经》有“五谷为养”的说法,但古时候的五谷指的是糙米、小米等全谷物,并非现在的精米、白面等精制谷物。根据加工程度不同,谷物可分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其中,全谷物指仍保留完整谷粒所具有的胚乳、谷胚、谷皮和糊粉层的谷物,它可以是完整的谷物籽粒,例如糙米、燕麦、藜麦、小米、玉米、高粱、荞麦仁等,也可以是谷物籽粒经碾磨、粉碎、压片等简单处理后制成的产品,例如燕麦片、全麦粉等。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营养价值更高,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还可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

“全谷物保留了天然谷物的全部成分,它的GI值比精制谷物低,更符合当下人们对低GI饮食的追求,有利于预防更多慢性疾病。所以,我们要让全谷物重回餐桌。”吴佳说,GI(Glycemic Index)是血糖生成指数,或称升糖指数,是特定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如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是一种衡量碳水化合物如何影响血糖水平的工具。简单来说,越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其GI值就越高,如馒头、油条等;反之,使血糖上升速度较慢、血糖较稳定、饱腹感强的食物,其GI值就越低,如荞麦、几乎未加工的粗粮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有糖尿病风险的人来说,建议以全谷物为主,适度烹调,不宜烹调得太过软烂。”吴佳表示,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可以选择一些耐咀嚼的全谷物,不要打成糊、做成粉去吃,可以做成糙米饭,在能接受的范围内煮得硬一点,这样升糖速度相对会比较慢。

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全谷物食品包括早餐麦片、全麦面包等形式,不少消费者通过早餐来摄入全谷物。“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在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中占重要地位。”吴佳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吃全谷物、蔬果和奶类早餐的儿童,比吃精制谷物早餐和不吃早餐的儿童上午疲惫感明显减少;含有燕麦、大麦等谷类食物的早餐与较低的血清胆固醇浓度有关;富含膳食纤维如全谷物类的早餐可以降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6—10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谷类150—2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30—70克;11—13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谷类225—25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30—70克;14—17岁的青少年每天摄入谷类25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00克。吴佳说,对于亚健康人群和代谢综合征人群,全谷物在主食占比中至少要达到1/4到1/3的比例,一般人群每天全谷物在主食中的占比可以不超过1/2。

主食也要粗细搭配

“食物不分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吃,因此,主食的烹调方法也很重要。”吴佳说,在一些地区,人们常把主食当“菜”来吃,例如炒饭、炒面、炒饼等,这样不仅会导致主食的比例过高,还会导致加入主食中的盐分和油脂大大增加,“本来谷类食物是低钠、低脂肪的食物,这样一来,就变成了高脂肪、高盐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还有人喜欢将主食以煎炸的形式呈现。“这就导致主食中原本的营养成分被破坏,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吴佳说,以炸糖油饼为例,将面粉和白糖和好后,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在吃糖油饼的过程中,脂肪、糖、油的摄入量很容易就会超出正常摄入量。

日常饮食中,很多人喜欢盯着一种主食吃,比如只爱吃米饭或馒头。“这是不对的,营养学上提倡平衡膳食,而平衡膳食要求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主食也是如此。”吴佳说,健康主食有4个特点:一要杂(种类多样),二要淡(简单烹饪),三要不加糖,四要不加油。我们可以在蒸米饭或煮粥时放入一把粗粮,比如糙米、燕麦、黑米、荞麦米和杂豆类(芸豆、绿豆等),或者土豆、红薯等薯类。这样吃不仅能补充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还能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肥胖。

有的人听说吃粗粮对身体益处多多,于是顿顿主食只吃粗粮。“这也是不对的。当前人们越吃越精细,所以营养学家提倡适当多吃粗粮,但粗粮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更不是餐餐必吃、人人适宜。”吴佳介绍,粗粮是相对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杂豆类和薯类。粗粮不易消化,吃得过多容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甚至影响胃肠功能;从营养角度看,过多摄入粗粮也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对于健康成人来说,每日粗粮摄入量占全日主食量的1/3即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消化功能较弱的婴幼儿、老年人,脾胃受损人群,消瘦、贫血、缺钙等人群,要适当控制粗粮摄入量。

“健康饮食,先从吃对主食开始。”吴佳强调,无论我们如何选择主食,都要牢记“适量”二字,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灵活调整主食的搭配与分量。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74.html

返回目录>>

警惕麻精药品失管“逸出”涉毒

2024-08-16 中国青年报

前不久,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一名年轻男子谎称失眠开精神药品却转手以10倍价格外售,最终因贩卖毒品罪获罪判刑。

涉案人秦奋(化名)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之下,长期心情抑郁,伴随着失眠症状。

某次刷短视频时,在药品科普类短视频的评论区,秦奋看到有人高价求购阿普唑仑。他想到家里还有上次治疗失眠没用完的阿普唑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直接私信联系了求购药品的杨全(化名)。

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门主任刘强介绍,阿普唑仑是国家管制第二类精神药品,具有药品和毒品双重属性,其在合法渠道中是药品,但一旦流入国家管制之外的渠道被滥用,则是刑法意义上的毒品,要受到法律制裁。

杨全告知秦奋,自己是一名吸毒人员,高价求购阿普唑仑,是因为该药能够用来替代毒品。但阿普唑仑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必须有处方才能开到,自己并没有购买途径,因此愿意出市场价10倍的价格交易。

见有利可图的秦奋,于是以高价将自己没用完的阿普唑仑卖给杨全。他将药品放置在茶叶罐中,自行包装好后,通过快递方式寄给杨全。

尝到一次甜头后,秦奋谎称自己有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在医院获取处方后多次购置阿普唑仑。

随后,他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有相关药品的信息,并附上联系方式,由吸毒人员联系其高价购买,再用快递将药品寄给买家。

截至案发,秦奋通过上述方式销售了116片阿普唑仑。

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对秦奋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刘强在司法实践中发现,像秦奋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毒品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我国的毒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毒品可获得性大大降低,且成本抬升,吸毒人员为满足毒瘾,会转向寻求新型毒品来替代传统毒品,麻精药品被不法分子作为毒品替代物滥用的情况频发。

麻精药品如何流入“嗑药”圈?刘强和同事们初步研判指出:麻精药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环节管控极为严格,因此从源头流入的可能性极低,多为嫌疑人凭借所谓的处方,前往不同医疗机构开药囤货,转手再高价卖出。此外,还有一些从业人员在管理、使用麻精药品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导致麻精药品失控的情况时有发生。

刘强介绍,目前多数医院之间的麻精药品处方开具信息是不互通的,“给药物滥开滥用留了一道口子”。他呼吁建立一套医疗信息共享机制,实时监测病人在不同医疗机构开药的频次。若出现异常情况能够立即预警,有效堵住监管漏洞。

刘强还发现,相关案件当中还存在部分寄递新业态从业人员核查不严格的现象。

按照法律法规,麻精药品未经允许不得以快递等邮寄形式运输。不法分子为了逃避监管,将药品通过拆散、伪装的方式进行发货。

不同于传统毒品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见面交易,刘强认为,新型毒品的扩散性极强,尤其当下错综复杂的互联网环境,给麻精药物泛滥带来可乘之机。

刘强介绍,吸毒群体往往会在网络上形成小圈子,常年穿梭于一些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一套暗语与卖药人员取得联系,看似广告或求助的信息,很可能就在进行一场毒品交易。最后只要一谈妥,卖家便可以通过快递向全国各地发货。

如今,公安禁毒部门也留意到这些,充分利用大数据侦查技术,迅速检索出疑似暗语信息,根据蛛丝马迹顺藤摸瓜,一桩桩潜藏在网络之下的毒品交易,就这样慢慢浮出水面。

让刘强担忧的是,“嗑药”圈子里有不少都是青少年,甚至出现很多起药品滥用致死事件,“麻精药品迷惑性很大,滥用就是在吸毒,但很多青少年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根本没有认识到背后的危害”。

他认为,对于麻精药品监管应当始终保持严打严抓的态势,有一起查一起,对上下游全流程打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穿透和震慑作用,严防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同时,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学会简单识毒、快速辨毒,对于麻精药品树立正确的观念:治病为“药”,滥用为“毒”。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47.html

返回目录>>

饮食不健康或是年轻人患结直肠癌主要风险因素

2024-08-16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来自饮食的代谢产物是诱发早发性结直肠癌的主要风险因素,特别是与红肉和加工肉类相关的代谢产物。发表在最新一期《npj精准肿瘤学》上的论文,分析了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组数据集,强调年轻人(小于60岁)预防结直肠癌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注重健康饮食。

克利夫兰诊所研究人员对在该诊所接受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数据进行了大规模分析。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用于合并和分析现有研究的数据集,并明确哪些因素对未来研究最为重要。

分析显示,饮食差异是导致年轻发病型和老年发病型患者患病率不同的最主要因素。

具体而言,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体内与精氨酸的生产和代谢以及尿素循环相关的代谢产物水平高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这些差异可能与长期食用红肉和加工肉有关。

进一步分析表明,将针对60岁以上人群的医疗模式应用于年轻人是不切实际的。

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测试饮食或某些市售药物能否调节精氨酸的生产和代谢以及尿素循环,从而帮助预防甚至治疗年轻发病型结直肠癌。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24.html

返回目录>>

中药能减轻癌症治疗毒副作用

2024-08-16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小型试验结果表明,以中国古代中草药为基础的实验药物YIV-906有助缓解化疗和放疗给癌症患者带来的毒副作用。24名患者服用YIV-906后,直肠癌疗法造成的胃肠道副作用更小。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胃肠道肿瘤学》杂志。

最新研究首次证实了YIV-906在减少化疗和放疗引起的胃肠道毒性方面的有效性。YIV-906基于一种传统胃病疗法,药方包括多种中草药,能缓解腹泻、疲劳和恶心等副作用。

在为期4年的Ⅱ期试验中,患者服用YIV-906胶囊后,接受化疗和放疗。结果显示,癌症疗法对约17%的患者完全或接近完全有效,82%患者的生存期超过5年,仅两人出现严重腹泻。

研究人员认为,服用YIV-906的人或许能承受更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但仍有必要在更多癌症患者身上进一步检测YIV-906的疗效。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21.html

返回目录>>

新AI算法“望舌诊病”成功率达98%

2024-08-16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刘霞)“望舌诊病”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该方法获得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加持。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成像系统,其算法可通过分析患者舌头的颜色,预测他们所患疾病,成功率高达98%。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技术》杂志。

研究人员使用5260张图像,训练机器学习算法检测人舌头的颜色。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几乎能将60张不同疾病患者的舌头图像与其所患疾病完美匹配。该系统能识别的疾病包括糖尿病、中风、贫血、哮喘、肝脏和胆囊疾病、新冠肺炎,以及一系列血管和胃肠道疾病。

人舌头的颜色、形状和厚度能揭示一系列健康状况。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舌头呈黄色;癌症患者的舌头呈紫色,还有厚厚的油脂;急性中风患者的舌头则呈异常形状的红色。此外,贫血患者的舌头呈白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舌头可能呈深红色;血管和胃肠道问题或哮喘患者的舌头则呈靛蓝色或紫色。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16.html

返回目录>>

脑机接口新技术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

2024-08-16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开发出一款新型脑机接口(BCI),可将脑信号转化为语音,准确率高达97%,是目前同类系统中最高的。该团队在一名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而语言能力严重受损的男子大脑中植入了传感器。启动该系统后,该男子在几分钟内就能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相关研究15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款脑机接口旨在帮助那些因神经系统疾病而无法说话的人恢复语言交流能力,它可解读用户说话时的脑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由计算机朗读的文本。

研究团队招募了一名45岁的ALS患者参加临床试验。该名患者的症状是手臂和腿部无力,言语也很难理解。

2023年7月,团队向该名患者植入了专用的BCI设备。4个微电极阵列放入左中央前回,这是大脑中负责协调言语的区域。这些阵列可以记录来自256个皮质电极的大脑活动。

患者在提示式和即兴对话环境中都使用了该系统。在这两种情况下,语音解码都能实时进行,解码后的单词快速显示在屏幕上,系统也会不断更新以保证其准确运行。研究团队还对软件合成的声音进行了训练,使用的正是患者之前的声音样本,这使计算机在大声“朗读”患者所想的单词时,听起来完全就像患者得病之前的声音。

试验显示,在第一次语音数据训练中,该系统花了30分钟,以50个词的词汇量实现了99.6%的准确率。在第二次训练中,潜在词汇量增加到125000个单词。仅用1.4小时的额外训练数据,BCI就在这个大大扩展的词汇量下实现了90.2%的准确率。在继续收集数据后,BCI的准确率仍保持在97.5%。

【总编辑圈点】

ALS“冻住”的其实是人们控制全身运动的神经细胞,因此患者会逐渐丧失站立、行走的能力,也会失去对说话肌肉的控制。脑机接口技术在近两年不断更迭,给了ALS患者重新“说话”的机会。此外,脑机接口在恢复运动和刺激神经方面也有重要用途。人们期待看到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甚至出现消费级脑机产品。但在此之前,这一领域脑电信息采集的规范和标准制定,还需格外慎重。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11.html

返回目录>>

器官芯片走向研发测试“舞台中心”

2024-08-16 科技日报

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幼儿严重腹泻、呕吐、脱水甚至死亡。在一些国家,高达98%的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儿童会获得终身免疫力。但在另一些国家,只有大约三分之一接种疫苗的儿童会产生免疫力。这一惊人的偏差,是由于研发时样本代表性不足造成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儿科胃肠病学家肖恩·摩尔希望“器官芯片”能帮助他解决这个特别棘手的问题。

器官芯片看起来非常普通:一片矩形的柔性聚合物压片,大小与U盘差不多。实际上,它们是生物工程的杰作——结构复杂,布满微小的通道,内衬活体人体组织。它们能随着液体和空气的流动而扩张和收缩,能模仿呼吸、血流和蠕动等关键器官功能。

这些器官芯片已被用于研究疾病、发现和测试新药以及探索个性化治疗方法。随着器官芯片不断改进,其可能会给医学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动物模型存在缺陷

“制造药物时,你需要做3件事。”波士顿生物技术公司Emulate的药理学家兼首席科学官洛娜·尤尔特说,“你需要证明它是安全的。你需要证明它是有效的。你需要有能力制造它。”

为此,肖恩·摩尔一直用小鼠进行大量实验,但动物实验在确定人类治疗方法方面表现不佳:通过动物实验开发的药物中,约有95%在人体上失败。研究人员至少从1962年开始就记录了这一转化上的差距。

“所有制药公司都知道,动物模型其实很糟糕。”哈佛大学韦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创始人唐·英格伯这样说。

直到最近,人们终于有了其他选择——器官芯片,其正在提供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其实,器官芯片这一概念出现已有30年。有许多团队曾致力于器官芯片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该领域的先驱是康奈尔大学化学工程名誉教授迈克尔·舒勒。

20世纪80年代,舒勒设想了一种“芯片上的动物”,即一个嫁接了各种人类细胞的细胞培养基,可用于测试药物。他想将不同的器官细胞放在同一个芯片上,相互连接,这样就能模拟器官之间的化学交流以及药物在体内的移动方式。

这个活细胞培养系统的设想,在当时可谓填补了空白。

治疗人类疾病需要更准确数据

在这一基础上,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创始教授琳达·格里菲斯,在20世纪90年代末设计了一种“肝脏芯片”的早期版本:一块扁平的硅芯片,只有几百微米高,内皮细胞、氧气和液体通过泵、硅胶管和带有微孔的聚合物膜流入和流出。她将肝细胞放入芯片,这些细胞自行排列成三维组织。这不是肝脏,但它能模拟正常人体肝脏的部分功能。

格里菲斯能感同身受器官芯片的重要性。她本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炎症性疾病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在整个腹部生长。几十年来,她一直忍受着恶心、疼痛、失血和反复手术的折磨。作为一名科学家,格里菲斯明白,影响女性的慢性病往往研究不足、资金缺乏、治疗不当。她也意识到,数十年的动物实验,并没有为像她这样的女性带来任何生活改善。她认为,老鼠无法真正复制人类症状,医学界更需要人类细胞的准确数据。

2009年前后,唐·英格伯实验室创造了第一个功能齐全的器官芯片。它是一个“芯片上的肺”,由柔性硅胶制成,内衬有人类肺细胞和毛细血管细胞,能像人肺中的肺泡一样“呼吸”。几年后,英格伯创立了Emulate公司,这是最早制造微生理系统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器官芯片或彻底改变医药研发

目前,全球已有60多家公司商业化生产器官芯片,主要针对五大器官:肝脏、肾脏、肺、肠和脑。

这些芯片每一种都展示了相关器官的一些特定功能。例如备受关注的心脏芯片,其包含像心肌一样跳动的心脏细胞,使研究人员能够模拟心肌病等疾病。

201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成立了国家转化科学促进中心,并开始投资器官芯片和其他体外技术。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等其他机构也纷纷效仿。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资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将“心脏芯片”送入太空。在低重力环境下待6个月可使心血管系统衰老10岁,这项实验可让研究人员可在不伤害动物或人类的情况下研究衰老的影响。

舒勒认为,器官芯片将彻底改变罕见病研究领域。相当于“将药物送到患者手中,而这在目前的制药模式中是无法开发的”。

舒勒的生物技术公司使用器官芯片测试了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潜在药物。2022年,FDA根据这些数据批准了该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这是迄今为止进入该阶段的6种药物之一。

芯片技术虽然先进,但也存在一些缺点。譬如用户友好性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又譬如成本和采购也可能是一个挑战。但从好的方面来看,器官芯片可帮助解决医学界一些根深蒂固的健康不平等问题,譬如本文开篇中摩尔面临的疫苗研发样本不均衡难题。科学家也能创建更全面的医疗系统。同时,这些芯片还将减少实验室对动物的需求,并改善大量人类疾病相关实验结果。

最终,这些器官芯片可能真正改变世界各地的实验室。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14.html

返回目录>>

中国将用3至5年打造“数智中医药”

2024-08-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日前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我国将用3至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新兴数字技术能够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数据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在数字化辅助中医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文件提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鼓励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能电子病历、智能预诊随访等系统,提升中医药数据智能化采集能力”。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816/c14739-40299866.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